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讚嘆一下羅胖的舞台魅力,真帥!(但放一張他人這麼小的圖片😆)
今年的演講內容沒讓我覺得滿滿金句的感覺,而是一種,對!我也發現這個,謝謝羅胖團隊幫我下結論。
我想到的觀點跟羅胖講演內容有些出入,借他的PPT,幫我的觀察做個紀錄。
以為碰到的都是好事居多所以稱為樂觀者,其實大家碰到的事情都差不多,只是在於心態的差異,倒楣事情來臨時,樂觀者就當做看廣告,短短一齣過了就過了,悲觀者就當作是看連續劇,明明早就完結篇,卻還不斷回味在內心加戲碼。
去年很常聽見一句話:問出問題的同時答案也已經發生了。
有了這個思維,對於自己要提問前多幾步的思考,一半以上的問題,一步步的對焦問題點的根源,答案也慢慢浮現了,其實也省下許多時間去找答案。
朋友圈來自各行各業,說說行內的平常事(陳年的往事、循環的抱怨,不列入平常事),交流後把這些優點運用在自己的工作上。『活用』的機會非常大,因為是朋友圈,除了工作外我們有其餘部分的重疊處(就讀學校、興趣、思考模式、價值觀...),只要稍加變化即可使用。
AI來了,你焦慮嗎?擔心被取代嗎?羅胖明確點出咱們跟AI不同的是血肉之軀,咱們可以為後果承擔責任。
當然,若不能為自己負責,其實你就是機器人,被AI取代是早晚的事情。
我在實行簡單生活,非必需品盡量不購買,所以常常必須一物多用,除了激發自己的創意,避免東西太多的雜亂感,一物多用的次數多了,這物品也會散發出他的魅力,如同亞歷山大說:建築物被多元化,也會越來越美。真的這樣。
對,煩悶時,穿上鞋到附近的步道走走,大自然無條件接受你的來訪,他們能細心傾聽你的苦悶,而且不用說出口,他們就能聽見,投入自然的懷抱換得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