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靈氣(一)

遇見•靈氣(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我遇靈氣之間的緣份,嚴格說起來應該是在15年前,那是我身心靈的啟蒙導師,也是他教會了我宇宙法則的奧秘,可惜,我們終究是人,即使我們了解這些,但還是有自己的課題要過,他對台灣的教育環境失望,因此去到中國發展,最後我們還是斷了連絡。但值得慶幸的是,他所教授我的一切,至今仍然受用。

近期,身心靈課程蓬勃發展,這當中就包含靈氣療癒課程,包括臼井靈氣、天使靈氣、龍靈氣等等。但不管是什麼靈氣都好,大家始終都應該要有一個亙古不變的觀念,靈氣源自於宇宙間的生命能量,當我們與這個宇宙間基礎的生命能量呈現共振的狀態時,就能夠安頓身心,讓身心自我修復。很重要!所以劃紅線。

靈氣既然是源自於宇宙間的生命能量,那第一個發現它而去使用它的又是誰呢?回溯至1922年由日本的臼井甕男先生在鞍馬山上感悟而創立的身心能量技術,後來因緣際會下以「手当療癒」 的徒手療癒方式風行至全世界。 臼井甕男先生發現,當一個人在進入了「安心立命」的生命狀態後,發現在這個境界能夠維持身心的安定狀態,進而促進身體自我療癒能力的提升。

關於臼井甕男先生的介紹在文章裡我就不多做介紹,網路上文章及照片很多,大家可以自行去搜尋。這裡的重點是「安心立命」的生命狀態,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狀態,也應該是要每一個靈氣治療師或是導師,都應該具備的。

「安心立命」即是安身立命。這個可以在佛教及儒教得到解釋。而國家教育研究院的解釋是,「人力盡力,身體交給天命,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能保持平靜,不被迷惑,堅定地履行自己的天命」。所謂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這樣的狀態就不行。傳至西方後,便沒有所謂的「安心立命」,而是另外一種解釋,那就是『愛』與『平靜』。但不管是在東方還是西方,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要達到心境平和的狀態

重點再回到靈氣源自於宇宙間的生命能量,這裡的意思很簡單,我們身處的空間處處是能量,看的到的、看不到的,通通都是,因為我們也身處在這宇宙間啊!同理可證,我們自己本身就已經具備有使用靈氣的能力了。

raw-image

靈氣是一種利用自然能量來供應人類所欠缺的能量,加速自癒能力的方法。在這裡要特別的說明一下,靈氣只是一種輔助現代醫學的療法。人體本身就有自我修復的自癒能力,所以當我們在生病的時候,醫生都會囑咐要多休息,甚至會開出助眠或放鬆的藥物,讓身體充份得到休息,才能達到自癒的效果。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在看武俠劇的時候,不管是男主傷了還是女主傷了,對方都會利用內力為對方治療,被治療的那方就會奇蹟似的好的特別快,但傷口還是會在,只是沒那麼嚴重。靈氣就是這樣的作用,但與內力無關,因為靈氣沒有消耗殆盡的問題。一般情況,人體所損耗的能量,可以透過運動、飲食和大自然等途徑獲得補充,但若能量耗用過多,補充不及,便會引致身體、精神和心靈均產生不適,使人產生慢性疾病或亞健康狀態,這裡我稱為慢性疲勞綜合症。

靈氣的學習不分宗教、性別與國籍,更與通靈無關。文中我一直在提到身心兩個字,即是在說明,靈氣的學習與運用與通靈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通靈是指人與神靈之間的溝通,是一種超自然現象。但是靈氣可以幫助人們提高對靈性的認識和理解。

avatar-img
禾心的菜園
73會員
216內容數
相信所不相信的世界,凡事都有可能。「療癒是一生通往美好的旅程」旅程中每個人都會尋求適合自己方式去達到心靈平衡的目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禾心的菜園 的其他內容
在這個快速進步的時代,女性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她們意識到,無論生活如何波折,婚姻如何變遷,堅守三個核心價值—自由的選擇權、獨立的精神、以及內心的自信和力量—是至關重要的。 這三個價值不僅是女性積極生活的態度,也是她們對未來進行深刻洞察和智慧規劃的基石。這些價值如何幫助女性在各種情況
在追求靈性成長的道路上,我們常常面臨著如何將靈性實踐融入日常生活的挑戰。靈性不僅僅是冥想和瑜伽,它也可以是我們自己與家人、朋友和同事的互動,甚至是我們對待自己的方式。以下是我一些將靈性融入日常生活的建議: 意識練習:每天花一些時間來觀察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不是評判它們。這可以通過冥想、日記或僅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世界裡,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各種心理建議和法則。從社交媒體到自助書籍,無處不在的心理建議似乎都在告訴我們如何生活得更好。但是,並非所有的建議都是科學的,有些甚至可能對我們造成負面影響。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辨別和選擇那些真正有益於我們的心理法則呢?
在這個快速進步的時代,女性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她們意識到,無論生活如何波折,婚姻如何變遷,堅守三個核心價值—自由的選擇權、獨立的精神、以及內心的自信和力量—是至關重要的。 這三個價值不僅是女性積極生活的態度,也是她們對未來進行深刻洞察和智慧規劃的基石。這些價值如何幫助女性在各種情況
在追求靈性成長的道路上,我們常常面臨著如何將靈性實踐融入日常生活的挑戰。靈性不僅僅是冥想和瑜伽,它也可以是我們自己與家人、朋友和同事的互動,甚至是我們對待自己的方式。以下是我一些將靈性融入日常生活的建議: 意識練習:每天花一些時間來觀察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不是評判它們。這可以通過冥想、日記或僅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世界裡,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各種心理建議和法則。從社交媒體到自助書籍,無處不在的心理建議似乎都在告訴我們如何生活得更好。但是,並非所有的建議都是科學的,有些甚至可能對我們造成負面影響。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辨別和選擇那些真正有益於我們的心理法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