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白浪」還是「番啊」?

你是「白浪」還是「番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旅行最大收穫就是認識不同的人,客人,閔人,外省人和原住民。


如果你曾在生氣的時候對別人說過,你是番啊喔!相信你一定是閩人,在追逐歷史過程中,才知道口頭的這句話和台灣以前歷史的生番和熟番有關係,是對原住民很不禮貌的稱呼。


那天,旅行中和5位眼睛大大的國小小男孩們聊天,我猜想,也禮貌性的問說,你們是原住民嗎?是的,2位中排,2位南排,1位阿美族,原來排灣族也分中排和南排啊,這是小小孩們對自己身份上的認知。


他們很直覺且立即性的問我說,你是「白浪」嗎?


什麼?!我大概可以猜出意思?這猶如閩人在說你們是番阿啊嗎?是不禮貌的,但我笑了,再次做了確認。他們解釋,就是指閩南人,我說那麼外省人也是白浪嗎?考倒他們了,或許對他們他說,不是原住民的人都是白浪,而且他們糾正我要發音一聲,不是四聲。


原來我是白浪!原來他們是番啊!


都在生在、長在台灣,但是我們的確不屬同種人,即使是年紀這樣小的孩子們,都有身份上的認知不同。


在梧棲,外省人的聚落,吃著外省饅頭和餃子,他們人很斯文。在屏東內埔,客家人聚落,吃著重油的客家粄條,他們不熱情,但卻有真實關心。在台東,原住民的聚落,吃著原住民烤肉,他們很大聲很直接,家家戶戶都群聚著,是在喝酒嗎?是的,這是他們生活日常。


在不同地方生活,也發現原住民的國語真的很不道地,不管老小,每個人都很自然地一直在「到底~餒」,而客家人台語也很不道地,都有個說不上來的奇怪腔調,更別說我們閩人的台灣ㄍㄡˊ語。


在不同地方生活,更發現台中的爽文路,爽文國中,紀念著林爽文的同時,在台灣各地卻有著因林爽文事件而犧牲的義士,為之所蓋的義民廟、褒忠祠,這些不勝枚舉,同屬於台灣一塊土地,你懷念的人,卻可能是我痛惡之人,會矛盾衝突嗎?不會,因為彼此有了包容。


旅行,看到不同,也學會包容不同,欣賞不同,內心多了份理解,也可以更有愛,就像屏東各鄉鎮的公園,多取名「~~共融公園」。也的確,當不同多了,大家也就沒有什麼不一樣了,彼此共融了。

avatar-img
狐狸看世界
20會員
141內容數
不要只是「過人的生活」, 要懂得當「過生活的人」。 總念想這句話,提醒自己不要周而復始過生活,要嘗試轉變過更有滋味生活,當更有情感的人。 轉變過程難免有很多的不堅定,和自我懷疑,所以透過寫作過程記錄自己心情,和生活轉變的歷程外,更是一種自我的對話。 轉變2023.01.01開始,至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狐狸看世界 的其他內容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露友突然走過來問了我這句話?當下的我也反應不過來有什麼地方需要克服的,雖然聊了很久的天,總感覺他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然而,現在我似乎明白了些什麼。 我想不管是怎樣旅行,每個人要克服的就是「自己的害怕」。 是的,每個人所害怕的點實在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有誰沒到過恆春墾丁呢?以前和同學旅行,和同事員工旅遊,和家人同行遊玩,玩過馬路兩旁店家的卡丁車,騎馬,滑草,還有墾丁海上遊樂設備,半潛艇,墾丁國家公園,墾丁大街都是必玩必逛的。 即使到訪多次,去年這時的車宿環島,恆春墾丁還是重點旅行之一,但那時是有
你從哪裡來?好難回答喔! 我:我從台中來。 露友:哇,一個人從台中騎車來墾丁,要騎多久啊。 我:欸,不是,我從台中騎到雲林住一個月,又騎到屏東住一個月,所以我是從屏東騎來的。 露友::哇,好厲害喔! 都不知道原來我這麼厲害啊!但怎麼樣才叫做厲害呢?是因為做與身份不匹配的事情嗎?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第四個落腳處來到了恆春半島,有別於上次來這兒的目的,是為了追尋歷史,那時滿滿的悸動,那求新求知的急需迫切,即使踏尋恆春各個角落,也想找每個相關的蛛絲馬跡,即使獨自走入小徑也要親見百年古墓,即使踏遍深山溪谷,也想親自拜見每個歷史人物的後裔。 相隔不
旅行總是從不適應到了解到喜歡 再過沒幾天即將離開屏東平原,前往下個落腳點了。還記得第一天到這兒,內心想著「蛤,要住這裡哦」,到現在喜歡上這裡,從原本的不習慣,到現在一切都變得那麼熟悉,我知道我之後一定會捨不得這裡的。 記起那天,我半夜疲憊的從雲林騎機車到屏東,從黑夜騎到了白天,整整12小時,來到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以前都開車旅遊,高速公路必是首選路徑,出發前導航設定好,然後就無腦的聽從指令直直開就好,高雄市再繼續開,就是屏東市,但long stay後才知屏東市不在南邊啊,而是在高雄市的右邊,兩地僅僅隔著高屏溪而已,真是科技讓人方便,卻也蒙蔽了雙眼,讓人分不清東南西北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露友突然走過來問了我這句話?當下的我也反應不過來有什麼地方需要克服的,雖然聊了很久的天,總感覺他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然而,現在我似乎明白了些什麼。 我想不管是怎樣旅行,每個人要克服的就是「自己的害怕」。 是的,每個人所害怕的點實在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有誰沒到過恆春墾丁呢?以前和同學旅行,和同事員工旅遊,和家人同行遊玩,玩過馬路兩旁店家的卡丁車,騎馬,滑草,還有墾丁海上遊樂設備,半潛艇,墾丁國家公園,墾丁大街都是必玩必逛的。 即使到訪多次,去年這時的車宿環島,恆春墾丁還是重點旅行之一,但那時是有
你從哪裡來?好難回答喔! 我:我從台中來。 露友:哇,一個人從台中騎車來墾丁,要騎多久啊。 我:欸,不是,我從台中騎到雲林住一個月,又騎到屏東住一個月,所以我是從屏東騎來的。 露友::哇,好厲害喔! 都不知道原來我這麼厲害啊!但怎麼樣才叫做厲害呢?是因為做與身份不匹配的事情嗎?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第四個落腳處來到了恆春半島,有別於上次來這兒的目的,是為了追尋歷史,那時滿滿的悸動,那求新求知的急需迫切,即使踏尋恆春各個角落,也想找每個相關的蛛絲馬跡,即使獨自走入小徑也要親見百年古墓,即使踏遍深山溪谷,也想親自拜見每個歷史人物的後裔。 相隔不
旅行總是從不適應到了解到喜歡 再過沒幾天即將離開屏東平原,前往下個落腳點了。還記得第一天到這兒,內心想著「蛤,要住這裡哦」,到現在喜歡上這裡,從原本的不習慣,到現在一切都變得那麼熟悉,我知道我之後一定會捨不得這裡的。 記起那天,我半夜疲憊的從雲林騎機車到屏東,從黑夜騎到了白天,整整12小時,來到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以前都開車旅遊,高速公路必是首選路徑,出發前導航設定好,然後就無腦的聽從指令直直開就好,高雄市再繼續開,就是屏東市,但long stay後才知屏東市不在南邊啊,而是在高雄市的右邊,兩地僅僅隔著高屏溪而已,真是科技讓人方便,卻也蒙蔽了雙眼,讓人分不清東南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