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6/1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回應孩子情緒最好的方法,是協助他辨識情緒及指出情緒的來源

raw-image


當孩子有情緒產生時,首要做的事情必須先處理孩子的情緒,才去處理事情。


處理情緒的原則如下:

  1. 辨識情緒

例如生氣、害怕、傷心、害羞等。


  1. 指出孩子的情緒和引發情緒的刺激源

可用「我知道/看到/你覺得⋯,因為/可是⋯」的句型,如此,才可釐清孩子到底在意什麼。

好比說:

  • 「我知道你想要媽媽聽懂你的意思,可是媽媽沒有聽懂,你很著急,是嗎?好,媽媽聽懂了。」
  • 「你是不是很挫折因為這個東西沒辦法弄好?然後媽媽沒有幫忙,你覺得難過,而且你覺得自己不會弄,就不敢/不想再試了?你可以不會做,也可以做不好,但媽媽不喜歡你用抱怨的聲音說話。」


  1. 用平靜的態度提供解決的建議。

說完上述步驟後,接著說「那⋯」。

要知道,「那⋯」是指我們了解和聽懂,不表示我們同意、照辦、會給他他想要的,而是能有互相協商的空間。

像是可以反問他:「那我們可以一起想想要怎麼辦?」或是「那你可以告訴我現在需要什麼,我來一起幫忙」。

有兩種建議原則,第一,若做出錯誤行為,導致別人受苦,也讓孩子自己有愧疚感、罪惡感、或覺得有點抱歉、難過,則須表示歉意、補償、修復關係。第二,若做出錯誤行為,是導致自己受苦,孩子會有懊惱、後悔、或生自己的氣時,則須思考未來能改變或調整的方向。

以下的範例可供參考。

  • 我覺得你生氣夠了/太激動了,那我來幫忙看看怎麼辦吧? 取代「愛生氣」
  • 我不懂你為什麼這麼傷心,那你說清楚我來聽。 取代「玻璃心」
  • 這個讓你很害怕,那我有方法可以不怕,你要聽嗎? 取代「膽小鬼」
  • 你覺得很丟臉/尷尬,我以前也有這樣過,那你想知道那時候怎樣嗎? 取代「臉皮薄」
  • 我覺得這裡/現在不是一個適合好好哭的地方/時間,那你想要媽媽先陪你哭一下?或是要媽媽先抱抱你?還是我們去⋯ 取代「愛哭鬼」
  • 你很在意/著急,那我要你慢下來聽我說,我們想想看怎麼辦? 取代「愛計較/小氣鬼」


  1. 轉移注意力,讓孩子重新擁有決定權,可更加舒緩他的情緒。

好比說:「你想要用紅色毛巾擦擦眼淚,還是黃色小鴨的毛巾?」


------------------------------------------------------------------------------------

參考資料:《不溫婉又怎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