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5|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 0:美中選邊

先前就說過,隨著兩大黨初選結束,歸隊的效應會越來越強。往前追溯,從去年年尾,台美日中各國都有分析指出,統獨議題仍是 2020 台灣大選主軸,但稍微有些不同,因為統獨的討論模式會轉變成「美中選邊」問題。

要選「美國隊」還是「中國隊」?進步派、台派選民沒有話說,自然是投入民主懷抱、堅定站在自由陣營,支持蔡總統宣稱的「西太平洋和平貢獻者」。這使藍營智囊非常恐懼,蘇起等策士不時在兩岸各大論壇警告,蔡英文路線可能會再度擊敗國民黨,北京會不開心。

然而真實的大選並沒有這麼簡單,美中選邊固然是自由與專制之戰,卻又不像過去的冷戰一樣,是壁壘分明的意識形態戰爭。過去是「專制共產」或「自由市場」的經濟發展模式考量,現在大致上同是市場經濟之內的「補貼貿易」與「自由貿易」的戰爭。美蘇對抗落幕,全球貿易急速擴張,雖然中共仍然牢牢控制政治,但冷戰的意識形態工具,在大把鈔票面前,很難說服人去對抗中國。

何況我們通常想說服的,是胸懷中國夢、滿腦人民幣的蔣經國世代(現年 5x 歲為主的世代)。

1990 年代全球化加速時,世界瀰漫一股冷戰結束的樂觀氣氛,彼時台灣經濟國防實力強橫,也剛開始民主選舉,北京無力以單邊的軍事或金錢迅速征服台灣。只能用戰爭恫嚇,同時露出笑臉明示暗示:兩岸和氣生財是最佳道路。

這條道路相當成功,台灣人從上到下都放棄武力對抗政策,決定大賺人民幣。最先西進的台灣人幾乎壟斷整個中國科技業上層,從歷年中國出口資料來看,前 20 大出口企業以台資占據大半,這就是(在美國秩序下)鐵錚錚的台灣經貿實力。早年台商與近年找不到工作跑去被統戰的青年不同,前者是去糟蹋中國人,後者是幻想自己也能蹭一碗飯。馬八年以後真正遊走兩岸的年輕成功者不多,只是被統派媒體不成比例地放大。

巨大市場誘因伴隨著無數幻想,認知與現實局勢又互相形塑。1990 年代的國民黨少壯派,因為與李登輝鬥爭而出走,建立中國新黨,在這 20 多年裡頭,極力鼓吹兩岸合體必定所向披靡,這份幻想又透過解嚴後台北藍色媒體的大力放送,成為今天 50 歲上下蔣經國世代深信的「拼經濟」敘事結構。

前有蔣經國經濟奇蹟,後有鄧小平改革開放,讓戰後第二代習慣「賺錢很容易」這件事。配合全球產業鏈調整去全球尋租的這批「製造游牧業」台商眼光確實精準,但卻因為統派政黨與媒體聯手創造的台灣高科技產業神話,讓台灣大眾的產生認知扭曲。

明明是「美國秩序 X 全球高科技供應鏈」創造的經濟榮景,整體敘事結構被魔改成「台灣奇蹟+改革開放=華人發大財」,最後推導出「有英明的中華文化圈領導強人就能讓大家起飛發大財」如此錯誤的結論。如今數量可觀的投韓馬迷,就是從這個神話之中誕生。

這個神話,在台灣政治不只造就果凍、韓流,更前面的柯文哲、馬英九,都是這股神話的分靈體。越前面的越純,越後面的越狂暴,他們供奉的蔣經國「開明專制君主」形象,已經成為一種信仰狂熱,在「大中華經濟圈」這個祭祀圈廣為流傳,並將其它政治經濟秩序貶斥為異端——也就是藍血人、藍腦人會指著我們破口大罵的『舔美皇民』云云。

其實小蔣服膺的是美國秩序,大力配合 1980 年代美國新輸入的半導體產業鏈,往後 30 年台灣經濟由莫里斯張與背後的美國資本主導調控。但我說過啦,這套敘事已經被魔改過,9.2 與韓粉心裡朝拜的是「兩岸一家親」、「中華發大財」,渾然不知自己的謬誤。

要解構這個深刻影響台灣的敘事,需要理解台灣 1990 以來的政治改革,以及中國對外策略從鄧小平以後的轉向,甚至也需要理解美國秩序與美日同盟在近 40 年之中的調整情形。但我們這篇文章沒有要講這麼深廣,只是簡單做個前言。

下一篇我會試著跟大家聊聊「中國新黨」對台北市的影響,談談「柯文哲」的變異,還有現在跳票果凍與禿謊塞子到底在吵什麼。這不好談,但 6 月以後的選情太詭譎,只好談一下。祈禱我不會拖稿,明天早上 10:30 準時收看新的文章。

p.s. 對了,雖然蔡阿嘎的新影片是郭董撒錢而生,但韓粉隊長真的讓我笑到快死掉,大家可以去點開笑一笑。泛綠與果凍夾殺之下,韓粉在網路世代僅存 1%,真可怕唷。平心而論,還是很希望韓導撐過初選,請鋼鐵韓粉們加加油!


原文發表於2019年7月5日 原文傳送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