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曾經天下誰敵手】高煌X夏侯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老爺,車都備妥了。」 

「知道了。」

夏侯垣對著管家應了聲,回頭瞧著準備送他出門的夫人和兒女們。 

 

「爹放心,琰兒會照顧好娘和弟妹的。」夏侯琰笑開一口整齊白牙,正值好動的八歲男孩,終日不離身的長棍在他背上足足還多了一倍高。 

「爹爹,出門開心,糖葫蘆別忘記!」夏侯軒撲上夏侯垣的腳,四歲不到的高度只能搆到他的腿肚,話挑自己開心的說還帶著奶氣,惹得夏侯垣笑得樂呵,將自己寶貝女兒抱在懷裡,再捏捏那可愛的頰邊肉。 

「爹,注意安全,一路順風。」夏侯垣低頭看著夏侯泉,才六歲的二兒子有著不屬於這年紀的溫儒和渾然天生的沉靜氣質,從來不讓他這當爹的需要操心什麼,另一面也代表,他似乎不夠用心思好好陪伴這個貼心的兒子,他心裡有些歉意,手輕揉了夏侯泉的頭。 

 

「老爺,我們在家等你,早點回來。」他的夫人皇甫清溫柔一笑,接過他懷裡的女兒。 

「我出門了。」 夏侯垣轉身,帶著一名家僕一道上了馬車,揮手道別、直到遠去。 

  

每一次季節交替,夏侯垣就得這樣出門一趟,向各地區簽有契約的村民們收購藥材。

這些藥農全都是挑選過適合某些貴重藥材的生長環境,利用天然氣候地形,加上他和皇甫清一起親自指導,雖是費時、卻最能保證品質,也是如此,兩人白手起家的「夏侯門藥行」短短幾年便聲名大噪。 

 

約莫十多天的車程,夏侯垣到了蒼山附近,馬車沒有停在城鎮裡,而是往連綿的某處山腰直去,直到見著十幾戶挨著的小村落才停下。 眼尖的幾個村民嚷著夏侯老爺來了,喊著喊著聚集的人也漸漸多了,有的熱情打著招呼,寒暄問候,也有的在自家跑進跑出,就想找出點禮物讓夏侯垣帶回去。

畢竟對這些村民來說,遇見夏侯垣和皇甫清之後的日子,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生活』。

 

「夏侯老爺,您看看今年的黃精怎麼樣?」 

村長招呼夏侯垣進了村里頭的倉庫,得意地展示裡頭擺放的各式藥材,他笑起一雙帶著皺紋的眼,其實歲數並不大,只是常日在外頭採藥曬的皮膚又黑又乾。

 

夏侯垣在村長帶領下,巡視著一屋子乾淨且整齊的各式藥材,認真嗅味、觸摸、觀樣,一一偏頭唸給一旁的家僕紀錄在本子上,方便對帳算帳。 

  

「這裡就麻煩您們了,我小半年後再來。」 

村民們幫忙將裝著他們心血的藥材箱搬上馬車,夏侯垣又向村長交代了幾句藥材培植和野採時節等等注意細節,就辭別繼續前行。 

   

又耗費數十天巡迴數地,夏侯垣才乘著載滿藥材的馬車踏上歸途,這日,趕在天黑前抵達洛道城鎮,他們準備留宿客棧休息。 

 

隔天清晨,夏侯垣在客棧門口準備出發時,隔壁屋裡傳出一陣叫罵的聲音,隨後一名大漢和一名約莫不到十歲男孩被推了出來,推人的大嬸嘴裡還在高聲嘮叨不休。 

「看你這麼好的體格,破例讓你帶個娃兒進來了,沒想到老是裝病躲懶就算了,讓你搬個貨,十箱還摔了三四箱,想賠死我嗎!?走、走,都走!」 

 

背對著夏侯垣的男子身長近八尺,露出的右手臂膀黝黑且結實,緊緊牽著身邊的孩子,有趣的是,孩子倒不像絲毫害怕,反而挺直站在男子身前一小步,沉默對峙著面前的人。 

 

大嬸早已是不吐不快、不說憋著心裡慌,不管四周開始有人看著熱鬧,邊罵著邊把男子兩人的行囊丟了出去。 

「快走吧!我這裡不留你們了!」拋下最後一句話,大嬸回屋關門聲大作,原本看著熱鬧的人也停止了討論、紛紛散去。 

 

男子嘆一口氣,右手放開牽著孩子的手,用力地揉了揉他的頭,他再彎腰、伸出右手拾起行囊,孩子突然露出一絲憂慮、急忙想接過包袱,男子已經一甩,揹在右肩上,更順勢回頭瞪向了後方夏侯垣一行人。 

 

男子早就察覺夏侯垣赤裸的視線,只當是愛湊熱鬧的路人,但現在戲唱完了,也該散場了吧。 

  

沒想到他兩人意外的四目交接,男子高馬尾有些鬆,微捲的瀏海長過眼尾、順到耳際,卻掩不住一道凜然的濃眉,黑髮參雜些許灰絲和臉上的鬍渣讓看不出年紀,但卻有一雙夏侯垣曾經相當熟悉的眼。 

  

「高煌大哥?!」 

  

馬車啟程、奔馳在林間道路上,車內夏侯垣和高煌對坐著,夏侯垣看著挨在高煌身側的孩子溫和地笑著。

「你叫高燁啊。」 

 

近距離一瞧,高燁的左眼有道不深的刀疤橫過,新嫩皮膚上已結痂許久,倒成了光澤感,某些角度折射光線,刀疤還顯得透亮。

 

高燁始終沒有太大的表情變化,只是眼睛不住對夏侯垣盯著瞧,像只正在判別敵我的獅崽。 

「徒兒名字我取的,撿到他的時候才五六歲吧,這都過去兩年有了吧。」 高煌想著這幾年的顛沛流離,笑得苦澀相當。「這疤也是撿到時就有的,只是也沒錢能夠好好治…」

 

細膩的高燁感受到情緒抓住高煌的袖子,輕輕喊了師父。 

 

「沒事,你師父以前救過我的命,現在換我回報恩情、照顧你們吧。」 夏侯垣安慰起高燁,反而惹得高煌一笑。

「戰場上哪有什麼恩不恩情的…不過,我和燁兒的確需要落腳的地方,謝謝你。」 

 

高燁一路靜靜地聽著夏侯垣和高煌說著以前的故事。 

 

曾經是天策軍的夏侯垣在一次支援邊關的戰役,和隸屬蒼雲的高煌分配在同一個小部隊。那是他第一次執行任務,意外落單的夏侯垣遭遇敵人包圍的危急之際,是折回支援的高煌舉盾帶他殺出生天。 

 

夏侯垣形容當時的高煌是那樣的威武氣概,聽得高燁都忍不住張開嘴巴、眼神晶亮地看著自己師父,惹得高煌不好意思地開始制止夏侯垣美化後的回憶錄。 

 

「煌哥你現在怎麼會…離開蒼雲?」夏侯垣問得小心翼翼,高煌 臉色沉了一下,緩緩舉起右手輕輕捏著自己左手臂。

「一年多前的一次任務失敗,這裡被砍過一刀,差點連手臂都不見了,軍醫救回我的命、救回我的手,但…」

高煌吃力地舉起自己的左手,只是有些垂軟的左手臂因為施力而不自然地抖動。

「別說舉起盾了,連想端起碗吃飯都難了。」

 

夏侯垣伸手捏住高煌的左手,施力地揉捏著且細細觀察一陣。

「煌哥,我想我娘子應該有辦法。她乃萬花谷藥王門下弟子,當年我胸口中過一箭,也是得她鋒針回生。」

 

彷彿在談他人之事,夏侯垣口氣雲淡風輕,甚至因為提到自家夫人有些驕傲。

 

直到後來,高煌才從皇甫清口中得知當年夏侯垣的九死一生,讓他心室有損、身體已不堪激烈動作,雖是日常生活無礙,但也只能像高煌他一般離開那原是畢生志向的歸屬。

 

曾經天下誰敵手,轉眼風雲盡收。

放下曾經誓言槍在人在、年少的豪情壯志,終是回歸平凡。

avatar-img
0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伊緒Illshey 的其他內容
高燁從有記憶以來,生命中只有師父高煌一個人。 那樣高大的背影替他遮風擋雨,即使顛沛流離也不會捨棄他。 他不在乎吃苦,只要能跟在師父身邊,等到他長大了,就換他替師父遮風擋雨。
高燁從有記憶以來,生命中只有師父高煌一個人。 那樣高大的背影替他遮風擋雨,即使顛沛流離也不會捨棄他。 他不在乎吃苦,只要能跟在師父身邊,等到他長大了,就換他替師父遮風擋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夏芒回到前廊時,衡無書已經在拐角處等著了。他倚著廊柱,低頭垂目,好似看得出神。光影在他衣襟上切割出一道明顯的分界,照亮了他青色的外袍,卻隱去他眼底的神色。
Thumbnail
夏侯嬰不與人比較,做好自己的本分,最終得到了豐厚的恩典。若我們面對同儕的成就比自己高而心生嫉妒時,可用花精平衡。
Thumbnail
步夏接到一個讓他驚訝的消息,一位故人想要見他,而這位故人竟然是……
Thumbnail
城南,豐年客棧。先回了客棧的是夏芒,接著是衡無書。
Thumbnail
  衡無書一笑道:「夏姑娘果然察覺到了。」
Thumbnail
第五十回: 夏九齡在臺上耀舞揚威,北俠秋田目視大清三十三路俠客之一的「左臂神刀」洪炳南,示意要他出戰⋯⋯
Thumbnail
蕭牧忱抬頭望向我,眼神沒有半分冷嘲熱諷,唯見一片赤誠。他的聲音有些顫抖:「我雙腿殘疾重病纏身,怕是連生育都有困難,也不知道能再活幾年。」 「阿昀,你不是很想回家嗎?回你心心念念的北境。」 「找個能陪你回家的郎君吧。」
Thumbnail
早在劉賀繼位飛奔的路上時,他昌邑國的中尉王吉就給他寫過信,裡面有以下要點: 人家國喪你才有機會繼的位,千萬崩住了,別浪。(今大王以喪事征,宜日夜哭泣悲哀而已,慎毋有所發!) 你的領導是大將軍,千萬姿態放低。(臣願大王事之,敬之,政事壹聽之,大王垂拱南面而已。) 但劉賀並不當回事。 來的這一路
Thumbnail
夏芒回到前廊時,衡無書已經在拐角處等著了。他倚著廊柱,低頭垂目,好似看得出神。光影在他衣襟上切割出一道明顯的分界,照亮了他青色的外袍,卻隱去他眼底的神色。
Thumbnail
夏侯嬰不與人比較,做好自己的本分,最終得到了豐厚的恩典。若我們面對同儕的成就比自己高而心生嫉妒時,可用花精平衡。
Thumbnail
步夏接到一個讓他驚訝的消息,一位故人想要見他,而這位故人竟然是……
Thumbnail
城南,豐年客棧。先回了客棧的是夏芒,接著是衡無書。
Thumbnail
  衡無書一笑道:「夏姑娘果然察覺到了。」
Thumbnail
第五十回: 夏九齡在臺上耀舞揚威,北俠秋田目視大清三十三路俠客之一的「左臂神刀」洪炳南,示意要他出戰⋯⋯
Thumbnail
蕭牧忱抬頭望向我,眼神沒有半分冷嘲熱諷,唯見一片赤誠。他的聲音有些顫抖:「我雙腿殘疾重病纏身,怕是連生育都有困難,也不知道能再活幾年。」 「阿昀,你不是很想回家嗎?回你心心念念的北境。」 「找個能陪你回家的郎君吧。」
Thumbnail
早在劉賀繼位飛奔的路上時,他昌邑國的中尉王吉就給他寫過信,裡面有以下要點: 人家國喪你才有機會繼的位,千萬崩住了,別浪。(今大王以喪事征,宜日夜哭泣悲哀而已,慎毋有所發!) 你的領導是大將軍,千萬姿態放低。(臣願大王事之,敬之,政事壹聽之,大王垂拱南面而已。) 但劉賀並不當回事。 來的這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