2023-10-0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窺探大環境變化下的人性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對於我們了解在多樣化的階層和地域下人們的生活是很有幫助的。而在最近,在中國的河南省南陽市舉辦的迷笛音樂節時候,當地營地發生的大規模盜竊事件引發了人們對這場音樂節更大的關註和更廣泛的討論。

河南迷笛音樂節失竊案

河南迷笛音樂節失竊案

今年在河南南陽舉辦的迷笛音樂節全稱是2023中原迷笛音樂節,熟悉和關心中國事務的朋友可能會有些了解,此音樂會是有中國搖滾的黃埔軍校的北京迷笛音樂學校所創辦。音樂節本身是個非常好的活動,但是這場音樂節結束後,除了貴重財物丟失,有失主報案,說休息之後第二天收帳篷的時候發現露營車和帳篷丟失,也有失主說自己的衣服,鞋子和保暖衣物,甚至單獨包裝的鞋帶都被偷竊。

河南人偷井蓋是個有歧視性的刻板印象

這件事對於當地的官方媒體而言是很大的輿論風暴,也引發了中國國內其他地方的人們對河南和河南人略顯平復的地域歧視。對中國事務相對了解的朋友也知道,河南是中國的人口大省,也是個農業大省,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後,污染問題嚴重,再過去較長的時間裡,拐賣,盜竊和詐騙這些犯罪相對頻發。曾有報道在中國的沿海城市的某些公司在招聘時候明確說不歡迎河南籍人士。相當部分河南當地人也明白河南的生存和生活環境很不理想,也都陸續離開了河南到其他地方生活。隨著中國經濟環境的衰退,這些事情將會更頻繁地發生。

歧視是存在的,理性和包容很重要

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出生和長大的相當部分的普通人,和在文明富裕的地方出生和生活的人多少是有些差別的。當生存和基本的生活淪為最重要的事項時候,禮義廉恥,尊嚴和道德就要為此讓位,如果僅僅對他們進行道德上的苛責,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是他們的個體時候而忽略大環境對他們的影響,這樣的指責是缺乏客觀和深度的,也並非理性分析問題的好方法。所有的人們出生都是白紙,沒有誰是真正意義上天生的基督和撒旦,後天的環境和教育很重要,如果單純因為某個人的出身地而去評價這個人的品德好壞,那做這種評價的人也是某種程度上膚淺的種族和血統主義者。

參考閱讀

迷笛音樂節河南落幕 觀眾數創紀錄財物遭竊多 (yahoo.com)

(492) 歧視是什麼?反歧視究竟為了爭取什麼?|粵語中字|是但噏 - YouTube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