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5|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呢喃韓國影集《離婚律師,申晟翰 신성한이혼》(2023)

    「結婚務必謹慎。離婚務必迅速。」


      「單身比離過婚的女人有價值。」
      這是幾年前在職場聽過最讓人感到傳統和文化震驚的話之一。

      「現在夫妻都不盡到義務生小孩了。」
      洗牙的時候聽到的。

      文化用各種層面,不斷洗腦塑造著我們。


      一方面我們感到被綑綁,不適而掙扎。另一方面我們感到「達成」,擁有成就的喜悅。以及「失敗」之後的責備。
      被塑造的過程將自我價值與否,交付在他人手上。

      什麼才是真實的自己?什麼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人類設定下一堆標準和限制的荊棘,將自己綑綁地鮮血淋漓。(九雷)
      「我,是誰?」—《蘇菲的世界》


      尋找是過程,質疑是天性,反抗是必然,順從是愉悅。

      一邊看離婚律師,一邊覺得有趣,似乎案子偏多是女性想要離開婚姻。
      不禁想著:女性為何踏入婚姻?

      是什麼讓女性「需要」婚姻?
      女性在婚姻中感受到的,或期待的,失落的,是什麼?
      女性和婚姻的社會束縛是什麼?
      以及,女性在後悔的過程中,能選擇什麼?
      也想到日本的另類職業,「夜逃屋 夜逃げ屋」

      太太:「自在點的生活多好?」
      先生:「那也比不上我們白頭到老。」

      《毒梟聖徒》當中的劇情,男主角因為要養父母早逝的弟妹,所以打電話給所有曾和他示好的女性求婚,找到一位答應的,讓她來打理家庭+生兒育女。

      男性為何「需要」婚姻?
      男性和婚姻的社會束縛是什麼?
      男性在婚姻中感受到的,或期待的,失落的,又是什麼?

      婚姻,既被形容是愛情的墳墓,卻又被渲染成真愛的構築 (成家) 和產下真愛的結晶 (生子)。
      婚姻的神聖性何來?
      婚姻的責任性何來?
      所謂的「幸福」和「美滿」又何來?
      為什麼我們崇尚邁入婚姻?為什麼社會需要建構婚姻?

      有朋友問:我怎麼這麼愛問「嚴肅」的問題XD
      我:因為比起理所當然,我更好奇理所當然背後的來源以及起因是什麼。

      我們是什麼組成的?我們為什麼有這些感受?我們被什麼影響?我們的任何一切是由什麼定義?或者被定義?
      如果不斷剝開外層以及撥開雲霧,真正的我們會是什麼?
      我們所認知的「我們」,我們所「想要」的,「渴求」的,真的來自我們嗎?
      如果不是,在自我建構的這條路上,什麼才是「自己」?
      以及,在「知」的過程中,能否獲得真實的「自由」?

      其實在現代,婚姻依然是個合約關係。
      政府對於婚姻制度、兩人關係、財產共有、應負責任,都和合約有關。愛,在其中是個被放大,卻不是必要的元素。
      但多數人對「愛」的投射,卻是讓他們進入婚姻的「主因」。

      另一個有趣的東西是,「完美的家庭」形象在美國是50年代,藉由廣告開始傳播開來。
      從何時開始,認為父母綁在一起,會對小孩比較好?
      何謂完美的家庭,家庭需要聚集什麼東西才稱為完美,⋯⋯等等。
      → 完美家庭
      → 社會結構的模範
      → 離婚的父母,孩子會步上「不健全、缺失」的人生道路
      → 家庭結構的改變

      我們所在乎的,所想像的,想達到的,所有的外在條件與因素,基本上也都是被禁錮在被量產中的公式。
      所以當我們達到了幸福的「條件」,我們真的會幸福嗎?
      當大家都說你很幸福,你為什麼不滿足?是因為你真的獲得「幸福」了嗎?
      還是,你從來都沒有過,也根本沒接近過?因為你走的路,不是「你」的路?


      至於愛的「神聖」性,其實一開始出現的時候是給神靈的。
      即使是「愛」本身,也是人類發展後期才出現的東西。
      所以我們究竟想要的是什麼?
      我們汲汲營營的過程,痛苦失落的過程是為何而產生?
      由於婚姻也被視為是人生「成功」要素之一,所以離婚,相對來說就被視為「失敗」。
      我們認為「關係」是需要經營的,無論是工作、友情、親情、愛情。
      經營就會有過程,並且帶到成敗觀念。

      身為丈夫,很失敗。

      身為妻子,很失敗。

      身為父母,很失敗。

      身為子女,很失敗。

      「我做錯了什麼?讓你想和我離婚?」


    研究對照:
    《毒梟聖徒 수리남》(2022)
    研究比較:
    《蘇菲的世界 Sofies verden》 by  Jostein Gaarder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