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0|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公司賺錢 vs 薪水上漲的落差

ROE(股通權益報酬)越高,代表公司替我們投資股票的錢,再賺錢的效果越佳,從1975年以來(見圖),美國前500大公司為投資人賺錢的效果,最低都達到10%,最高可以達到22%,這是什麼概念?大家想想自己,你現在銀行的錢假設有100萬,如果完全不投資,僅僅靠工作收入,扣掉生活開銷,假如每年能存有20萬,此時你這個人的ROE就是20%,當你的銀行帳戶存有1000萬,每年還是只能存20萬,此時的ROE成為2%。

由ROE的概念我們可以清楚的感受到,為什麼前幾名的同學要再進步是多麼不容易,也可以清楚的知道,為什麼一般階級通常不在意靠投資賺錢,因為成績差或是金錢少,不需要花費太多努力,即可獲得相對不小的進步。

對了,再強調一遍,附圖指的是美國主要公司幫投資人賺錢的ROE,我們要如何利用?當然『股票』就是進入美國市場的橋樑。附帶一提,2022年台積電的ROE是35%左右。

近50年來,美國主要公司每年的ROE均介於10-22%,ROE的分子部分是扣掉所有成本的獲利情形,當然包含旗下員工的薪水,如果我們在美國工作,旗下的員工就是我們,扣少一點,ROE就會高一點,扣多一點,ROE就會少一點,你是公司的老闆,想要有更多的人認同你,想必希望有漂亮的ROE,也就是扣少一點,而不要花太多給員工的薪水的支出,就是扣少一點的方法之一,所以,如果我們一直停留在領薪水的階級,應該就是:加薪少-->公司少扣成本-->ROE變大-->市場評價公司好-->投資人買進股票賺大錢。以上這個邏輯成立。

我們大部分的人身處在以上哪個立場?再想想,哪一個立場十分被動,要如何轉變立場?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chiaha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