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

含有「勞工」共 61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醫療院所停業/休診/檢診,勞工沒有上班,雇主究竟還要不要照常給薪呢? 醫師出國、合作醫師拆夥少了人看診、裝潢休診、醫師本人生病停業一天等等,診所沒開門的理由一籮筐,護理人員與行政櫃臺被通知不用上班時,薪水權益何去何從?難道醫生片面叫我不上班, 我,就只能喝西北風? 讓我們一起看看勞動部解釋怎麼說?
Thumbnail
本文探討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4款關於「違反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情節重大者」得解僱勞工的規定,說明其適用條件嚴格,需符合最後手段原則及客觀認定情節重大,並透過法院案例分析,闡述實務上認定標準之困難及爭議,提醒僱主避免輕率解僱,建議優先採取合意資遣等方式。
Thumbnail
本文透過比較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之制度特性,以分析兩者之制度差異如何增強社會保險之風險與不確定性,並強調精算報告作為警示工具而非精確結算之概念,同時,於最後提出社會保險所面臨之制度缺陷,以利後續對其進行國際比較與改革分析。
清晨的公車站,顯示牌閃爍著「班次取消」;醫院病房空著,卻沒有足夠的人來照護。這些不是科幻場景,而是《大缺工》描繪的未來日常。日本 2040 年將短少 1,100 萬名勞動人口,台灣同樣無法倖免。面對缺工,我們該如何抉擇?
Thumbnail
一、前言故事 小美在一間公司服務超過 25 年,月薪實領 6 萬元,但公司卻只幫她以 4 萬元申報勞保與提繳勞退。當時她覺得沒什麼,反正實領金額比較高,日子還是能過。直到快退休時,她才驚覺:自己的勞保老年年金比同事少了幾千元,勞退專戶的累積金額也大幅縮水。這代表她退休後每個月少領一大筆錢,終身都受
Thumbnail
在職場上,勞工和雇主發生爭議時,往往會進入「勞資爭議調解」程序。這時候,一個常見的問題是:在調解進行中,公司還能不能把勞工調到別的工作地點?這樣會不會算是「不利勞工行為」呢? 案例背景 在民國83年,一家客運公司發生了這樣的情況: 公司在9月16日下令,把一位員工陳先生從「三峽站」調到「板橋
今天要大家分享的是,對勞工、雇主都非常重要的「資遣」議題。 締結了勞動契約,總有終止的一天。能不能好聚好散,就看這一關了。 一個資遣事件,會牽動非常多勞動權益,而這也是筆者實務法令諮詢上,名列前茅被詢問的議題。 今天系列文之一,要快速帶大家瀏覽一下資遣規範的「架構」,至於細項規範,之後再逐篇討論囉!
Thumbnail
面對無薪假,減薪。除了兼職外,我們還能有其他收入來源嗎(比方說政府政府補助)?還有,面對無薪假,我們該注意哪些事 or 如何面對?...
Thumbnail
很多勞工朋友都有這樣的經驗:主管問「休息日可不可以來幫忙加班?」一時答應了,但到當天突然有事不能去,到底算不算曠職? 一、休息日 ≠ 想來就來根據《勞基法》第 36 條,勞工每七日應有兩日休息,其中一日是「例假」,一日是「休息日」。 .例假:一定要休息,不能叫你加班。 .休息日:原則上休息,但
新聞真假? 《勞工保險條例》第 6 條(強制加保) 年滿十五歲以上,六十五歲以下之左列勞工,應以其雇主或所屬團體或所屬機構為投保單位,全部參加勞工保險為被保險人: 一、受僱於僱用勞工五人以上之公、民營工廠、礦場、鹽場、農場、牧場、林場、茶場之產業勞工及交通、公用事業之員工。 二、受僱於僱用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6 天前
有點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