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都獨一無二的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長大了呢?

其實從小我就不太介意年齡這件事,我一直覺得,不管是幾歲,都跟18歲一樣,是人生中的唯一一次,我只在乎每一年,是否有完成一些值得讓自己紀念的事。

但是過了30,發現身邊的人比我對於年紀還感到敏感。

「你已經30了,再不趕快結婚生小孩就要變高齡產婦了!」

「你已經30了,要穩重一點,要一直玩到什麼時候?」

「你已經沒有時間和機會再犯錯了!」

在球場上,不知不覺,當大家問起你的年紀時,他們會感到驚訝,然後語帶安慰地說:「不會啦,你看起來完全不是這個年紀!我還以為你更年輕!」

在那些時候,我才會突然意識到,啊,原來我該長大了嗎?

在我心裡我仍然一樣,從來沒變過,改變的只有我的容貌,和悄悄溜走的時間。

-

我的確慢慢受到了影響,心裡常常浮現「我應該」三個字,開始自我審查,這樣做應該嗎?那樣做適合嗎?漸漸地感到越來越窒息。

儘管我知道我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但我卻拿他們的標準來約束自己。

這個社會一直有意無意地暗示著我們,每個年紀應該有的樣子和可以做到的事。

我不禁懷疑,到底人們是到那個年紀而有了限制?還是被眾人的目光給限制住了。

回頭想想,自己似乎也很常掉進這種年齡的迷思裡。

之前去美國工作時,認識了幾位6、70歲的長輩,一個每天早起慢跑蹓狗,還有個帥氣的小男友;一個每天早上晨泳,可以開13、14小時的車去找兒子度假;還有個白髮蒼蒼,手腳都已經不太靈活,一直抖動的奶奶,卻還來報名工作坊學習,那時也覺得他們好厲害,但對他們來說卻是如此的理所當然,他們沒有把自己當長輩,對生活仍保有熱情與好奇心,有許許多多想要完成的事。

-

到了35歲,不得不承認,的確身體的恢復速度,沒有以前那麼快了,體力也沒有過去的好,那種慢慢衰退的感覺,的確是會讓人感覺沮喪和不舒服。

但是,我們並不是隔天醒來,就突然80、90歲呀!為什麼還沒變老,我們就要先宣判自己的身體死刑呢?

與其每天想著「啊,我變老了怎麼辦?」,不如去想今天的自己想完成什麼呢?

畢竟當我們80、90歲回頭來看的時候,35歲還是個孩子呀!

幸運的是,後來認識了能接受真實的我所有一切的他,幫助我拿掉那些「我應該」的枷鎖,不斷地鼓勵我,相信我做得到。

慢慢學會不用每種建議都接收,而是去區分出哪些是自己的渴望,哪些則看似對你的期待,其實藏著的是他的恐懼,儘管你沒有符合他的期待,那也不是你的錯。


現在的我也重新愛上,每一年都獨一無二的自己。

avatar-img
10會員
52內容數
嗨,這裡是「隔壁的桌子」,我是桌長10。就像你偶爾在吵雜的餐廳之中,隱隱約約地聽到隔壁桌在聊天,某些話讓你產生共鳴,也許捧腹大笑,也許深受啟發,但說的正確與否,其實也與他人無關。 我和朋友們會在這裡聊聊影響我們人生的大小事,如果正好對你有幫助,那就太好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隔壁的桌子 的其他內容
這禮拜回診時,醫生說媽媽如果喉嚨不痛,可以喝點流質的東西,也可以喝水;營養師說媽媽抽血看起來有點缺鉀,可以每天打一碗新鮮果汁來喝,什麼果汁都可以。 手術完就開始被禁食、禁喝水的媽媽,聽完這番話後,表面看起來平靜,但中午帶她買了五蔬果果汁,她呼嚕呼嚕一下子就喝個精光;當天化療打完,還加碼了一杯木瓜香
聖誕前夕再次住進醫院,看見熟悉的護理師面孔,有種奇怪的安心感,不一樣的是每個人頭上多了一些應景的裝飾,有的是雪人,有的是聖誕樹,有的是耳朵,入住還送聖誕口罩,令人莞爾; 儘管病房的味道不管過了多久都很難習慣,混雜著消毒水和霉味,但可能入住的時候是中午,窗外的陽光灑進房間,還不算太討厭。 - 這
過去,我大部分的人生,都只要思考一個問題,就是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我相信人來到這個世界,一定有某種屬於自己的使命要去完成。 我知道我很幸運,我的父母給我了全部的自由,讓我盡情的去嘗試(雖然中途還是會碎碎念,妳要不要去考個公務員⋯⋯。) 媽媽總說,小時候她們沒有這種環境跟資源,從小家裡就負債的她
我沒有特定的信仰,應該說我相信有靈,但我不知道祂的名字、樣貌是什麼。 家裡的祭祀方式是道教,不過媽媽現在學佛,有段時間也會上教會,我記得曾問媽媽,所以妳的信仰究竟是什麼,她說,她相信一切與人為善的事。 媽媽生病後,有很多朋友主動用他們的信仰、方式,來幫媽媽祈福、助念,從禱告、通靈、算命、塔羅、符
陪老媽進醫院做全身檢查時,我們入住了健保補助的三人病房。 我們睡在正中間的床位,靠近窗邊的是一位做完氣切手術的病人,每三、四個小時就要抽痰一次,聲音非常大,儀器也離我的椅子很近,每次護理師來為他抽痰的時候,總會踢到幾次椅腳。 陪伴他的是一位看起來不過高中年紀的妹妹,雖然總是低著頭滑手機,但也不時
今天跟朋友聊到,媽媽常常發生什麼事都不跟我們說,或是最後才讓我們知道,包含這次生病也是。 「她都說不用我們擔心,為什麼她都不告訴我們,雖然她表現得很樂觀,總是說著沒事⋯⋯。」我有點沮喪地說。 「其實長輩不是不想要,只是不知道怎麼表達他的需求,沒有人教他們怎麼做,可能堅強習慣了,或是不知道自己其實
這禮拜回診時,醫生說媽媽如果喉嚨不痛,可以喝點流質的東西,也可以喝水;營養師說媽媽抽血看起來有點缺鉀,可以每天打一碗新鮮果汁來喝,什麼果汁都可以。 手術完就開始被禁食、禁喝水的媽媽,聽完這番話後,表面看起來平靜,但中午帶她買了五蔬果果汁,她呼嚕呼嚕一下子就喝個精光;當天化療打完,還加碼了一杯木瓜香
聖誕前夕再次住進醫院,看見熟悉的護理師面孔,有種奇怪的安心感,不一樣的是每個人頭上多了一些應景的裝飾,有的是雪人,有的是聖誕樹,有的是耳朵,入住還送聖誕口罩,令人莞爾; 儘管病房的味道不管過了多久都很難習慣,混雜著消毒水和霉味,但可能入住的時候是中午,窗外的陽光灑進房間,還不算太討厭。 - 這
過去,我大部分的人生,都只要思考一個問題,就是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我相信人來到這個世界,一定有某種屬於自己的使命要去完成。 我知道我很幸運,我的父母給我了全部的自由,讓我盡情的去嘗試(雖然中途還是會碎碎念,妳要不要去考個公務員⋯⋯。) 媽媽總說,小時候她們沒有這種環境跟資源,從小家裡就負債的她
我沒有特定的信仰,應該說我相信有靈,但我不知道祂的名字、樣貌是什麼。 家裡的祭祀方式是道教,不過媽媽現在學佛,有段時間也會上教會,我記得曾問媽媽,所以妳的信仰究竟是什麼,她說,她相信一切與人為善的事。 媽媽生病後,有很多朋友主動用他們的信仰、方式,來幫媽媽祈福、助念,從禱告、通靈、算命、塔羅、符
陪老媽進醫院做全身檢查時,我們入住了健保補助的三人病房。 我們睡在正中間的床位,靠近窗邊的是一位做完氣切手術的病人,每三、四個小時就要抽痰一次,聲音非常大,儀器也離我的椅子很近,每次護理師來為他抽痰的時候,總會踢到幾次椅腳。 陪伴他的是一位看起來不過高中年紀的妹妹,雖然總是低著頭滑手機,但也不時
今天跟朋友聊到,媽媽常常發生什麼事都不跟我們說,或是最後才讓我們知道,包含這次生病也是。 「她都說不用我們擔心,為什麼她都不告訴我們,雖然她表現得很樂觀,總是說著沒事⋯⋯。」我有點沮喪地說。 「其實長輩不是不想要,只是不知道怎麼表達他的需求,沒有人教他們怎麼做,可能堅強習慣了,或是不知道自己其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生的第二個十年的一些想法,關於自我反思及心態成熟
隨著年齡增長 其實我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定義我自己 到底是要隨著過去的習慣生成自我? 還是依既定的年齡展現成熟的態度? 但成熟又是什麼呢? 所以有一段時間、好長的一段時間 我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也沒有了自己的想法 更失去了自己的特質 刻意地和人群分開 把自己的生活排滿 不再跟過去的人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老齡化社會 根據UN的定義,6
Thumbnail
在二十一歲許下生日願望的時候,莉阿姨說:“一眨眼就會三十了。” 言下之意就是要我趕緊找個男朋友。我想九年時間會那麼快到嗎?啊,不知道未來的九年,我會遇到什麼人和事呢?嗯,我還活著嗎?我會不會在不一樣的時空呢?
Thumbnail
每一年,我們的年齡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增長,但這個數字並不能完全代表我們已經成為了一位真正的大人。那麼,究竟大人的模樣又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而我的經歷令我成長,你的父母、你的寵物、每一個遇到的人、每一份工作、每一個上司等等等等,都可以是你的成長對象。但到底什麼是成長? 我們已經一天一天地長大,那不就是成長中? 事實並不如此的,有很多人在年齡上,已經是中年甚至老年,但他們的行為、思想仍停留在小朋友階段,不是說他們的
成為大人,仿如一場在迷霧中穿行的冒險。既看不清,又難以捉摸 。此時此刻的我漸漸體會到,或許我正在朝著真正的成熟邁進,但究竟是何種風景構成了「真正的大人」呢?從未成年到成年的轉變中,我們應該如何微調內心和思緒呢? 儘管法定成年年齡被訂為十八歲,然而這不意味著我們在十七歲到十八歲的一夜之間,說句「
Thumbnail
在這說老不老、說年輕不年輕的年紀, 眼看身邊越來越好友相繼結婚,甚至有人已體會當媽媽的生活! 仔細回想「三十」這個年紀對我來說意義是什麼? 我想,『是獲得心靈上的自由』。 對於不認同的言論勇敢說不。 對於不適合的情人勇敢放棄。 對於從沒嘗試過的穿搭風格勇於接受。 對於自己的失誤勇於承認
Thumbnail
一個人從小到大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改變,例如,16/17歲那一年的青春期蛻變,身上的性特徵變得明顯,我們必須要去適應自己蛻變成小大人後身體的不自在感;還有後來可能要隻身一人到外地求學,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克服許多生活上的難題:租房子、開伙、房間叫修、小病的自我照顧…...
四十的時候,不覺得自己中年了。 不惑的能力似懂非懂的增加,但是就是那樣。 也沒什麼特別啊~(當時的我這樣想) 一天天過去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想著當時單身的自己,老年生活要怎麼安排? 四十一的時候,遇到了像神通一般的戀情,說了沒人理解、自己也無法理解的那種狀況, 什麼是不是前世認識啦?為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生的第二個十年的一些想法,關於自我反思及心態成熟
隨著年齡增長 其實我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定義我自己 到底是要隨著過去的習慣生成自我? 還是依既定的年齡展現成熟的態度? 但成熟又是什麼呢? 所以有一段時間、好長的一段時間 我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也沒有了自己的想法 更失去了自己的特質 刻意地和人群分開 把自己的生活排滿 不再跟過去的人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老齡化社會 根據UN的定義,6
Thumbnail
在二十一歲許下生日願望的時候,莉阿姨說:“一眨眼就會三十了。” 言下之意就是要我趕緊找個男朋友。我想九年時間會那麼快到嗎?啊,不知道未來的九年,我會遇到什麼人和事呢?嗯,我還活著嗎?我會不會在不一樣的時空呢?
Thumbnail
每一年,我們的年齡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增長,但這個數字並不能完全代表我們已經成為了一位真正的大人。那麼,究竟大人的模樣又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而我的經歷令我成長,你的父母、你的寵物、每一個遇到的人、每一份工作、每一個上司等等等等,都可以是你的成長對象。但到底什麼是成長? 我們已經一天一天地長大,那不就是成長中? 事實並不如此的,有很多人在年齡上,已經是中年甚至老年,但他們的行為、思想仍停留在小朋友階段,不是說他們的
成為大人,仿如一場在迷霧中穿行的冒險。既看不清,又難以捉摸 。此時此刻的我漸漸體會到,或許我正在朝著真正的成熟邁進,但究竟是何種風景構成了「真正的大人」呢?從未成年到成年的轉變中,我們應該如何微調內心和思緒呢? 儘管法定成年年齡被訂為十八歲,然而這不意味著我們在十七歲到十八歲的一夜之間,說句「
Thumbnail
在這說老不老、說年輕不年輕的年紀, 眼看身邊越來越好友相繼結婚,甚至有人已體會當媽媽的生活! 仔細回想「三十」這個年紀對我來說意義是什麼? 我想,『是獲得心靈上的自由』。 對於不認同的言論勇敢說不。 對於不適合的情人勇敢放棄。 對於從沒嘗試過的穿搭風格勇於接受。 對於自己的失誤勇於承認
Thumbnail
一個人從小到大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改變,例如,16/17歲那一年的青春期蛻變,身上的性特徵變得明顯,我們必須要去適應自己蛻變成小大人後身體的不自在感;還有後來可能要隻身一人到外地求學,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克服許多生活上的難題:租房子、開伙、房間叫修、小病的自我照顧…...
四十的時候,不覺得自己中年了。 不惑的能力似懂非懂的增加,但是就是那樣。 也沒什麼特別啊~(當時的我這樣想) 一天天過去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想著當時單身的自己,老年生活要怎麼安排? 四十一的時候,遇到了像神通一般的戀情,說了沒人理解、自己也無法理解的那種狀況, 什麼是不是前世認識啦?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