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免疫藥物如何使用?療程常見疑問解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癌症免疫藥物利用人體免疫系統來對抗疾病,比起傳統化療有機會產生更顯著的治療成效,是近年來醫學研究的熱門話題,也提供了更多肺癌治療選擇。不過,許多癌友及家屬仍對這個新興療法存有許多疑問,為此,肺癌權威醫師蔡俊明教授也特地整理出幾個患者常見疑問,希望幫助大家更了解癌症免疫藥物治療。



已中斷過癌症免疫藥物 仍可能重啟治療 

raw-image


癌症免疫藥物治療有時會因為患者免疫力、體力降低或產生副作用而暫停,若待體力恢復、副作用降低後再繼續恢復治療,仍有機會有治療效果。此外,有時可能是治療初期效果不錯,但後期因為腫瘤細胞對藥物產生抗藥性而影響治療效果,這時若患者的治療期程較長、而腫瘤又持續惡化,不排除也可暫停治療一陣子後再次恢復,有時仍會出現治療效果。



觀察腫瘤指標 評估癌症免疫藥物治療效果 

raw-image


蔡俊明教授指出,開始癌症免疫藥物治療後,有時可能會發現效果不如預期,這時醫療團隊會替患者再次進行基因檢測,確認患者是否有先前沒發現、但可用標靶藥物治療的突變基因。另一種情況,有時除了效果不如預期,甚至會發現腫瘤快速惡化,但通常再觀察一陣子後就可能發現腫瘤開始縮小。針對這類情況,醫師通常會觀察患者的腫瘤指標,若腫瘤指標持續減少就能推測治療有效,可以繼續耐心追蹤。蔡俊明也建議,患者治療過程中若有任何疑問,應隨時與醫師討論。



密切追蹤觀察 依患者成效調整治療計畫 

raw-image


有鑑於有些病人在剛開始進行癌症免疫藥物治療時效果會不如預期,因此治療通常會以3週作為一個療程週期,並每2個月左右做一次電腦斷層來判斷療效〔1〕。對於免疫治療反應良好的病人,通常都會建議持續使用1~2年的時間。 蔡俊明指出,治療兩年後可以考慮適時暫停、觀察腫瘤復發情況後再評估是否繼續。



癌症治療因人而異不可盲從!主動與醫師討論才是正解 

raw-image


癌症免疫藥物並非所有晚期肺癌患者都可以使用,目前僅建議無腫瘤基因突變的患者使用,有基因突變的病人建議使用標靶藥物治療,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可有效控制病情。蔡俊明指出,癌症免疫藥物與標靶藥物為兩種治療,適用於不同患者,除非是臨床試驗〔2〕,否則目前學界不建議同時使用。 

raw-image


部分患者在接受癌症免疫藥物治療後,可能會出現「間質性肺炎」等副作用〔3〕〔4〕。蔡俊明提醒,間質性肺炎的症狀為咳嗽和呼吸困難〔5〕〔6〕,若患者同時出現這兩種症狀,應主動告知醫師。除了肺功能異常,癌症免疫藥物也可能會讓患者出現腎功能異常〔7〕,嚴重的話甚至會造成不可逆影響,因此若出現疑似不良反應症狀,也請主動與醫師討論。


 參考資料:

1. Aide, N., Hicks, R. J., Le Tourneau, C., Lheureux, S., Fanti, S., & Lopci, E. (2019). FDG PET/CT for assessing tumour response to immunotherapy : Report on the EANM symposium on immune modulation and recent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 46(1), 238–250. https://doi.org/10.1007/s00259-018-4171-4

2. Papadatos-Pastos D, Yuan W, Pal A, et al. Phase 1, dose-escalation study of guadecitabine (SGI-110) in combination with pembrolizumab in patients with solid tumors.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10(6), 2022;10:e004495. doi: 10.1136/jitc-2022-004495

3. 鄭詩穎、王爾瑩、孫國倫、陳必立,疑似Pembrolizumab及Olaparib引起間質性肺炎案例報告,藥學雜誌電子報146期

4. Kim, S., & Lim, J. U. (2022).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rel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systematic review of characteristics, incidence, risk factors, and management. 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 14(5), 1684–1695. https://doi.org/10.21037/jtd-22-93

5. Picard, S., Goh, D., Tan, A., Sikotra, N., Gabbay, E., & Clay, T. (2021). Patterns of immunotherapy-induced pneumonitis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 case series. Journal of medical case reports, 15(1), 332. https://doi.org/10.1186/s13256-021-02926-y

6. Suzuki, Y., Karayama, M., Uto, T., Fujii, M., Matsui, T., Asada, K., Kusagaya, H., Kato, M., Matsuda, H., Matsuura, S., Toyoshima, M., Mori, K., Ito, Y., Koyauchi, T., Yasui, H., Hozumi, H., Furuhashi, K., Enomoto, N., Fujisawa, T., Nakamura, Y., … Suda, T. (2020). Assessment of Immune-Rel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NSCLC Treated with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Study.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 15(8), 1317–1327. https://doi.org/10.1016/j.jtho.2020.04.002

7.Borówka, M., Łącki-Zynzeling, S., Nicze, M., Kozak, S., & Chudek, J. (2022). Adverse Renal Effects of Anticancer Immunotherapy: A Review. Cancers, 14(17), 4086. https://doi.org/10.3390/cancers14174086衛教文章公益合作夥伴MSD (TW-LAM-01312 Jan/2024)

本圖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癌症免疫藥物如何使用?療程常見疑問解答

avatar-img
35會員
69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照護線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超過半數的肺癌患者確診時已為晚期、不適合手術,如何選擇合適的治療成為重要課題。你知道癌症免疫藥物是什麼嗎?哪些情況可以使用呢?請蔡俊明教授說明。
「那是一個五十幾歲的男士,長期有失眠的問題,導致情緒不穩定,而且在駕車經過高架橋時都會感到很恐慌。」劉景隆醫師指出,「進一步檢查發現,原來他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晚上都會嚴重缺氧。」
「王先生,你的左眼確定發生了黃斑部病變,所以看東西會覺得變形。」醫師慎重的說,「這個問題最好要儘早治療,否則視力可能越來越差。」 「接下來該怎麼辦?」王先生問。 「目前主流治療方式是眼內注射藥物。」醫師說。 「打針?!每個月都要施打嗎?這樣要一直來醫院好麻煩!」王先生焦慮的回答。
「細胞週期抑制劑與停經針已納入健保,幫助患者接受符合國際指引建議的治療,對停經前的荷爾蒙受體陽性轉移性乳癌患者非常重要!」廖國秀醫師指出,多年來乳癌都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乳癌的治療也持續進步。
「有位60多歲的女性患者,因為糖尿病腎病變而需要洗腎。有次洗腎結束後頭暈不小心跌倒,在腳上造成一個傷口。由於傷口遲遲沒有癒合,所以被帶來門診。」李建智醫師指出,「檢查發現患者的傷口有感染且周邊動脈有狹窄的狀況,便建議進行清創,並打通狹窄的血管。」
提到肺炎鏈球菌,顏啟華醫師指出,由於感染後的症狀與流行性感冒相似,因此常常容易被民眾忽略,誤以為只是感冒。然而,肺炎鏈球菌其實是具備一定的危險性,常見除了引發肺炎外,還可能造成中耳炎、鼻竇炎、支氣管炎等。更可怕的是當肺炎鏈球菌進入血液中,將造成多種侵襲性疾病。
超過半數的肺癌患者確診時已為晚期、不適合手術,如何選擇合適的治療成為重要課題。你知道癌症免疫藥物是什麼嗎?哪些情況可以使用呢?請蔡俊明教授說明。
「那是一個五十幾歲的男士,長期有失眠的問題,導致情緒不穩定,而且在駕車經過高架橋時都會感到很恐慌。」劉景隆醫師指出,「進一步檢查發現,原來他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晚上都會嚴重缺氧。」
「王先生,你的左眼確定發生了黃斑部病變,所以看東西會覺得變形。」醫師慎重的說,「這個問題最好要儘早治療,否則視力可能越來越差。」 「接下來該怎麼辦?」王先生問。 「目前主流治療方式是眼內注射藥物。」醫師說。 「打針?!每個月都要施打嗎?這樣要一直來醫院好麻煩!」王先生焦慮的回答。
「細胞週期抑制劑與停經針已納入健保,幫助患者接受符合國際指引建議的治療,對停經前的荷爾蒙受體陽性轉移性乳癌患者非常重要!」廖國秀醫師指出,多年來乳癌都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乳癌的治療也持續進步。
「有位60多歲的女性患者,因為糖尿病腎病變而需要洗腎。有次洗腎結束後頭暈不小心跌倒,在腳上造成一個傷口。由於傷口遲遲沒有癒合,所以被帶來門診。」李建智醫師指出,「檢查發現患者的傷口有感染且周邊動脈有狹窄的狀況,便建議進行清創,並打通狹窄的血管。」
提到肺炎鏈球菌,顏啟華醫師指出,由於感染後的症狀與流行性感冒相似,因此常常容易被民眾忽略,誤以為只是感冒。然而,肺炎鏈球菌其實是具備一定的危險性,常見除了引發肺炎外,還可能造成中耳炎、鼻竇炎、支氣管炎等。更可怕的是當肺炎鏈球菌進入血液中,將造成多種侵襲性疾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探討腫瘤治療中的免疫療法,包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與CAR-T細胞技術,解析免疫系統如何對抗腫瘤細胞及相關的治療方法,並評論臺灣的醫療支出與對應的挑戰。透過這些技術的發展,期待能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醫療體系的運作,為未來提供更多的治療可能性與希望。
Thumbnail
一個月前,在診間,醫生再度用嚴肅的表情對我說:恩,臨床實驗的藥無法控制癌細胞。目前除了化療,就是自費標靶藥,一個月20萬,你可以嗎? 莫名的冷靜的我,似乎早就知道這一天遲早要來的,間單的跟醫生說半年一年的醫藥費還是沒問題的。醫生也非常直白的說:這藥最多也就是半年一年就有抗藥性的問題。 我的P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陪病或是治療的過程產生一些疑問: 為什麼罹癌後有這麼多不同的醫生要看? 癌症治療包含診斷、手術、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和放射治療,眼花撩亂的內容,我們該如何選擇? 醫生又是如何為病患下決定的呢?
Thumbnail
📣好險向您報告-癌後監控與標靶治療 🎉🎉商品開箱: https://www.cathaylife.com.tw/cathaylife/-/media/d63e25f2e63c4950838730379a4e71d9.pdf?sc_lang=zh-tw
Thumbnail
本文探討家族遺傳基因,以及化療治療過程中的常見副作用,並提供相關建議和應對措施。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對化療的副作用反應可能不同,所以建議密切關注個人身體狀況,並在需要時與醫療人員討論。
Thumbnail
【創業好了沒】EP147 癌症治療新曙光: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讓患者開啟新希望!feat. 路迦生醫 總經理 Andrew
Thumbnail
2024年1月22日 轉載『乳癌權威饒坤銘醫師』FB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gcpswWZfmbuDpdg5/?mibextid=vDLjQR 『醫生,我鄰居是肺癌,他的醫生說有標靶治療,而且健保還有給付?為什麼我只能打化療?而且你還不給我用標靶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17 #罹癌心得 因環境、食物、生活習慣,癌症罹患率越來越普遍,幾乎每三、四個人就有一個罹癌。經過近二年的罹癌治療,有許多體悟和心得,分享給大家。 癌症已成為普遍的慢性病,只要發現得早,經過治療,大多會痊癒。尤其醫療進步,化療、放療的副作用都減輕許多,聽醫
Thumbnail
杏壇(林)致力於癌症研究,「免疫療法」即是現況討論度最高的領域。輝景醫藥集團(ABVC.US)透過成立專職癌症創新研發公司的方式,向市場宣示旗下抗癌輔助保健品「Maitake DFN」有信心能佔有一席之地,ONCO.X刻正籌劃佈局於加拿大營運,並以進軍股匯市場為目標,長聖專攻幹細胞,業績爆發領先同行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探討腫瘤治療中的免疫療法,包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與CAR-T細胞技術,解析免疫系統如何對抗腫瘤細胞及相關的治療方法,並評論臺灣的醫療支出與對應的挑戰。透過這些技術的發展,期待能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醫療體系的運作,為未來提供更多的治療可能性與希望。
Thumbnail
一個月前,在診間,醫生再度用嚴肅的表情對我說:恩,臨床實驗的藥無法控制癌細胞。目前除了化療,就是自費標靶藥,一個月20萬,你可以嗎? 莫名的冷靜的我,似乎早就知道這一天遲早要來的,間單的跟醫生說半年一年的醫藥費還是沒問題的。醫生也非常直白的說:這藥最多也就是半年一年就有抗藥性的問題。 我的P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陪病或是治療的過程產生一些疑問: 為什麼罹癌後有這麼多不同的醫生要看? 癌症治療包含診斷、手術、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和放射治療,眼花撩亂的內容,我們該如何選擇? 醫生又是如何為病患下決定的呢?
Thumbnail
📣好險向您報告-癌後監控與標靶治療 🎉🎉商品開箱: https://www.cathaylife.com.tw/cathaylife/-/media/d63e25f2e63c4950838730379a4e71d9.pdf?sc_lang=zh-tw
Thumbnail
本文探討家族遺傳基因,以及化療治療過程中的常見副作用,並提供相關建議和應對措施。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對化療的副作用反應可能不同,所以建議密切關注個人身體狀況,並在需要時與醫療人員討論。
Thumbnail
【創業好了沒】EP147 癌症治療新曙光: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讓患者開啟新希望!feat. 路迦生醫 總經理 Andrew
Thumbnail
2024年1月22日 轉載『乳癌權威饒坤銘醫師』FB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gcpswWZfmbuDpdg5/?mibextid=vDLjQR 『醫生,我鄰居是肺癌,他的醫生說有標靶治療,而且健保還有給付?為什麼我只能打化療?而且你還不給我用標靶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17 #罹癌心得 因環境、食物、生活習慣,癌症罹患率越來越普遍,幾乎每三、四個人就有一個罹癌。經過近二年的罹癌治療,有許多體悟和心得,分享給大家。 癌症已成為普遍的慢性病,只要發現得早,經過治療,大多會痊癒。尤其醫療進步,化療、放療的副作用都減輕許多,聽醫
Thumbnail
杏壇(林)致力於癌症研究,「免疫療法」即是現況討論度最高的領域。輝景醫藥集團(ABVC.US)透過成立專職癌症創新研發公司的方式,向市場宣示旗下抗癌輔助保健品「Maitake DFN」有信心能佔有一席之地,ONCO.X刻正籌劃佈局於加拿大營運,並以進軍股匯市場為目標,長聖專攻幹細胞,業績爆發領先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