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日誌|沒有一個日落是相同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昨天連開兩本書來看,一本是陳慧的《弟弟》,這是計劃之內的閱讀,另一本是神秘作品。如何神秘?就是作品新鮮寫完,而我是第一個讀者。

今天兩本書同時閱讀,由於神秘作品還未發表,所以先不講太多,就集中講陳慧的《弟弟》吧。

《弟弟》口碑極好,又是得奬作品,難免有一些期待。我暫時只看到40%,還未看到煙硝彈雨的部分,所以未感受到這本書的時代感,不過書有越來越好看的感覺,開頭有點散,中段開始感受到成長的惆悵。

今日的摘句是:「沒有一個日落是相同的。」

日落天天都有,縱使我們不會每天見到日落,但總會感受到日出日落,時間在流逝,日子在過去,我們有過好這一天嗎?抑或只是營營役役,草率地讓日子過去?生活重重複複,但正如日落一樣,沒有一天的生活完全相同。

遇到的人和事不同,心境也在變化。昨天還不懂的事情,今天可能就懂了;今天的執著,明天也許可以放下;明天的期盼,後天定能實現。

嗯,應該是這樣吧,我今天確實有點小執著想在明天放下。

話說我今天手殘心血來潮查看我寫的小說的評價,看到有新評語,不過是負評,一時間心頭一緊,難免感到一陣神傷。

我明白,每部作品都有人喜歡有人不,總不能只接受好評拒絕負評,況且作品完成後自有其生命,作者應該徹底退下來。

不過我現在感受到作品不被喜愛的悵然,所以我日後寫書評時還是盡可能手下留情吧,如果讓作者看到,原來會很難過。雖然讀者的感受從來都是主觀的,有時候人人盛讚的作品我也覺得不怎麼樣,不喜歡就不喜歡,總不能捂著良心說喜歡。也有我很喜歡的作品別人看了覺得不好看,所以啊,只能坦然接受自己的作品遭遇負評這回事,作品是公開的,自然得接受作品會被評價,而且不可能只有正評。

雖然有點難過,但不會難過太久啦,我已經在準備新小說,舊的作品就不要再管,好壞也好,都過去了,重點是接下來要寫的小說。

沒什麼事我就繼續忙啦,我打算明天內看完那本神秘作品,《弟弟》可能會再花兩、三天,然後在開始寫新小說之前重看一次我最愛的其中一本小說。

嘿嘿,感覺我又利用閱讀日誌來寫日記了。



avatar-img
105會員
770內容數
每次看到好書、精彩電影和劇集都想向別人推介,實在不能只有我看到啊,如果我的文字能讓你對某本書、某齣電影或劇集感興趣,繼而找來看,真是功德無量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梁淑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先說結論,《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很好看,但是也很沉重,畢竟此書要探討的主題是學生自殺,以及不同少女在成長過程中所能遇到的各種不快樂。 小說中的女主角是一所名校的中學老師,某天她的學生突如其來在校園跳樓自殺,在處理這宗突發事故期間,她不斷回顧自己的過去,她生長在一個中產家庭,母親極其嚴苛,從來沒有認真
5/5書籍
繼續閱讀《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女主角在探討學生自殺的原因時,也回顧起自己在十七歲那年生無可戀,打算在十七歲的最後一天自殺,可是卻遇見一個人,讓她錯過了自殺的時機,不小心長成了大人。 許多年後她跟母親吵架,母親問她盡了什麼女兒的本份,她差點就脫口而出:「活著。僅僅是在這個不屬於我的人生選擇活下去
今天去香港辦證,明知有長途車程,等待辦證也需時,當然帶備最輕巧的閱讀器出發。其實最輕巧的手機型海信Touch Lite,不過正在讀的《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之前在Gaze Mini閱讀中,而Gaze Mini對我來說已經夠輕巧了,所以就帶著它出門。 辦證前陪家人逛了逛書店,說是陪家人,皆因我基本上不會
開始閱讀吳曉樂的《那些少年沒有抵達》。這是一本沉重的書,其實不適合在過年期間閱讀,不過借了回來總得看嘛。 我暫時只是看了不足20%,女主角是一個教師,除了面對學生突如其來跳樓身亡外,還被迫回顧自己悲傷的童年往事。 她的母親是一個控制狂,即使在女主角長大結婚依然受到母親控制,連婚姻對象也是母親
這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薩拉馬戈的寓言小說,會選這本書是被書名和題材所吸引。 《死神放長假》一開始是一個很有趣的設定,一個國家在某天凌晨起再沒有人死亡,一開始覺得是一種恩典,但現實問題漸漸浮上面,再沒有死亡會製造很多社會問題,人口不斷老齡化,照顧老人的人力只會不斷減少,整個社會將會崩塌。 人類畏
繼續看《死神放長假》,以現在的進度估計明天就可以看完,有點心急快點看完然後便看吳曉樂的《那些少女沒有抵達》,都是從圖書館借來的書,必須盡快看。 既然在看圖書館的書,讀墨舉辦的閱讀馬拉松就暫停了,我想盡快看完這兩本繼續跑馬拉松,因為其中一個任務是看指定書單的書,於是我便領了口碑很好的陳慧《弟弟》
先說結論,《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很好看,但是也很沉重,畢竟此書要探討的主題是學生自殺,以及不同少女在成長過程中所能遇到的各種不快樂。 小說中的女主角是一所名校的中學老師,某天她的學生突如其來在校園跳樓自殺,在處理這宗突發事故期間,她不斷回顧自己的過去,她生長在一個中產家庭,母親極其嚴苛,從來沒有認真
5/5書籍
繼續閱讀《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女主角在探討學生自殺的原因時,也回顧起自己在十七歲那年生無可戀,打算在十七歲的最後一天自殺,可是卻遇見一個人,讓她錯過了自殺的時機,不小心長成了大人。 許多年後她跟母親吵架,母親問她盡了什麼女兒的本份,她差點就脫口而出:「活著。僅僅是在這個不屬於我的人生選擇活下去
今天去香港辦證,明知有長途車程,等待辦證也需時,當然帶備最輕巧的閱讀器出發。其實最輕巧的手機型海信Touch Lite,不過正在讀的《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之前在Gaze Mini閱讀中,而Gaze Mini對我來說已經夠輕巧了,所以就帶著它出門。 辦證前陪家人逛了逛書店,說是陪家人,皆因我基本上不會
開始閱讀吳曉樂的《那些少年沒有抵達》。這是一本沉重的書,其實不適合在過年期間閱讀,不過借了回來總得看嘛。 我暫時只是看了不足20%,女主角是一個教師,除了面對學生突如其來跳樓身亡外,還被迫回顧自己悲傷的童年往事。 她的母親是一個控制狂,即使在女主角長大結婚依然受到母親控制,連婚姻對象也是母親
這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薩拉馬戈的寓言小說,會選這本書是被書名和題材所吸引。 《死神放長假》一開始是一個很有趣的設定,一個國家在某天凌晨起再沒有人死亡,一開始覺得是一種恩典,但現實問題漸漸浮上面,再沒有死亡會製造很多社會問題,人口不斷老齡化,照顧老人的人力只會不斷減少,整個社會將會崩塌。 人類畏
繼續看《死神放長假》,以現在的進度估計明天就可以看完,有點心急快點看完然後便看吳曉樂的《那些少女沒有抵達》,都是從圖書館借來的書,必須盡快看。 既然在看圖書館的書,讀墨舉辦的閱讀馬拉松就暫停了,我想盡快看完這兩本繼續跑馬拉松,因為其中一個任務是看指定書單的書,於是我便領了口碑很好的陳慧《弟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敷面膜時讀《入境大廳》散文,體會作者陳偉棻對「好好生活」的詮釋:人們過的是「可以過」的日子,而非「想過」或「不想過」的日子。此文引發作者反思自身對生活的期待,從過往急於表現的理想轉向享受當下,不留遺憾。
Thumbnail
最後說了陳思宏和郝妮爾。 世界級的《鬼地方》,爆發般的小說一本一本寫下去,是此時此刻台灣中生代的主力,閱讀者要跟上的現象。 以及今年最喜歡的十本書(未滿),絕對有《去你媽的世界》,雖然不是小說。 回到家再仔細想了,這種匆匆交流起來的時刻,要說些什麼才能不負所託呢? 盯著自己貼在牆上的今年閱讀
Thumbnail
這本書是第20屆台北文學獎作品。 就閱讀經驗而言,是一本不容易讀的書,但卻是有用的書。 不是文本不精彩,不是文字艱澀難懂,而是這本書深度挖掘家人與自我幽微內在,一段家人間關係疏離,試著改變的歷程。讀者需要適時咀嚼與消化,關於家人相處這門功課。 「滌」是作者的親弟弟,一個大學畢業後失業在
Thumbnail
三本近期讀完的推理小說,因為不想要暴雷,能紀錄的心得就比較簡短,索性集結成一篇,按照個人喜愛程度由高到低依序分享。
Thumbnail
伊坂幸太郎的書我雖然都買齊,但並不是全部都看完,有些是刻意不看,好留著好書一直等著我。 《末日愚者》我甚至買了兩個版本,但我卻始終未看。因為Netflix即將上架由這本《末日愚者》改編而成的同名韓劇,所以立即將書找出來,要在劇集播放之前將書看完。 簡單來說,這是一本講述即將世界末日的人生百態,其
三月初提出的閱讀計劃,已進入最後兩本的階段(中間看了兩本閱讀計劃以外的書),正在看《與自己對齊》一書,劃線劃到停不了,有很多感悟,因此看得比較慢。 這是一本心靈解答書,作者是靈媒媽媽 Ruowen Huang,之前就很喜歡她的書,讓我了解到靈界的面貌,也讓我對人生中的許多事物有另一種看法。其實
買書不需要任何理由,喜歡就買囉。 今早打開讀墨首頁,不小心看到小說《方舟》的廣告,事前沒聽過這作者,也沒聽過這本書,甚至沒看到任何人推介,不過看完此書的簡介後,竟然不是默默將書放進書櫃就算,而是決定直接結帳。 推理小說啊,對我的吸引力總是最大,反正買書,也就連同之前朋友推介的《Puzzle Vo
又到新的一個月了。 雖然我閱讀較傾向隨心,但每個月初也會計劃一下這個月要看什麼書,其實是習慣每到月尾在圖書館借書,首先當然是要讀完借回來的書,然後再看自己買的書。 計劃畢竟只是計劃,我不一定完全照著閱讀,一來預約了圖書館的書可能會突然跑進來打亂計劃,二來有時看到別人介紹的書,可能就會被吸引了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敷面膜時讀《入境大廳》散文,體會作者陳偉棻對「好好生活」的詮釋:人們過的是「可以過」的日子,而非「想過」或「不想過」的日子。此文引發作者反思自身對生活的期待,從過往急於表現的理想轉向享受當下,不留遺憾。
Thumbnail
最後說了陳思宏和郝妮爾。 世界級的《鬼地方》,爆發般的小說一本一本寫下去,是此時此刻台灣中生代的主力,閱讀者要跟上的現象。 以及今年最喜歡的十本書(未滿),絕對有《去你媽的世界》,雖然不是小說。 回到家再仔細想了,這種匆匆交流起來的時刻,要說些什麼才能不負所託呢? 盯著自己貼在牆上的今年閱讀
Thumbnail
這本書是第20屆台北文學獎作品。 就閱讀經驗而言,是一本不容易讀的書,但卻是有用的書。 不是文本不精彩,不是文字艱澀難懂,而是這本書深度挖掘家人與自我幽微內在,一段家人間關係疏離,試著改變的歷程。讀者需要適時咀嚼與消化,關於家人相處這門功課。 「滌」是作者的親弟弟,一個大學畢業後失業在
Thumbnail
三本近期讀完的推理小說,因為不想要暴雷,能紀錄的心得就比較簡短,索性集結成一篇,按照個人喜愛程度由高到低依序分享。
Thumbnail
伊坂幸太郎的書我雖然都買齊,但並不是全部都看完,有些是刻意不看,好留著好書一直等著我。 《末日愚者》我甚至買了兩個版本,但我卻始終未看。因為Netflix即將上架由這本《末日愚者》改編而成的同名韓劇,所以立即將書找出來,要在劇集播放之前將書看完。 簡單來說,這是一本講述即將世界末日的人生百態,其
三月初提出的閱讀計劃,已進入最後兩本的階段(中間看了兩本閱讀計劃以外的書),正在看《與自己對齊》一書,劃線劃到停不了,有很多感悟,因此看得比較慢。 這是一本心靈解答書,作者是靈媒媽媽 Ruowen Huang,之前就很喜歡她的書,讓我了解到靈界的面貌,也讓我對人生中的許多事物有另一種看法。其實
買書不需要任何理由,喜歡就買囉。 今早打開讀墨首頁,不小心看到小說《方舟》的廣告,事前沒聽過這作者,也沒聽過這本書,甚至沒看到任何人推介,不過看完此書的簡介後,竟然不是默默將書放進書櫃就算,而是決定直接結帳。 推理小說啊,對我的吸引力總是最大,反正買書,也就連同之前朋友推介的《Puzzle Vo
又到新的一個月了。 雖然我閱讀較傾向隨心,但每個月初也會計劃一下這個月要看什麼書,其實是習慣每到月尾在圖書館借書,首先當然是要讀完借回來的書,然後再看自己買的書。 計劃畢竟只是計劃,我不一定完全照著閱讀,一來預約了圖書館的書可能會突然跑進來打亂計劃,二來有時看到別人介紹的書,可能就會被吸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