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媽媽的超市《Crying in H Mart: A Memoir》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蜜雪兒・桑娜是獨立樂團主唱,在首爾出生、美國長大的她,

幼時經常跟媽媽到韓國超市H Mart採買,

也經常一邊聽媽媽暢談韓國生活的點滴,一邊吃著媽媽燒的韓國美食。

媽媽曾向她保證,二十五歲這一年,將是她人生最特別的一年。

但沒想到,正是這一年,媽媽罹癌、人生戛然而止,她的人生跟著四分五裂。

《沒有媽媽的超市》原文書名是〈 Crying in H Mart〉,

直譯為「在韓亞龍超市哭泣」,

桑娜之所以在超市淚流滿面,是因曾經領她前來尋找原鄉美味的媽媽已不在。

她看著貨架上從小就熟悉琳琅滿目的海苔,泡麵,糖果餅乾,

卻想不起來自己從小到大吃的是哪一個牌子,

不禁自問:如果自己再也說不清身上繼承的韓國傳統,「那我還能算是個韓國人嗎?」

於是她向Youtuber「槌子姊」學習韓食烹飪,去H Mart 採買,

她的家越來越像個韓國人的家:

滿是玻璃密封罐,空氣中散發著魚露,薑蒜與苦椒醬的氣味。

複製從小吃習慣的韓式食物,是療傷的一部分,

香濃溫暖的大醬湯,涼拌豆芽,海苔飯捲,松子粥,

沖淡她悲傷情緒,投履歷表找正職工作,重建人生。

也藉由熟悉的食物味道,重新思索與母親共有的文化傳承。

蜜雪兒形容媽媽不會對孩子呵護備至,反而常對孩子說刻薄話,

她說小時候貪玩從樹上摔下來,傷口血流不止,痛到站不起來,

媽媽痛罵:你的傷口要永遠留疤了!

哎,到底怎麼會搞成這樣,哭什麼呢?等妳媽死了再哭吧。

十幾歲的蜜雪兒堅持玩樂團,身分認同也困擾她,

精神不濟,曠課,成績下滑,對申請大學興致缺缺,

母女爆發肢體衝突,扭打一團,

怒氣沖沖的媽媽把她壓在地板痛罵:我們為你付出的還不夠嗎?

為了逃離媽媽,蜜雪兒選擇離家很遠的大學,

媽媽仍然固定寄來女兒喜歡的食物。

送給她的新靴子,早已在家中將堅硬皮革穿軟,不會磨傷她的腳跟。

蜜雪兒大學畢業後,打三份工來維持音樂職涯,

她的樂團前後錄製了兩張乏人問津的專輯。

媽媽遠到費城來看她,很害怕媽媽挑剔髒亂的室內,

可媽媽什麼都沒說,走進廚房,做了她最喜歡的菜,

用芝麻油,蜜汁醬和汽水醃過再煎香的軟嫩牛小排,

讓破爛的租屋處瞬間飄散家的氣味。


《沒有媽媽的超市》是蜜雪兒・桑娜關於家庭,食物,

臨終陪伴與自我追尋的回憶散文集,

藉由大量韓式食物,一道又一道菜餚發掘出每一段被她遺忘在心底的記憶,

重新思索與母親共有的文化傳承。

訴說身為韓美混血兒的掙扎痛苦的成長經歷,

母親對她高度的期待,伴隨而來的痛苦,離家追夢的掙扎,

她對自我的思索告訴我們,生命中的一切都是養分,

而只有你自己,才能定義自己的模樣。

  

沒有媽媽的超市(Crying in H Mart: A Memoir)

作者:蜜雪兒.桑娜

原文作者: Michelle Zauner

譯者:韓絜光

繪者:洪愛珠

出版社:二十張出版

出版日期:2022/06/0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舒嫚的沙龍
37會員
963內容數
只有花草樹貓咪狗狗的照片,分享電影和書籍。話少,很少回答問題。被討厭沒關係,自己喜歡自己比較重要。
舒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櫻花開滿枝椏很美,東一簇,西一簇也有花的獨特美感。 變葉木。 平常看樟樹枝葉繁茂,陽光照耀,光影投射,閃亮亮。 沒想開滿細細密密的花也這麼好看。 這炮仗花,不知是剛綻放,還是已到花季尾聲,孤單單的。 矮牽牛、薩菲尼亞 原產地:日本。園藝栽培種。 矮牽牛和牽牛花是
Thumbnail
2025/04/29
櫻花開滿枝椏很美,東一簇,西一簇也有花的獨特美感。 變葉木。 平常看樟樹枝葉繁茂,陽光照耀,光影投射,閃亮亮。 沒想開滿細細密密的花也這麼好看。 這炮仗花,不知是剛綻放,還是已到花季尾聲,孤單單的。 矮牽牛、薩菲尼亞 原產地:日本。園藝栽培種。 矮牽牛和牽牛花是
Thumbnail
2025/04/28
普通平凡小市民如我,有時候看到女明星面對鏡頭談論家庭生活, 多半圍繞美容保養維持窈窕體態,凍齡美貌。 極少聽到女明星做家事,育兒這些生活瑣碎事。 說到鈴木保奈美,第一印象就是《東京愛情故事》開朗明亮,笑容燦爛的莉香。 螢光幕裡光鮮亮麗的女明星現實生活中是什麼模樣呢? 鈴木保奈美提到
Thumbnail
2025/04/28
普通平凡小市民如我,有時候看到女明星面對鏡頭談論家庭生活, 多半圍繞美容保養維持窈窕體態,凍齡美貌。 極少聽到女明星做家事,育兒這些生活瑣碎事。 說到鈴木保奈美,第一印象就是《東京愛情故事》開朗明亮,笑容燦爛的莉香。 螢光幕裡光鮮亮麗的女明星現實生活中是什麼模樣呢? 鈴木保奈美提到
Thumbnail
2025/04/27
看到它時,以為是含笑花。但是葉子不一樣。 查了一下才知道這是夜合花。 夜合花,花朵呈圓朝下,香氣濃郁帶著鳳梨甜香味。 含笑花,花朵小巧橢圓向上,喜歡陽光,有似水蜜桃果香味, 二者都是香花界知名度頗高的香花植物。 夜合花 科 名:木蘭科(Magnoliaceae)木蘭屬(M
Thumbnail
2025/04/27
看到它時,以為是含笑花。但是葉子不一樣。 查了一下才知道這是夜合花。 夜合花,花朵呈圓朝下,香氣濃郁帶著鳳梨甜香味。 含笑花,花朵小巧橢圓向上,喜歡陽光,有似水蜜桃果香味, 二者都是香花界知名度頗高的香花植物。 夜合花 科 名:木蘭科(Magnoliaceae)木蘭屬(M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雪嬿總是抱怨婆婆的女兒一天到晚回娘家,但她要是想回娘家,婆婆就會說,一天到晚回娘家,有人像你這樣回娘家的嗎? 雪嬿總是心裡ㄇㄇ,就你女兒回娘家是回家,我回娘家就是" 回娘家 " 縱使不爽,但又不敢言,雪彥自小被教育-就是順從,聽話,乖巧。 雪嬿敢怒不敢言,因為老公,也跟他一樣,從小順從,聽
Thumbnail
雪嬿總是抱怨婆婆的女兒一天到晚回娘家,但她要是想回娘家,婆婆就會說,一天到晚回娘家,有人像你這樣回娘家的嗎? 雪嬿總是心裡ㄇㄇ,就你女兒回娘家是回家,我回娘家就是" 回娘家 " 縱使不爽,但又不敢言,雪彥自小被教育-就是順從,聽話,乖巧。 雪嬿敢怒不敢言,因為老公,也跟他一樣,從小順從,聽
Thumbnail
「媽媽,我夢到哥哥復活了!⋯」對於失去至親、失去孩子的母親來說,向悲傷罷工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也許在一段時間之後能稍微將悲傷轉為思念,也可能因為某個思念的情緒一湧而上全然潰堤。▪️如果你也需要處理悲傷,或者可以讀一讀這本書。
Thumbnail
「媽媽,我夢到哥哥復活了!⋯」對於失去至親、失去孩子的母親來說,向悲傷罷工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也許在一段時間之後能稍微將悲傷轉為思念,也可能因為某個思念的情緒一湧而上全然潰堤。▪️如果你也需要處理悲傷,或者可以讀一讀這本書。
Thumbnail
這篇距離上次的2023母親節,過了一年,又來到母親節,5/12週日那天,前夫拒絕讓媽咪和你過母親節,媽咪都在哭泣,還有就是剪輯影片,希望可以幫助另一位,失去孩子的母親,32歲近180cm漂亮女生,1針BNT,就這樣活活被醫院誤診致死。 一個被丈夫冷暴力對待的妻子,好不容易脫逃,卻被提告。
Thumbnail
這篇距離上次的2023母親節,過了一年,又來到母親節,5/12週日那天,前夫拒絕讓媽咪和你過母親節,媽咪都在哭泣,還有就是剪輯影片,希望可以幫助另一位,失去孩子的母親,32歲近180cm漂亮女生,1針BNT,就這樣活活被醫院誤診致死。 一個被丈夫冷暴力對待的妻子,好不容易脫逃,卻被提告。
Thumbnail
日子一天天過,孩子們也意識出媽媽跟人家不一樣,開始了有反抗。 三女桂兒,民國 57 年 (1968 年) 生。9 歲了,是阿俊的暖心包,會偷偷報備阿花整日行為,也是最常被丟在市場。明兒,民國 59 年 (1970 年) 生,7 歲最沒被照顧到。阿花犯病,這孩子等於無視於存在。
Thumbnail
日子一天天過,孩子們也意識出媽媽跟人家不一樣,開始了有反抗。 三女桂兒,民國 57 年 (1968 年) 生。9 歲了,是阿俊的暖心包,會偷偷報備阿花整日行為,也是最常被丟在市場。明兒,民國 59 年 (1970 年) 生,7 歲最沒被照顧到。阿花犯病,這孩子等於無視於存在。
Thumbnail
  她每天都在祈禱,祈禱媽媽能夠平安回家。
Thumbnail
  她每天都在祈禱,祈禱媽媽能夠平安回家。
Thumbnail
這是一名母親以遺族的身份,與在十二歲選擇自我了結的兒子,漫長並讓人心痛的無盡對話。
Thumbnail
這是一名母親以遺族的身份,與在十二歲選擇自我了結的兒子,漫長並讓人心痛的無盡對話。
Thumbnail
晴天媽媽離開我們,去當小天使了,《隔壁的桌子》Podcast的起點是因為晴天和我媽媽罹癌,共同經歷陪病的心路歷程。本集聚焦以晴天的故事探討照顧者面對台灣孝道的倫理文化所承受的壓力,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分享,希望給大家一些不同的思考。
Thumbnail
晴天媽媽離開我們,去當小天使了,《隔壁的桌子》Podcast的起點是因為晴天和我媽媽罹癌,共同經歷陪病的心路歷程。本集聚焦以晴天的故事探討照顧者面對台灣孝道的倫理文化所承受的壓力,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分享,希望給大家一些不同的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