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故事 革卦六二 耶律楚材 阻屠城救百萬人
https://youtu.be/zYHMN-EJ1P4
六二:己日乃革之,征吉,無咎。
己:彎曲回環的絲繩,引伸記載、自己。
日:太陽。
乃:抛出繩索,引伸牽引。
革:整塊被剥落的獸皮,引伸皮革。
之:離開原地前往他方。
征:向城邑進發,引伸出征。
吉:以玉祭祀象徵吉祥。
無:跳舞祈求,引伸沒有。
咎:足踩人頂招來殺身之禍。
意思是自己有像太陽般的吸引力,離開原地前往他方改革,出征吉祥,不會招來殺身之禍。
金末元初耶律楚材的故事,可解爻義。
耶律楚材又作耶律楚才、移剌楚才(1190年7月24日—1244年6月20日),字晉卿,號湛然居士、玉泉老人。
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7月24日),耶律楚材生於燕京,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九世孫,東丹王耶律倍八世孫,金朝尚書右丞耶律履之子。
耶律履精通《易經》,耶律楚材出生時,耶律履已屆六十歲高齡,以「吾六十得此子,吾家千里駒也,他日必成偉器,且當為異國用」。
引用《左傳·襄公二十六年》,「雖楚有材,晉實用之」典故,為兒子命名為楚材,字晉卿。
明昌二年(1191年)六月,耶律履去世,耶律楚材時年兩歲,隨母楊氏定居義州弘政(錦州義縣)。
楊氏是金朝名士漢族楊曇之女,耶律楚材受到母親全面教育,十二歲入閭山顯州書院,十三歲學習詩書。
耶律楚材精通漢文化,博覽群書,能詩善文,天文、地理、律曆、術數、醫卜、釋道等學說無一不精。
耶律楚材從小受到儒家思想薰陶,理想是按照儒家學説治理天下。
泰和六年(1206年),根據金朝制度,宰相兒子能被賜予省掾之職,耶律楚材沒有到任。
耶律楚材參與科舉考試,金章宗詢問應試之人關於審案的多件事。
當時十七名應試者,只有耶律楚材的回答為優等,被徵召授予掾職,後任開州同知。
貞祐二年(1214年),金宣宗南遷至汴京,耶律楚材兄長耶律辨才、耶律善才均隨行。
耶律楚材留在中都,被留守燕京的丞相完顏承暉,任命為左右司員外郎。
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蒙古軍攻佔燕京,成吉思汗得知耶律楚材才華橫溢,派人向他詢問治國大計。
佛教宗師行秀(1166—1246年),號萬松老人。
1215年至1218年期間,耶律楚材在燕京報恩寺向行秀學佛,參禪三年,懂得「忘死生,外身世,毀譽不能動,哀樂不能入」道理,認可為佛門世俗弟子,法號「湛然居士」。
1218年夏天,成吉思汗於漠北草原召見耶律楚材,耶律楚材臨行前賦詩一首:英明的聖主來到了中原,禮賢下士徵召各類人才,我立志去建立豐功偉業,不能在南陽坐等皇叔來。
成吉思汗見耶律楚材身形長大,容貌雄偉,美髯宏聲,甚為讚賞,留在身邊為謀士。
成吉思汗信奉的薩滿教屬於多神教,重視占卜,耶律楚材擁有豐富易占知識,贏得成吉思汗尊重和信任。
耶律楚材蓄有長髯,成吉思汗稱其為「吾圖撒合理」(蒙古語:長髯人)。
成吉思汗十四年(1219年),耶律楚材隨成吉思汗西征,常曉以征伐、治國、安民之道,屢立奇功,備受器重,闢為左右員外郎。
成吉思汗十五年(1220年),撒馬爾罕被攻陷後,耶律楚材受命駐守在那裡管理屯田事務。
全真道首領丘處機應召,從萊州啟程赴西域覲見成吉思汗。
《元史》與耶律楚材墓誌銘都有記載,成吉思汗十九年(1224年),大軍駐紮在鐵門關(烏茲別克斯坦),侍衛發現一頭怪獸。
有鹿的身體、馬一樣的尾巴,全身綠色,頭上還長一隻獨角,能說人語,告訴成吉思汗的侍衛:「你們的君主應該早日班師回國。」,侍衛將此事報告成吉思汗。
耶律楚材說:這種怪獸叫做「角端」,一天能行一萬八千里,通曉各種語言,角端是惡殺之象,它的出現預示殺伐過多,這是上天對成吉思汗的警示,希望成吉思汗能夠順從天意,及早班師。
這樣才會有更多福澤,成吉思汗聽從耶律楚材勸告,下詔回國。
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6年),耶律楚材隨成吉思汗征西夏,耶律楚材不斷上諫言,禁止州郡官吏擅自徵發殺戮,貪暴之風稍斂。
在靈州戰場,將領搶奪金銀財寶,耶律楚材挑選書籍和很多中藥大黃,軍中後來發生疾病,只有大黃可以治愈,耶律楚材救活了幾萬人。
1227年8月25日,成吉思汗逝世前,指着耶律楚材叮囑繼承者:「此人是天賜我家,以後軍國庶政,都可以委託於他。」
成吉思汗逝世,終年六十六歲,成吉思汗遺命,由闊窩台正式繼承帝位,四子拖雷代理國政,是為元睿宗。
1229年,宗王貴族和大臣按照傳統,召開「忽里勒台」大會,會議開了四十天,仍然未決,耶律楚材勸拖雷助窩闊台登基。
1229年9月13日,推舉窩闊台為新一任大蒙古國皇帝,是為元太宗。
元太宗三年(1231年)農曆八月,始立中書省,以耶律楚材為中書令,期間推行各種改革及善政,被譽為「社稷之臣」。
耶律楚材向窩闊台汗陳說,「天下雖得之馬上,不可以馬上治」,治國之道以崇儒設科、興文治國。
蒙古軍攻破金都汴京,大將速不臺主張屠盡全城居民。
耶律楚材諫止說,國家興兵打仗,是為了得到土地和人民,得地無民,又有何用!
窩闊臺下令除完顏氏一族外,餘皆赦免,汴京一百四十七萬生靈得保全性命,蒙古軍自此不再屠城。
著名文學家元好問給耶律楚材寫信,請求保護中原儒士,給耶律楚材開列了一份五十四人名單,要求他重點保護。
耶律楚材多方尋求孔子後人,得五十一世孔元措,封為衍聖公,建孔子廟,以示推崇儒學,召耆宿碩儒進講東宮,「由是,文治興焉。」
元太宗九年(1237年),耶律楚材得到窩闊台同意,實行「戊戌選試」。
通過派官員到各地考試的辦法選取儒士,中選者四千零三十人,這些儒士安置在各地政府參加議事。
耶律楚材又助元太宗窩闊臺定賦稅,分郡縣,籍戶口,理獄訟,別軍民,庶政略備,民稍蘇息。
耶律楚材秉公斷案,拘禁窩闊臺寵臣楊惟忠,窩闊臺大怒,把耶律楚材綁了起來,事後仔細想想,覺得不妥,忙傳旨釋放。
耶律楚材不肯解縛,執拗地讓窩闊臺就此事作出解釋,朝中群臣皆大驚失色,窩闊臺最終承認錯誤。
1241年12月11日,蒙古軍南下節節勝利時刻,窩闊台突然一病不起,死於外地行宮。
窩闊台第六后乃馬真氏召見耶律楚材,徵詢汗位繼承之事。
耶律楚材說:「此非外姓之臣所應過問,自有先帝遺詔,望能遵囑而行。」
乃馬真氏不從,自己臨朝稱制,耶律楚材一時難以制止,只得徐圖良策。
1244年6月20日(五月十四日),耶律楚材因病悲憤以終,享年五十五歲。
消息傳出,傾國悲哀,許多蒙古人都痛哭,如同失去自己親人,漢族士大夫流淚憑弔。
乃馬真后遵照耶律楚材遺願,將他的遺體運回燕京故里,安葬在耶律楚材生前非常眷戀,玉泉山下的甕山泊(昆明湖)之濱,與先於他去世的夫人合葬,為其建廟立像,儀式極為隆重。
耶律楚材兒子耶律鑄為元世祖時宰相,至順元年(1330年),元文宗贈經國議制寅亮佐運功臣,太師、上柱國,追封廣寧王,諡文正。
耶律楚材深研老莊之學,形成獨特文學思想傾向,文學成就在大蒙古國文人中有重大影響。
存世作品完整者有,《湛然居士文集》、《西遊錄》等,另有散見於《永樂大典》殘本、方誌,石刻、書法作品等文獻中的佚詩十四首,詞一首、佚文兩篇,僅存詩題者七首。
元朝被推翻後,明代初期,中原人民仇恨蒙古統治者,對元朝貴族官吏懷有強烈敵對情緒。
耶律楚材墓地遭到徹底破壞,祠堂被拆毀,墳墓被鏟平,祠堂供器被搗光,石人被推倒砸壞,明朝中期,耶律墓地已經荒沒難尋。
明代人沈德符記載,他的一位友人在京城外西山修造別墅,偶然發現一座墓冢,打開棺木後,其中有一個巨大頭顱骨,比常人要大許多,在附近掘出石碣,證實是耶律楚材墳墓,當時尚有石翁仲立於墓前。
明天啟七年(1627年)夏夜,許多螢火蟲聚集在耶律楚材墓前翁仲頭上閃閃有光。
當地居民出於迷信,駭然大嘩,說是石人兩眼在夜晚能夠發光,群起把那座石人的頭砸碎。
當晚,螢火蟲聚集在墳旁樹上,居民又起驚擾,把樹砍倒。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修建清漪園,在瓮山之陽挖地基時,發現埋在此處的耶律楚材棺木等物。
乾隆認為,元朝入主中原,將漢族置於自己統治之下,正與清朝進關統治全中國情況相類,因而對耶律楚材政績予以充分肯定,決定在原地重新修建祠堂,恢復墓地,以供後人瞻仰。
為避免皇家園林出現異族人墳塋,在墳墓西側修築一道圍牆,將耶律墳圈出園外,建祠堂三間,親題御詩、樹起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