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選擇權特別講座系列
快來跟選擇權策略大師 Steven 一起探究這個短線投機必學,長線投資絕對不能不知道,外面幾乎沒人教的『選擇權買方』起手式,用正確的觀念保護你最珍貴的投資。
風險交換實例與變化
情境:抄底後微幅反彈後快速下跌,盤整一週後才出現預期的強勢反彈。
讓我們延續上一講,繼續觀察風險交換實例中,抄底特斯拉後的風險變化。
還沒上過起手式到 Covered call 賣出後變化的同學,記得要去補課喔。
賣出 Put 之後的風險變化
還沒高興兩天,又開啟了跌跌不休模式,跌幅超過 3% 後執行了 ❹ 的二次抄底操作。
任何可能出錯的事終將出錯。(墨菲定律)
好吧...有沒有種感覺,錯的那個總是自己...😆,不過別擔心,有策略幫我們!
賣出 Put 之後,換來了更多的資金,就能得到下面這些好處:
- 大幅抵銷了買 Put 的成本,用來消除大部分虧損平流層的負值。
- 股價不需要漲到入場價就能開始獲利,勝率上升。
- 短期股價若是快速上漲,能看到策略價值快速恢復。
- 多了一個降低入股成本的機會。
- 策略可以運作直至合約到期。
好處雖多但風險可不簡單:
- ⭐失去保底的保護力。
- 下跌需要承擔的風險可能在跌幅擴大時增加。
- 短期的策略保護力下降。
失去保底的保護能力可不是小事,同時也是『擇價入場』的最大風險,因為交易的當下誰也無法知道,彼時到底是否真正的底。

不過話說回來,既然有信心入場抄底,當然要有決心貫徹到底,剛入場就放棄,那不就是再一次印證了散戶的必輸哲學,妥妥的被資本市場割韭菜!股價愈抄愈低,一直被市場測試信仰忠誠度的感覺絕不好受,不過還好當初入場時不算過於盲目,就算心中有些懊惱,但因為策略已經有安排,遠遠還不到傷心的時候!
失去保底的保護讓人有些心慌,但先前的講座已經給同學們分析過,即使最糟糕的情況發生導致合約被行權,持股成本反而因為正確的抄底操作而降低,不需增量就能降低成本的操作技巧,讓資金分配更有彈性,而降低入股成本意味著,只要公司基本成長力大致不變,不需等待過久時間就能重新看到獲利。
教給同學們的這種賣出合約抄底法,是比一般擇時擇價抄底更佳的選項,能有效製造出不止一種讓股價重新得到活力的機會,從統計上看,絕對能有效縮短住在高等套房的時間,間接的增加機會成本。
何況,老師還有一種專門針對那些對抄底心中沒底的人,精心開發的價差單抄底操作法,那是完美演繹了孫子兵法的選擇權策略經典實例,操作方式都教過同學,講座非常精彩,沒上的快去補課喔!
回到正題...
⭐賣出 Put 之後的真正風險在於資金配置!
人生就是不斷選擇的過程
當股價跌破『絕對停損點』時,同學們必須做出一個困難的決定:
- 資金留在場中,貫徹信仰,存股到世界末日!
- 資金離場,改變信仰,全部平倉認下虧損!
從這個操作實例來說,也就是當股價跌破 $190,假設來到 $180,這時該怎麼做!你的選擇是【1】還是【2】?
畢竟買了保險不是裝了防護罩,可以事後補救但不可能及時完美防禦,而為了資金的流動性,我們必須做出選擇,而這注定是個困難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