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6/25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目標

    這幾年養成每一年重新檢視自己人生目標的習慣,而後往下規劃年目標、月目標,進而到日目標,然後一年檢視一次,再做調整。

    當然從小到大我們都會寫所謂的新年新希望,然後往往沒多久就破功,但今年我檢視了一下自己去年寫的事,9成以上都完成了,其實有些意外,因為去年寫完後,就鮮少再拿出來看(當然積極一點應該是要一段時間就對照一次),但令人意外的是,即使如此,完成度還是蠻高的,且重新檢視目標,大方向也沒有太大的變動,只有微調,所以大概確定這個方法蠻適合我的,也是走在對的方向上,所以好像可以分享一下自己在訂目標上,改變最多的三點心得:



    1. 要做事之前先了解自己要什麼:

    大家很常說,訂目標時可以先想像一個你想要的生活模式或範本,然後在以此為目標前進。


    但過去我最常遇到的問題是,你想要的生活,可能會隨著你的成長、視野的提升,或是喜好的變化而改變,你以為你想要的,後來不想要了;原本你相信的,後來破滅了,就開始迷惘,找不到方向,再次陷入動彈不得的情況。


    所以如何清楚的知道「我要什麼」呢?


    去年看了《與成功有約》這本書,裡頭提到成功人士的七個習慣(在此不一一列舉,很推薦大家一讀),其中一個是「以終為始」,這裡的終,指得是生命的終點,所以你想要怎麼活,先要想想死後想留下什麼?


    你希望在你的葬禮上,他們懷念的是你的大房子?還是名車?還是跟你相處的一段時光?或是你為他們帶來的意義呢?

    人生最後想留給別人的印象是什麼就是你的人生目標


    再來更困難的一點是,在這個人生目標中,家庭、金錢、物質、娛樂、健康,全方面都要兼顧,#透過犧牲某一個區塊獲得的就不是真正的成功!


    這點顛覆了我原本的認知,我原本總以為得在它們之中做抉擇,好像必須犧牲某些部分來證明喜歡的事情有多重要,所以總覺得執行起來多少有點遺憾,顧了工作,忽略了家庭,犧牲了健康;忙著照顧家人,可能要放棄職場,甚至友情疏遠,但,其實你可以都要。


    這時候你怎麼定義成功就變得很重要。


    每個人對於各個項目的需求都不同,有些人認為每天回家吃飯才算是顧好家庭,有些人認為只要當對方需要的時候我都要在⋯⋯沒有對錯,只有選擇。


    於是我開始在我的人生目標上分類,寫下了婚姻,家庭(原生),工作,健康(心理與生理),各自分別寫下了長中短期的目標,長期就是當這個項目達到此狀態時,就是我定義的成功;中期預定是3~5年希望做到的;短期則是1年內的目標。


    當這些定義清楚後,要往下規劃更細節的年目標、月目標,甚至到日目標就變得容易多了,有了核心思想,在每一次做選擇時做抉擇的速度就可以變得更快,更果斷。


    最棒的是,當你又感到迷惘時,再回來看一看,馬上可以提醒自己到底為何而做。


    1. 遵守原則但保持開放與彈性:

    訂目標容易失敗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當我無法照著計畫走的時候,很容易產生挫敗感,進而產生自我懷疑,甚至自我厭惡。


    但是訂目標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考驗或懲罰自己,而是為了自我實現,為了能夠讓自己擁有一個無悔的人生。


    所以現在訂完目標後,一邊執行的同時,我也會檢視自己的做事習慣和生理心理的狀態,例如說發現自己同時做超過多少事的時候,專注力或表現就會下降,或是情緒的暴風雨可能會週期性的發生,當我低潮的時候,我該如何調整我的工作,盡量降低情緒造成的影響。


    除此之外,人生也有可能發生各種意外,例如原本我設定每週要運動三次,但去年不小心手骨折後就完全無法如常進行,此時就根據新的狀況規劃臨時動議即可。


    這些對自己的「容錯」,讓我越來越不害怕挑戰,當我發現自己開始偏離目標時,我不再第一時間責怪自己,而是開始思考問題出在哪裡?我可以如何去解決問題?慢慢地,當我越來越了解自己的時候,這些問題就越來越無法影響我,或是就算發生,我也可以用最短的速度調適回來。


    然後每年檢視一次目標,若有必要就做調整,這樣就能確定是否一直走在想要的路上。


    尤其是長期、中期目標,給自己一段時間去嘗試和累積很重要,如果一直變動,又會變成無頭蒼蠅瞎忙。


    如果發現每一次的改動幅度很大,可能你還不夠了解自己,或是目標訂的不夠精確,沒關係,每年給自己一個重新思考的機會,就會越來越清晰。


    1. 事情有輕重緩急心理上的界線也是


    我們都知道事情有重要的先後順序,但更重要的,不是每件事都需要做!


    以前很容易會覺得,欸別人需要我,那我就做,或是這個我好像可以做,就做看看,悶著頭瞎忙一場後發現都是零散的碎片,明明花了很多時間,卻沒有什麼累積。


    人也是,過往當別人給我意見時,我總想盡量滿足每一個人的想法,就算自己覺得委屈,不能做到時,還會覺得很抱歉,但是,有些人根本就只是隨口說說,或是他就單純只是想要控制你。


    所以現在當一件事情或是想法進來時,我不再急著排序,而是先釐清這到底是「別人覺得」,還是「自己想要」?而後再從這中分出喜歡還是不喜歡,想要或必要,再進一步往下分成可完成不可完成,將來或許,或當作單純的參考資料,甚至就直接捨去吧!

    這部份我把一個既有的表格(詳見圖,它的原型出自《搞定》一書),結合了一些個人的想法,寫成更適用於我去做分類,剛開始想做這樣嘗試的人可以搭配練習使用看看(不懂可以再問我)。



    -

    以上三點,是過去和現在的我在訂目標和安排計劃上做最多的改變。發現很多事跟人根本就可以直接略過,人生因而整個清爽不少(真的是不要什麼都往自己身上背耶,而且人家也不會因此感謝你)。


    P.S 我現在也不買固定的筆記本了,全部用這個可以自己排頁數的活性資料夾,可以方便整理想法,寫錯還可以直接丟掉,超好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