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1|閱讀時間 ‧ 約 21 分鐘

迷惑鱗魚 (Apateopholis laniatus)

raw-image

Apateopholis laniatus

Actinopterygii 條鰭魚綱

  Aulopiformes 仙女魚目

    Ichthyotringidae 魚鷸科

      Apateopholis 迷惑鱗魚屬


產地:黎巴嫩  (Limestone deposits of Hakel, Lebanon) 

年代:晚白堊紀森諾曼階 ( Upper Cretaceous , Cenomanian ,98 mya~95 mya )

1887年由Davis 所命名的種類,於黎巴嫩的三個產地都有發現,以Hakel地區發現較多,Hjoula 則非常罕見,於2006年歸類於魚鷸科(Ichthyotringidae),屬名Apateopholis 意思為困惑的(Apate) 鱗片(Apate) ,種名laniatus為漣漪,有錯位的意思。

A.laniatus演化出類似現今的針魚的外型,最大的特徵為有一個長而長滿細牙的嘴巴,於眼部下於長有一對尖刺,流線型的身體,可以快速捕食小魚,頭大眼精大,頭長佔體長的將近一半,體高小於頭高,背鰭位於身體的中間,體長最大可達30 公分。

可能為幼魚的化石(1cm)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