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日更啟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之前嘗試週更文章,但因忙錄或不知分享什麼就停擺,後來聽朋友分享不一定要有主題,想想為何當時為何要週更,也是,當時是為了練習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和文字能力的練習,所以,將當天的想法或心得或感想寫下即可,不要給自己壓力。

感想一

今天看了一部電影“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 最後一幕是許光漢問毛爸是否話對兒子,講出心裏的話,對兒子的關心及為何不支持他與同性伴侶結婚的原因,若當下講出來,或許就不會發生意外,很可惜人死了後才說出來。

以引為戒,學習嘗試,將心裏真正的意思表達,不要隱藏在內心。

對爸爸很少說出對他的愛和關心,也是來不及了,今天就對媽媽說,我幫你手指頭按摩,可以刺激腦部,減緩失智的狀況,希望你可以記得我們,也讓你睡的好,後來媽媽午休後說有比較好睡,太好了。


感想二

去年底阿公往生,哥哥或許長大了,大學畢業二年,第一次紅包給家人,阿媽很開心,可惜,若在去年過年時給阿公,他最疼的孫子長大會賺錢,懂事了,他一定很高興,特別帶哥哥跟阿公說(臨時牌位)哥哥長大懂事,請保佑哥哥平安健康。

之前想哥哥賺錢不要勉強回饋家人,現在想想要給他些對家的責任。


嘗試每日練習,目標100篇,加油。



avatar-img
6會員
76內容數
最近在學習相關課程,整理上課心得與大家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學習分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直想著退休後可以做什麼?預防老人痴呆,有人建議你的聲音不錯,可以試試幫盲胞錄有聲書,這之前就有人建議過,只是擔心自己不專業,在偶然的機會看到社區大學在教聲音表達及有聲書,老師是很有經驗的配音員,透過老師專業的分析了解自己聲音的狀況及練習如何透過聲音表達技巧,與大家分享 第一階段聲音的運用及技巧練
之前有習慣在YouTbe上學習,但是看完就結束,等想到要用這方面資訊才,再去搜尋常常不一定可一找到。在書中看到 個人知識管理三大階段,記憶、連結、創造 透過數位筆記自己喜愛的資訊紀錄下來,整理分類,累積至一定的量,就可以運用這些資訊創造文章。 書中提到運用自己熟悉的數位
有次聽薑餅資Youtuber介紹這本書,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大腦不是來記憶的,大腦是用來創作】及要善用數位筆記方式,所以特別去圖書館借這本書來閱讀。作者建議第一隨時做筆記、第二記錄你不知道的事第三作筆記的方式是以您的專案及您想要完成的事進行記錄,及未來這些資料可能的用途。
一直想著退休後可以做什麼?預防老人痴呆,有人建議你的聲音不錯,可以試試幫盲胞錄有聲書,這之前就有人建議過,只是擔心自己不專業,在偶然的機會看到社區大學在教聲音表達及有聲書,老師是很有經驗的配音員,透過老師專業的分析了解自己聲音的狀況及練習如何透過聲音表達技巧,與大家分享 第一階段聲音的運用及技巧練
之前有習慣在YouTbe上學習,但是看完就結束,等想到要用這方面資訊才,再去搜尋常常不一定可一找到。在書中看到 個人知識管理三大階段,記憶、連結、創造 透過數位筆記自己喜愛的資訊紀錄下來,整理分類,累積至一定的量,就可以運用這些資訊創造文章。 書中提到運用自己熟悉的數位
有次聽薑餅資Youtuber介紹這本書,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大腦不是來記憶的,大腦是用來創作】及要善用數位筆記方式,所以特別去圖書館借這本書來閱讀。作者建議第一隨時做筆記、第二記錄你不知道的事第三作筆記的方式是以您的專案及您想要完成的事進行記錄,及未來這些資料可能的用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最近一邊工作一邊看風水世家的重播。很多人不是很認同八點檔,覺得沒營養,劇情又灑狗血,但我無聊的時候還是會聽、會看。 原因無他,就是想看看編劇多麼異於常人,看看這些角色的個性、遇到的事情。總讓我有些感想、有些啟發,值得分析。 最近看到楊愛眉做人第三者,最後失戀回老家。
原來人是會為了加入話題而去做某件事的啊,我現在做事都是我想做、想嘗試,或者是這時間沒有是去做這件事感覺也不錯才去做的
Thumbnail
結合同志、冥婚和辦案議題,平常鮮少在看國片的我,也被2023年上映的《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新穎的題材吸引。當然,我不會說這部電影毫無瑕疵,畢竟劇情確實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但若單純從輕鬆看喜劇的角度切入,個人覺得還是有可看性的。 電影劇情描述一名恐同男警吳明翰因一次執行任務,在地上撿到紅包,
之前嘗試週更文章,但因忙錄或不知分享什麼就停擺,後來聽朋友分享不一定要有主題,想想為何當時為何要週更,也是,當時是為了練習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和文字能力的練習,所以,將當天的想法或心得或感想寫下即可,不要給自己壓力。 感想一 今天看了一部電影“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 最後一幕
最近一邊工作一邊看風水世家的重播。很多人不是很認同八點檔,覺得沒營養,劇情又灑狗血,但我無聊的時候還是會聽、會看。 原因無他,就是想看看編劇多麼異於常人,看看這些角色的個性、遇到的事情。總讓我有些感想、有些啟發,值得分析。 最近看到楊愛眉做人第三者,最後失戀回老家。
原來人是會為了加入話題而去做某件事的啊,我現在做事都是我想做、想嘗試,或者是這時間沒有是去做這件事感覺也不錯才去做的
Thumbnail
結合同志、冥婚和辦案議題,平常鮮少在看國片的我,也被2023年上映的《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新穎的題材吸引。當然,我不會說這部電影毫無瑕疵,畢竟劇情確實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但若單純從輕鬆看喜劇的角度切入,個人覺得還是有可看性的。 電影劇情描述一名恐同男警吳明翰因一次執行任務,在地上撿到紅包,
之前嘗試週更文章,但因忙錄或不知分享什麼就停擺,後來聽朋友分享不一定要有主題,想想為何當時為何要週更,也是,當時是為了練習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和文字能力的練習,所以,將當天的想法或心得或感想寫下即可,不要給自己壓力。 感想一 今天看了一部電影“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 最後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