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里智庫「政策研究中心」戰略研究教授謝蘭尼(Brahma Chellaney)近日專文《拜登的政策使台灣變得更脆弱》一文提及:「誘使習近平對台灣採取行動,尤其是因為他知道美國將難以同時應付第三場戰爭。事實上,烏克蘭和加薩戰爭持續的時間愈長,北京對台灣發動侵略的可能性就愈大」。然「台灣」不是「台灣共和國」,兩岸問題根本無法和烏俄、加薩戰爭相提並論。也就是說,在台灣人民尚未先主動的站起,脫離中華民國體制,將「台灣問題國際化」之前,美國等民主國家根本不可能也不會對台灣伸出援手,因為介入將涉及 「干涉中國內政」。可見《拜登的政策使台灣變得更脆弱》等,只是從國際政治面觀察,完全未顧及到更重要、深層的台灣的法地位之意義,對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的抬頭」,非但沒有正面之意義,反而有加深誤導之負面影響。
誠如數月前拙文《解讀美智庫專論「有大事要發生了?海軍上將們的警告沒有獲得回應」》指出: 為什麼美國面對台海危機,即使各方投入準備,卻仍然「不足以遏阻」中國自認併吞台灣勝算在握、有恃無恐? 主要問題核心是因為,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只要台灣內部親中派以殊途同歸手法,「維持中國的非法政權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現狀(維持現狀)」,便能有效阻止「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如此一來國際社會根本不可能也無法主動、積極介入干涉「中國內政」。對此中國了然於心,因此對來自民主國家消極性、政治性的佈署動作,中國北京當局可說是有恃無恐。加上台灣媒體各界抱持「己願他力」、坐享其成的心態,長期對台灣人民誇大解讀,美國對台海危機政治性的佈署動作,這些其實都是助長中國阻止「台灣人民自決意識」之目的,對中國併吞台灣之進程只有加乘效果。
對此FACEBOOK「許慶雄の憲法私塾」表示:「對抗中國或say no to China」是建立國家之後的事,等台灣變成一個獨立國家後,才會開始出現台灣對抗中國的態勢,否則現階段談對抗中國,完全與過去國民黨的定位一樣,與反攻大陸時期一樣,仍然是一個中國內部叛亂團體與合法政府的對抗狀態,是「一個中國」「漢賊不兩立」的對抗狀態。台灣的建國派若只是主張對抗中國,事實上與過去蔣介石的主張「漢賊不兩立」並無差別,也無法顯示出要獨立建國的主張與目的。如果自己對建國的認識不夠清楚,對建國的理念不夠正確、對建國的意志不夠堅定,不敢表達清楚,那又怎麼能寄望更多的台灣人民參與台灣的獨立建國運動?獨立建國運動又怎麼可能成功?」。
可見無論是台灣人民或是中華民國台灣當局,台灣現階段的狀況,實在無法和以色列或是其國家的條件相提並論。美國智庫《拜登的政策使台灣變得更脆弱》、《對台灣的啟示:以色列在戰時的社會韌性》等,攸關台灣未來前途的國際政治專論,其實是不正確的啓示,只會誤導台灣人民「維持現狀」,無法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的抬頭」,將使台灣人民只會停滯在一個中國之下,對抗北京中央政府的現狀,永遠不可能邁向建立新而獨立的國家。
總之,「正確的認知」才能符合「正當性、合法性」原則,此乃民主程序選舉關鍵前提,而不是只有贏得選票與選舉(不具法理意義程序不計成果理所當然)。至今未見賴清德,以及所有立法委員候選人,向所有台灣人民傳達:「為何必需廢棄中華民國的原因與維持現狀的危險」等政見主張,對此相信民主國家陣營早已有觀察和對策,將台灣做為和社會主義霸權中國談判之籌碼可想而知。簡言之,台灣成為「第二個香港」的日子愈來愈近,相信有不少台灣人至今仍然無法得知,為何中華民國台灣人,竟然自動要成為中國自由地區台灣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