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0|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第二章 照著導覽遊北京1

蒔芳住的旅店是沒有提供早餐的,看到麥當勞蒔芳就走進去,餐點跟台北最大不同的地方在於有中式早餐的選項,回過神來後才發現原來在陌生的地方,熟識的連鎖商店竟然成為依靠的對象,蒔芳在心裡笑了一下自己,說要探險,還是不自覺會選安全的路。

北京的第一個景點是頤和園,介於四環與五環之間,蒔芳住在二環,搭乘地鐵就能到的地方都不算遠,研究地鐵轉乘,也是一種樂趣。下車後不用特別看地圖,跟著遊人走就行了,買好了票進園,昆明湖映入眼簾,湖面上有遊船,湖畔楊柳青青,長廊裏遊客不少,還能順著指示方向慢慢走著,一波波團客走來,人越來越多,蒔芳開始喘不過氣,立刻離開長廊,找到了人少的涼亭休息,慢慢地氣才順了下來,病了一場之後,不知為何,只要人多的場合,蒔芳就覺得呼吸不過來,做了各項檢查也沒有發現異狀」,只能和平共處,人多的地方就避開,也能安生過日子。

離開長廊之後不再擁擠,上了萬壽山佛香閣,逛了蘇州街,蒔芳發現這麼大的園區是走不完的,知道中國地大物博,可真正親臨用腳感受,那差異不是一點點,北京面積16411平方公里,台灣面積36197平方公里,將近半個台灣大;北京人口數2154萬人,是台灣人口七成多, 知道跟體會是完全不同層面,頤和園長廊的遊客就能讓蒔芳感到巨大壓迫,看來這趟北京行景點要修改一下,人太多的地方,恐怕得放棄。

離開頤和園後蒔芳轉去北京中軸線上的前門大街,名店小吃都有,有吃有逛,累了就到星巴克,寫完當天的旅行紀錄才回旅店。

------------------------------------------------------
北京 Day2

五月的北京很美,陽光正好,風吹過成林綠蔭,早晚還有涼意,正午較熱,避開就好。

今日走訪景點是皇家園林頤和園,頤和園前身叫清漪園,是乾隆向母親祝壽的禮物,集中國各地建築為大成,昆明湖仿杭州西湖,景明樓及望蟾閣仿岳陽樓及黃鶴樓,不過1860年英法聯軍破壞殆盡,光緒重修更名為頤和園,慢慢地變成現在我們看到的樣子,​​199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到了北京,當然一定要來看一看的。

園林裡最著名的是那一道長廊,全長728米,是世界上最長的畫廊,是為了方便慈禧散步用的走廊,每個廊柱都有雕刻故事,但人實在太多了,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我便離開長廊了。光緒對慈禧來說是魁儡,重修頤和園應該是慈禧的意思,這道長廊,有看到拍了照,就可以了。

在萬壽山上的佛香閣往下俯瞰昆明湖,大片園區一覽無遺,十七孔橋連結湖中的南湖島,湖面上有許多腳踏船,除了巨石雕成的石舫外,這昆明湖與其他湖似乎也沒有太大差異,觀光財永遠要放在優先考量,還好我是在佛香閣往下看,若是擠在湖畔的人堆裡,怕也不能看到全貌吧!

蘇州街挺有意思的,顧名思義就是仿江南街景,一水兩街,有各式店舖,最要緊的是人沒那麼多,能走路也能搭船,各取所好,我沒有搭船,想把搭船的體驗留到江南水鄉,更為真切。沿著河岸逛著店家,想著自己未曾到訪過江南的古人,看著什麼都是新鮮有趣的。

頤和園的風景是秀麗的,歷史卻是血腥的,無論是慈禧與光緒,或是後來的英法聯軍,首善之都有最燦爛耀眼的地位,自然也免不了鮮血的洗禮,作為觀光客,賞景之餘想到歷史,不由得慶幸自己生活在自由民主的現代,加上便利的網路,眼界可以是開闊的。

逛夠皇家園林後,回到現代世界,前門大街上有小吃名店與咖啡廳,明清時期的前門大街叫正陽門大街,是皇帝到天壇祭天的御道,御道上的商家,自然是不同凡響的,燕京雜記裡寫著「京師店市,素講局面,雕紅刻翠,錦窗繡户,招牌至有高三丈者。夜則燃燈,數十纱籠角燈照輝如白日。」現在的前門大街因應商業模式的變革,已有所不同,但仍是觀光勝地,到北京,沒有不來的。

我不愛吃烤鴨,一個人能吃的也不多,第一個吃的是糖葫蘆,山楂裹上糖漿,酸甜可口,算是開胃小食。與前門大街垂直的胡同裡有不少小吃,我選了莜麵品嚐,這是莜麥做成的麵食,台灣沒有,非常有嚼勁,味道也好,我很喜歡。吃完正餐,買點艾窩窩、驢打滾和棗卷果來吃,老闆人好,讓我每樣買一點品嚐,不會有吃不完浪費的問題,不過這些甜點,我不太喜歡。

頤和園與食物的照片一同上傳,照片會說話,未盡的部分就交給照片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如果時光無法倒流,逝去的歲月該如何補償? 如果曾經擁有的已成虛幻,未來又該如何行走? 沒有了家的蒔芳,在一段段的旅程中,慢慢救贖自己,也找回純粹的歲月。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野薑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