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生活仍有詩意的嚮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讀了一本書: 《觀察的藝術》(Rob Walker),讓我想要重啟荒廢(或說能力基本缺失)的觀察能力。這幾年深受眼疾所苦,甚至到了一個驚慌的地步:常常閉著眼睛學習適應黑暗無光的世界。

我的「悲劇小劇場」連帶也讓我意識到,這個世界有如此多值得我凝視並為之動容的景象,我不想懊悔自己一再錯過……於是當我看到這本書,就毫不猶豫地購買閱讀,畢竟行動也需要知識的累積和指引。另外,勞倫斯觀察力相當敏銳,常常是我的對照組,每次我們經過某地或初次見過某人,之後他偶然提到一些觀察細節,常常讓我驚駭莫名,懷疑當時我們是否處於同一時空,羨慕忌妒之心更是油然而生。

書名雖有藝術二字,本身是一系列的觀察練習:即「有意識或有目標性地觀看週遭事物」,然後透過花式變化累積出一種藝術視野和想像。看完書本最後一頁就想要起而效尤。而這些觀察練習基本上也是藝術學生養成訓練之一。想想,當我們用另一種眼光、心態、方法觀看事物,生活彷彿進入另一個全新的世界:一個「顏色可能跳脫出原來的概念、形狀可能隱藏許多嘲弄密碼」的世界。當然,觀察不止於視覺,聽覺,連嗅覺甚至觸覺都是身體觀察萬物的觸角。

舉個書中例子,當我們在一個極為熟悉的戶外遊蕩,周遭看似無奇的景觀,若我們嘗試在一片塊狀色帶中找出極為特別的顏色,也會給一個看似無奇的小散步帶來生活美學的小確幸。我覺得練眼力也挺好。

神造萬物並看為美好,為要讓我們和祂同享其中美善。生活本身並非處處花香鳥鳴,但不禁止我們去感受,並透過不同路徑去捕捉那些近在身旁的趣味和詩意。

今年,我給自己的目標也是如此。

avatar-img
89會員
44內容數
我喜愛寫作,希望在這個園地能和一些喜歡文字的格友交流。目前定居美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空虛、寂寞、靜默,所以我只能猜想、躊躇、泛起淚光。   
Thumbnail
一個人故事的發展過程中 總是會有許多出奇不易 在寫了這麼多文章與文字當中 充滿了 當時無助與悲歡心情中 適時盡情釋放這些 所謂負能量 無論好或壞 是時候 去找尋下一個窗口了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一條路可以走,眼前不是只有一種世界、一個觀點。
《未來預演》書籍的後半部,帶給我一些啟發 我是個很容易感受到無聊的人,而我相當害怕無聊這件事情 所以一直想去追求外在的刺激,追求更多新奇的體驗 但我昨天看完書後,突然有個想法 外在的事物其實都是顯示器的內容,一切唯心造 如果我不斷追求外在事物的變化,只是捨本逐末
許久沒寫作了,... 打開一看 像是曾經又像是未曾 好奇怪...像是不認識的自己 近年來我的生活極度充實,漸漸地少了一些寫作 又 當我正在想日後的方向時 忽略了原來隨心所慾地寫才是通往快樂的地方 或許是現實的錯 讓人怎麼能無憂無慮地生活著 可是長期活在現實的世界,卻又讓人忘了快樂的方法
Thumbnail
哈囉 大家 今天又要來開心聊聊天了~ 我最近開始在看榮格的書,先說一下,因為榮格很有名,畢竟他是心理學的權威,和「佛洛伊德」和「阿德勒」是心理學的三大先驅, 所以我也沒有什麼資格或足夠的知識量來分享或介紹他的學問,他的書其實也有點硬, 感覺哲學和心理學的書都蠻需要看兩遍以上,因為他們也
Thumbnail
【友達限定 #131】藝術對生活有幫助嗎?讓性、食物與執念變化成藝術與自己。#草間彌生 其實也像 #可憐的東西 |《布蘭達&維尼布得布説私密達》Video Podcast EP19 Video podcast片段:
Thumbnail
日本導演 荻上直子的第一本小說集,書中收錄了〈森男〉與〈一隻叫社長的貓〉兩部中篇小說。 〈森男〉,記述著一名迷戀縫紉與花裙子的男子的故事。〈一隻叫社長的貓〉,則是隻癌末的貓「社長」過世前幾個月的故事,一段能解讀貓咪心靈的失業男、為雙耳不對稱而自卑的女醫師與社長共同生活的日子。
Thumbnail
最近讀了一本書: 《觀察的藝術》(Rob Walker),讓我想要重啟荒廢(或說能力基本缺失)的觀察能力。這幾年深受眼疾所苦,甚至到了一個驚慌的地步:常常閉著眼睛學習適應黑暗無光的世界。 我的「悲劇小劇場」連帶也讓我意識到,這個世界有如此多值得我凝視並為之動容的景象,我不想懊悔自己一再錯過……於是
Thumbnail
空虛、寂寞、靜默,所以我只能猜想、躊躇、泛起淚光。   
Thumbnail
一個人故事的發展過程中 總是會有許多出奇不易 在寫了這麼多文章與文字當中 充滿了 當時無助與悲歡心情中 適時盡情釋放這些 所謂負能量 無論好或壞 是時候 去找尋下一個窗口了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一條路可以走,眼前不是只有一種世界、一個觀點。
《未來預演》書籍的後半部,帶給我一些啟發 我是個很容易感受到無聊的人,而我相當害怕無聊這件事情 所以一直想去追求外在的刺激,追求更多新奇的體驗 但我昨天看完書後,突然有個想法 外在的事物其實都是顯示器的內容,一切唯心造 如果我不斷追求外在事物的變化,只是捨本逐末
許久沒寫作了,... 打開一看 像是曾經又像是未曾 好奇怪...像是不認識的自己 近年來我的生活極度充實,漸漸地少了一些寫作 又 當我正在想日後的方向時 忽略了原來隨心所慾地寫才是通往快樂的地方 或許是現實的錯 讓人怎麼能無憂無慮地生活著 可是長期活在現實的世界,卻又讓人忘了快樂的方法
Thumbnail
哈囉 大家 今天又要來開心聊聊天了~ 我最近開始在看榮格的書,先說一下,因為榮格很有名,畢竟他是心理學的權威,和「佛洛伊德」和「阿德勒」是心理學的三大先驅, 所以我也沒有什麼資格或足夠的知識量來分享或介紹他的學問,他的書其實也有點硬, 感覺哲學和心理學的書都蠻需要看兩遍以上,因為他們也
Thumbnail
【友達限定 #131】藝術對生活有幫助嗎?讓性、食物與執念變化成藝術與自己。#草間彌生 其實也像 #可憐的東西 |《布蘭達&維尼布得布説私密達》Video Podcast EP19 Video podcast片段:
Thumbnail
日本導演 荻上直子的第一本小說集,書中收錄了〈森男〉與〈一隻叫社長的貓〉兩部中篇小說。 〈森男〉,記述著一名迷戀縫紉與花裙子的男子的故事。〈一隻叫社長的貓〉,則是隻癌末的貓「社長」過世前幾個月的故事,一段能解讀貓咪心靈的失業男、為雙耳不對稱而自卑的女醫師與社長共同生活的日子。
Thumbnail
最近讀了一本書: 《觀察的藝術》(Rob Walker),讓我想要重啟荒廢(或說能力基本缺失)的觀察能力。這幾年深受眼疾所苦,甚至到了一個驚慌的地步:常常閉著眼睛學習適應黑暗無光的世界。 我的「悲劇小劇場」連帶也讓我意識到,這個世界有如此多值得我凝視並為之動容的景象,我不想懊悔自己一再錯過……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