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7|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燈龍

    2003-02-15 18:08:09

    第一次看燈會是和一個愛不知如何說出口的二十出頭男生,當然那時我也正值青春年華,印象中是在基隆,那個多雨的港都.美麗的燈籠一盞盞的映在海邊,還不懂愛情的我聽著身邊拙拙的問題,眼中卻是看著海面的燈會,好奇燈籠的左右邊如何辨識.


    第二次看燈會,在相隔7年後,由於當時政治色彩的濃厚,燈籠不再像初看時的吸引我,取而代之只是有亮亮的包裝紙,雖然還是愛燈籠,但看著主燈的雍容,卻也只是希罕主燈的科技而已.


    燈籠的一見鐘情其實不是在燈會,卻是在中元普渡時廟前一律黃黃的燈籠,象徵亡靈的祈福,世人對於往生者的歉疚,每次看到廟前的燈籠就恍惚要被吸過去一樣.


    對於公家機關發的紙做的燈籠,也有小偏愛.尤其是看到小朋友歡樂的搖搖晃晃,感受上是年少的延續.


    其實最愛的還是小時後點著蠟燭的燈籠,由於身影的搖曳,讓燈籠的燈光亦步亦趨的跟著影子.


    時代的演變讓燈籠的紙材,安全性,都不再像以往的單調,也讓更多人恣意的欣賞科技感的燈會,在夜晚我卻還是買了個紙做的燈籠點著蠟燭,將房間燈光關上,期待著夜晚會有飛蛾飛進,然後為牠寫首無名詩  台長:★紅★


    去年去過鹿港,看當時的龍年燈籠,盤旋在天空,夜間閃爍在黑夜的星子穿梭。當時燈會分好幾區,有把燈籠做成樂器造型的文化燈籠,有用霓虹燈管放在牆上的科技燈籠,有將燈籠放在竹子上面的傳統,象徵著年代的歲月痕跡。


    年輕一代拿著相機拍照,跟著燈籠排著九條,活力驚人。不若當年的我,只是站在燈籠的對岸觀望。


    經過咖啡館,順道進去休憩,老闆很熱情的借我充電,讓我感受到鹿港人的熱情。雖然這次成行,身邊沒有人作伴,晃如好幾年前的日本自由行,但還是快樂的坐上車子回家。


    很愛成串的燈籠,一閃閃,希望到了老年,我依然熱愛這種浪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裸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