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觀鳥:黑枕黄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名稱:黑枕黄鸝 Black-naped Oriole


別名:黃鸝


常見度:普通


發現地點:星加坡Gardens by the bay


首次發現日期:2023 06 14


叫聲:real real


體型:中


特徵:


提起黃和紅,可能會想起麥當勞,而在鳥界中,提起黃黑,很容易也會想起黑枕黃鸝。全身黃色加黑色眼罩是男,女性的眼罩不明顯。


女生

女生

男生

男生



在香港要看到黃鸝要等合適季節,但在星加坡,卻是全年也可以看到的,不分季節,而且數目相當多。因為是星洲常見留鳥之一,也把牠記錄在圖鑑內。


忽發其想,當杜甫寫下“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時候,他是否也處於鳥季才看到呢?


在詩聖眼中的黃鸝,不知是普通還是特別呢?


畫顏色鮮豔的小鳥是享受,因為顏色對,便能畫出神緒。

raw-image




畫紙:Baohong watercolor paper


水彩:Daniel Smith + Mijello Mission


avatar-img
66會員
355內容數
歡迎到訪水彩觀鳥!我是柏鴞,是一個雀鳥藝術家,新冠疫情後開始觀鳥,並會用畫代替鏡頭,畫下見到的鳥兒。這裏介紹了香港和世界各地看到的小鳥,用圖文介紹簡單分辨雀鳥的方法,也會推介一些觀鳥好去處。部落格裏面的畫主要是用水彩作畫,喜歡每一隻鳥兒也能帶給格友們安詳自在的感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柏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名稱:灰斑鴴 Grey Plover 別名:/ 常見度:普通 發現地點:香港流浮山 首次發現日期:2023 05 22 叫聲:一聲高音拖長的尖叫 體型:中大 特徵: 嘴巴堅實而大,在一班水鳥之中體型算是比較大,繁殖期和非繁殖期有兩種不同體態,繁
名稱:巨嘴柳鶯 Radde's Warbler 別名:/ 常見度:不常見 發現地點:香港摩星嶺 首次發現日期:2021 10 27 叫聲:短促而塞擦音 體型:小 特徵: 和褐柳鶯很相似,全身褐色,但肚偏黃,體型較褐柳鶯大一點,有一道淺黃眉。和褐柳鶯喜歡近水而居不同,巨嘴柳
名稱:白胸苦惡鳥 White-breasted Waterhen 別名:白腹秧雞 常見度:非常普通 發現地點:遍佈星加坡 首次發現日期:2023 06 15 叫聲:苦惡苦惡苦惡苦惡 體型:中 特徵: 在香港多看到是成鳥,而苦惡鳥未成年前外表卻似媒炭
名稱:長趾濱鷸 Long-toed Stint 別名:雲雀鷸 常見度:不常見 發現地點:香港貝澳 首次發現日期:2023 09 15 叫聲:dwuee dwuee dwuee 體型:中 特徵: 喜歡棲息在水田環境的水鳥,眉附近稍白,咀微微有向下彎感覺,腳趾長,全體啡包
名稱:中華斑嘴鴨 カルガモ Chinese Spot-billed Duck 別名:花嘴鴨 常見度:很普通 發現地點:北海道千歲 首次發現日期:2023 04 14 叫聲:gwaat gwaat gwaat 體型:中大 特徵: 遍佈全日本,無論男女老幼都認識的鴨,特徵
小田鷄小檔案 名稱:小田鷄 Baillon's Crake 別名:小秧雞 常見度:不常見發現 地點:香港大生圍 首次發現日期:2023 11 05 叫聲:卡嘞卡嘞卡嘞喂體型:中小 特徵: 花紋十分好看的秧雞,下身和臉有灰藍色,上身啡色帶黑斑。上帝創造小田鷄時可能想讓牠更有
名稱:灰斑鴴 Grey Plover 別名:/ 常見度:普通 發現地點:香港流浮山 首次發現日期:2023 05 22 叫聲:一聲高音拖長的尖叫 體型:中大 特徵: 嘴巴堅實而大,在一班水鳥之中體型算是比較大,繁殖期和非繁殖期有兩種不同體態,繁
名稱:巨嘴柳鶯 Radde's Warbler 別名:/ 常見度:不常見 發現地點:香港摩星嶺 首次發現日期:2021 10 27 叫聲:短促而塞擦音 體型:小 特徵: 和褐柳鶯很相似,全身褐色,但肚偏黃,體型較褐柳鶯大一點,有一道淺黃眉。和褐柳鶯喜歡近水而居不同,巨嘴柳
名稱:白胸苦惡鳥 White-breasted Waterhen 別名:白腹秧雞 常見度:非常普通 發現地點:遍佈星加坡 首次發現日期:2023 06 15 叫聲:苦惡苦惡苦惡苦惡 體型:中 特徵: 在香港多看到是成鳥,而苦惡鳥未成年前外表卻似媒炭
名稱:長趾濱鷸 Long-toed Stint 別名:雲雀鷸 常見度:不常見 發現地點:香港貝澳 首次發現日期:2023 09 15 叫聲:dwuee dwuee dwuee 體型:中 特徵: 喜歡棲息在水田環境的水鳥,眉附近稍白,咀微微有向下彎感覺,腳趾長,全體啡包
名稱:中華斑嘴鴨 カルガモ Chinese Spot-billed Duck 別名:花嘴鴨 常見度:很普通 發現地點:北海道千歲 首次發現日期:2023 04 14 叫聲:gwaat gwaat gwaat 體型:中大 特徵: 遍佈全日本,無論男女老幼都認識的鴨,特徵
小田鷄小檔案 名稱:小田鷄 Baillon's Crake 別名:小秧雞 常見度:不常見發現 地點:香港大生圍 首次發現日期:2023 11 05 叫聲:卡嘞卡嘞卡嘞喂體型:中小 特徵: 花紋十分好看的秧雞,下身和臉有灰藍色,上身啡色帶黑斑。上帝創造小田鷄時可能想讓牠更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早上在我的「專屬陽台」(詳見「媽媽的酷熱監牢」)窗外飛來這隻非常吸睛的鳥,那巨大的盾狀喙看起來就像在臉上粗暴地嵌入三根香蕉,但那漆黑的鳥羽卻又有著細緻美麗的白色鑲邊,好有衝突的美感。 網路大神告知牠叫「冠斑犀鸟(Oriental Pied Hornbill)」,飛行時頭頸伸直、鑲著白邊的雙翼展開,
Thumbnail
那年夏天,我家收容一隻落巢的紅嘴黑鵯幼鳥......
Thumbnail
春天時節,萬物生氣勃勃,很多生物都進入繁殖期,包含各種的鳥類,在藍鵲現在居住與工作的地方,從大清早到天黑都有著各種的鳥熱鬧吵雜的叫著,其中有一種特別吸引我的叫聲就是台灣特有亞種-紅嘴黑鵯。
Thumbnail
綠繡眼(Zosterops japonicus)是一種小型的雀鳥,因其眼睛周圍有一圈白色的羽毛,看起來像是戴著一副白色的眼鏡,因此得名。這種鳥類在台灣、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廣泛分佈,是許多人熟悉且喜愛的鳥類。 綠繡眼的特徵 外觀:綠繡眼體型小巧,體長約10-12公分,體重約8-12克。全身羽毛主
Thumbnail
本篇介紹臺灣寵物鳥常見的南美洲太陽鸚鵡,包括黑頭太陽鸚鵡和紅面具太陽鸚鵡的特徵、飼養環境和注意事項。讓我們一起了解這些色彩繽紛又治癒世界的小生物吧!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四種臺灣較常見的南美洲太陽鸚鵡:金太陽鸚鵡、綠頰小太陽鸚鵡、黑頭太陽鸚鵡和黃羽色紅面具太陽鸚鵡。每種鸚鵡的特色和飼養需求均有詳細介紹,並提供相關餵食和注意事項。
Thumbnail
台灣藍鵲是台灣特有種,體型修長,全身大部分呈亮藍色,頭、頸、胸部為黑色,嘴、腳呈紅色,尾羽長而有兩條白色羽軸,飛行時十分醒目。 台灣藍鵲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闊葉林、次生林或公園等樹木較多的地方,常成群活動,性情活潑,鳴聲嘹亮,是台灣常見的鳥類之一。 台灣藍鵲是雜食性動物,主要以昆蟲、
Thumbnail
現在見到的黑天鵝是校方重新引進的貴客,非常受歡迎。牠們在湖中生活得很好,湖裡大量的水藻及小魚,湖濱柔嫩的青草都是牠們最好的食物。
Thumbnail
台灣藍鵲,鴉科藍鵲屬,台灣特有種,俗名長尾山娘、長尾珍仔(台語)等。台灣藍鵲,因為美麗的外貌經常吸引人注意,加上身體上的顏色有著國旗上紅藍白的三種顏色,而且台灣藍鵲在鳥類中是少數群體生活的,就像台灣農業社會中的大家族一般
Thumbnail
黃尾刺嘴鶯 (Yellow-rumped Thornbill) 在低矮灌木中覓食,靈巧的身子外觀看似樸素,額頂卻有煙火般的光點斑斕。我抓緊每個短暫現身的時機,試著紀錄這群閃現於影的迷你忍者。這時有人慢慢靠近,是先前擦身而過的澳洲人夫妻。   『這下可好。』我心想。   在拍攝時,最好的情況莫
Thumbnail
早上在我的「專屬陽台」(詳見「媽媽的酷熱監牢」)窗外飛來這隻非常吸睛的鳥,那巨大的盾狀喙看起來就像在臉上粗暴地嵌入三根香蕉,但那漆黑的鳥羽卻又有著細緻美麗的白色鑲邊,好有衝突的美感。 網路大神告知牠叫「冠斑犀鸟(Oriental Pied Hornbill)」,飛行時頭頸伸直、鑲著白邊的雙翼展開,
Thumbnail
那年夏天,我家收容一隻落巢的紅嘴黑鵯幼鳥......
Thumbnail
春天時節,萬物生氣勃勃,很多生物都進入繁殖期,包含各種的鳥類,在藍鵲現在居住與工作的地方,從大清早到天黑都有著各種的鳥熱鬧吵雜的叫著,其中有一種特別吸引我的叫聲就是台灣特有亞種-紅嘴黑鵯。
Thumbnail
綠繡眼(Zosterops japonicus)是一種小型的雀鳥,因其眼睛周圍有一圈白色的羽毛,看起來像是戴著一副白色的眼鏡,因此得名。這種鳥類在台灣、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廣泛分佈,是許多人熟悉且喜愛的鳥類。 綠繡眼的特徵 外觀:綠繡眼體型小巧,體長約10-12公分,體重約8-12克。全身羽毛主
Thumbnail
本篇介紹臺灣寵物鳥常見的南美洲太陽鸚鵡,包括黑頭太陽鸚鵡和紅面具太陽鸚鵡的特徵、飼養環境和注意事項。讓我們一起了解這些色彩繽紛又治癒世界的小生物吧!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四種臺灣較常見的南美洲太陽鸚鵡:金太陽鸚鵡、綠頰小太陽鸚鵡、黑頭太陽鸚鵡和黃羽色紅面具太陽鸚鵡。每種鸚鵡的特色和飼養需求均有詳細介紹,並提供相關餵食和注意事項。
Thumbnail
台灣藍鵲是台灣特有種,體型修長,全身大部分呈亮藍色,頭、頸、胸部為黑色,嘴、腳呈紅色,尾羽長而有兩條白色羽軸,飛行時十分醒目。 台灣藍鵲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闊葉林、次生林或公園等樹木較多的地方,常成群活動,性情活潑,鳴聲嘹亮,是台灣常見的鳥類之一。 台灣藍鵲是雜食性動物,主要以昆蟲、
Thumbnail
現在見到的黑天鵝是校方重新引進的貴客,非常受歡迎。牠們在湖中生活得很好,湖裡大量的水藻及小魚,湖濱柔嫩的青草都是牠們最好的食物。
Thumbnail
台灣藍鵲,鴉科藍鵲屬,台灣特有種,俗名長尾山娘、長尾珍仔(台語)等。台灣藍鵲,因為美麗的外貌經常吸引人注意,加上身體上的顏色有著國旗上紅藍白的三種顏色,而且台灣藍鵲在鳥類中是少數群體生活的,就像台灣農業社會中的大家族一般
Thumbnail
黃尾刺嘴鶯 (Yellow-rumped Thornbill) 在低矮灌木中覓食,靈巧的身子外觀看似樸素,額頂卻有煙火般的光點斑斕。我抓緊每個短暫現身的時機,試著紀錄這群閃現於影的迷你忍者。這時有人慢慢靠近,是先前擦身而過的澳洲人夫妻。   『這下可好。』我心想。   在拍攝時,最好的情況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