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2|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日經指數創新高的背後: 生氣、理解、羨慕和忌妒!

身為A股投資人,看到隔壁的日本股市創新高,心理的變化大概就是從質疑到理解,最後剩下一地的羨慕和忌妒!

圖片來源:谷歌

圖片來源:谷歌

曾幾何時,被一眾投資人嘲笑的日本,如今終於走出失去的30年。

對比之下,此時此刻的A股卻深陷3000點泥潭,你說能不生氣嘛?!

從生氣到理解,再到羡慕忌妒,日本股市是如何走出低迷?

而這一切對A股又有怎樣的啟示呢?

研究他人歷史,方能點亮自己未來,我認為日股的經驗值得投資A股的我們借鑒與深思。

首先,日本股市之所以用了34年才重回巔峰,與當時的泡沫規模脫離不了關係。

在那個美蘇爭霸的時代背景下,日本得到美國扶持,經濟實力快速增長。

光是在1975年至1989短短十幾年間,日本股市瘋狂上漲,日經225指數漲幅接近10倍。

怎麼上去就怎麼下來,這種暴漲之下的股市,最終只有一種命運,就是崩盤。

刺破這場泡沫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日美貿易戰、日元大幅度升值、樓市泡沫破裂等。

但說到底日股會一厥不振,只有一個原因: 估值太貴。

估值有多貴呢? 當時東京證交所一部的上市公司平均本益比高達70倍,很難想像吧!

當時股市崩盤疊加樓市泡沫破裂,給日本經濟帶來重創,民眾和企業選擇降低負債、增加儲蓄,減少投資。

隨後又遇上了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和2008年金融危機,日本股市一直等到了2012年才迎來觸底反彈。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房間內容: 分享關於全球(不含大陸香港)財經與商業資訊的文章。更新頻率: 不定期。免責聲明: 本房間所發布之文章僅為個人心得與經驗分享,並非任何形式的投資推介建議或分析意見與勸誘。請勿視為買賣個股、基金、ETF或其他任何投資之建議,獲利與損失均不負任何擔保責任。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