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亂談-道、自發秩序、自發性對稱破缺(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前篇討論到純粹在基本熱力學的角度而言,似乎不存在什麼自發秩序,不過這僅限基礎概念而言。如果拓展到其他物理學的面向後,再去看待何謂秩序,就會有不同的討論。

對稱性的意義

對於對稱,一般比較常想像到的如圖形對稱,例如圓形是最對稱的圖形,但是物理學跟數學上的對稱其實更抽象一點,也就是「經過『改變』之後『還是一樣』」。

例如正方形「經過旋轉90度或是鏡射」之後,「一樣」是正方形;抽象化到物理學上,就是例如「封閉物理系統經過任意的時間長度的物理狀態改變」,能量還是「一樣」,那每個瞬間的物理狀態,都是時間對稱的。

更加廣泛與抽象來說,就是「都保有某個特定特徵的事物們,可以被認為是對稱的」。

而略微岔題,像能量守恆與時間對稱這樣將「對稱」與「守恆」是對等起來的思考,在學術上叫「諾特定理」,也是當代物理的核心之一。

物理對稱性與熵

在前一篇引用了波茲曼熵公式,亦即「熵的值與『物理狀態的數量』相關」,而波茲曼的熵方程來自於波茲曼分佈函數,白話來說就是,這個公式中,狀態數的意思是「有相同能量的物理狀態的數量」。

延續上面關於對稱性的解釋,就會發現熵公式同時可以解釋為「熵的意思同時是,特定的能量值中,有多少可能物理狀態,而這些狀態是對稱的」。

也就是說,「對稱性越多的物理系統,熵值越大,也就是越混亂」。

秩序是有缺陷的對稱

那對稱性與秩序的關係又如何解釋呢?

同樣在前一篇,舉例了A、B、C三本書放在架上有6個狀態:ABC、ACB、BAC、BCA、CAB、CBA。很顯然的,會有以下狀況:

1、如果「所有排序都是可以接受」的,那其實就是無秩序狀態,書愛怎麽擺就怎麼擺。

2、所以要討論「秩序」,就一定要選出「某些特定狀態是有序的」,最常見可能是「ABC」。

但是,當我們「選定特定的狀態」的時候,整個系統就「不對稱」了,因為「應該一視同仁一樣的各種狀態中,其中一個是特別的」。

也就是說,秩序來自於有缺陷的對稱

這一篇稍微複雜也比較多物理學,但可以說是系列中最重要的篇章也不為過,而在下一篇中,將會開始討論關於「秩序的發生」這件事。

avatar-img
15會員
65內容數
對於易經的六十四卦,以最簡練的方式呈現卦象、各爻、互錯綜卦、變卦的關係跟意義,作為自己這20餘年學習陰陽五行的總結報告,然後邁向下個階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易學小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人類長年來的各種發展而言,都會討論到世界似乎存在某種潛在的方向性,在陰陽五行的領域就會說是「道」,而在近代思想,最類似的可能是海耶克的「自發秩序」的概念。 個人認為,這些概念其實可以從當代物理的對稱性與對稱破缺的角度,給予相對具體的理解途徑。
一般來說,地支的分佈比較容易理解,因為12地支12個月、太陽走過黃道12個宮位、月亮約莫盈虧12次、木星週期約莫12年,這個是很顯然可以比較出來的,但天干是「10」個,這就造成其實天文上乍看沒有甚麼依據。而這篇文章,就是紀錄一些個人對這個問題的觀點。
雖然個人基本上也算是自學,好像沒資格這樣說,但這篇文也算是自己磕磕碰碰好幾年來的經驗談,希望能助諸位善信遠離苦海(或搞不好根本不苦)(?)
而如果這樣定義的話,回到在易經解卦本身,也可以帶出不同的討論方法。易卦有六爻,而這六爻意味著一個卦的六個演化階段跟部分,爻的陰陽與其位置、與其他爻的相對關係與卦如何解讀有很重要的關係。 爻位
陰與陽被視為易學的主要核心概念,通常會以男女、天地等二元對比的方法討論兩者的關係,但是個人認為可以用更後設的方式討論
雖然本來是預計很久以後才要寫的東西,不過既然這個月有“冥冥之中,有股神秘力量”的新分類徵文就來寫一下,對於驅鬼闢邪這件事我個人在易學上的觀點。
在人類長年來的各種發展而言,都會討論到世界似乎存在某種潛在的方向性,在陰陽五行的領域就會說是「道」,而在近代思想,最類似的可能是海耶克的「自發秩序」的概念。 個人認為,這些概念其實可以從當代物理的對稱性與對稱破缺的角度,給予相對具體的理解途徑。
一般來說,地支的分佈比較容易理解,因為12地支12個月、太陽走過黃道12個宮位、月亮約莫盈虧12次、木星週期約莫12年,這個是很顯然可以比較出來的,但天干是「10」個,這就造成其實天文上乍看沒有甚麼依據。而這篇文章,就是紀錄一些個人對這個問題的觀點。
雖然個人基本上也算是自學,好像沒資格這樣說,但這篇文也算是自己磕磕碰碰好幾年來的經驗談,希望能助諸位善信遠離苦海(或搞不好根本不苦)(?)
而如果這樣定義的話,回到在易經解卦本身,也可以帶出不同的討論方法。易卦有六爻,而這六爻意味著一個卦的六個演化階段跟部分,爻的陰陽與其位置、與其他爻的相對關係與卦如何解讀有很重要的關係。 爻位
陰與陽被視為易學的主要核心概念,通常會以男女、天地等二元對比的方法討論兩者的關係,但是個人認為可以用更後設的方式討論
雖然本來是預計很久以後才要寫的東西,不過既然這個月有“冥冥之中,有股神秘力量”的新分類徵文就來寫一下,對於驅鬼闢邪這件事我個人在易學上的觀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我在之前一直認為現象界這麼不自在又萬分痛楚,回到本然是必然的「正確」與「好」。 但自性裡並沒有二元(對立),無善惡、無是非、無對錯、無好壞、無你我他、無時間、無空間、沒有一個主要的單位或單體所以也沒有之於單體以外的東西,不會有正確或不正確這種東西。 於是我產生疑情,抱著疑情但沒有刻意要去
當我們太常過於傾向於使用標準制
Thumbnail
雖然熵裡有著你我,但請別認定,在對抗熵的我,是在對抗你;請別認定,在對抗熵的我,不是在給予。
Thumbnail
昨天寫完<要一直動,才會有安定、安穩的生活>時,想到所謂的「動」、「靜」其實和表面上看到的不一樣,所以又來說一說。   「動」和「改變」可能是同一個意思,人們在動的時候是一直地在變換位置、動作或是方向的啊!   動就是改變,不能以看到的現狀來評斷它現在是在動,還是靜。   從靜止的狀態開
Thumbnail
1.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2. 能量看不到,卻統籌物理世界(形而上統籌形而下) 3. 數學與物理的不同:數學「定理」:絕對真理,不因時空轉換;物理「定律」:找到自然背後的律,而非證明 4. 數學的本質:建立在不能再問的「公理」上 5. 歐式平
Thumbnail
  何謂建築現象學?何謂建築的意向性?建築如何被我們知覺?或者說,如何在知覺中意向建築的同一性?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必須先回答我們如何知覺自我的同一性?   以正立方體為例,同一個面相在不同的時間中呈現不同的輪廓。藉由輪廓,我們得到正立方體的「同一性」。我們之所以能夠在前一秒與下一秒的
Thumbnail
我們拒絕的, 除了表面上的狀態, 更深層的原因,是我們其實已經失衡很久了; 平衡, 是在每個當下找到頭腦與內心都可以接受的程度, 是你做或不做,都與自己同步的穩定感。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我在之前一直認為現象界這麼不自在又萬分痛楚,回到本然是必然的「正確」與「好」。 但自性裡並沒有二元(對立),無善惡、無是非、無對錯、無好壞、無你我他、無時間、無空間、沒有一個主要的單位或單體所以也沒有之於單體以外的東西,不會有正確或不正確這種東西。 於是我產生疑情,抱著疑情但沒有刻意要去
當我們太常過於傾向於使用標準制
Thumbnail
雖然熵裡有著你我,但請別認定,在對抗熵的我,是在對抗你;請別認定,在對抗熵的我,不是在給予。
Thumbnail
昨天寫完<要一直動,才會有安定、安穩的生活>時,想到所謂的「動」、「靜」其實和表面上看到的不一樣,所以又來說一說。   「動」和「改變」可能是同一個意思,人們在動的時候是一直地在變換位置、動作或是方向的啊!   動就是改變,不能以看到的現狀來評斷它現在是在動,還是靜。   從靜止的狀態開
Thumbnail
1.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2. 能量看不到,卻統籌物理世界(形而上統籌形而下) 3. 數學與物理的不同:數學「定理」:絕對真理,不因時空轉換;物理「定律」:找到自然背後的律,而非證明 4. 數學的本質:建立在不能再問的「公理」上 5. 歐式平
Thumbnail
  何謂建築現象學?何謂建築的意向性?建築如何被我們知覺?或者說,如何在知覺中意向建築的同一性?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必須先回答我們如何知覺自我的同一性?   以正立方體為例,同一個面相在不同的時間中呈現不同的輪廓。藉由輪廓,我們得到正立方體的「同一性」。我們之所以能夠在前一秒與下一秒的
Thumbnail
我們拒絕的, 除了表面上的狀態, 更深層的原因,是我們其實已經失衡很久了; 平衡, 是在每個當下找到頭腦與內心都可以接受的程度, 是你做或不做,都與自己同步的穩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