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1|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我的大學休學經歷
我是讀大學讀了兩次休學兩次,但我把休學就當作是退學,反正有了大學文憑其實也沒有用,我為什麼會讀大學兩次休學兩次呢?那是因為我自身有焦慮症和社交障礙,我到學校焦慮症就開始發作還有社交障礙也發作,我看到同學感覺會有一種壓迫感,跟害怕。
所以我爸就帶我去尋求醫生幫助所以休學了一次,後來看醫生跟諮商心理師談話,有改善一點點但有時候還是會有焦慮感,後來復學後換了班級換了老師,同學也跟著不一樣了,但我還是沒有朋友因為我不敢交朋友。
那老師也挺有趣的他會邀請同學去他辦公室吃飯聊天,老師也很友善,後來因為我翹課翹的很多次,所以被請去輔導室跟諮商師談話聊天,但我在跟她聊天的同時心裡想幹跟她聊天衝X小,聊了也不會有用而且聊的話題大多都重複性的,就是問我今天過得好不好啊,最近都在做什麼, 心情有沒有變好阿之類的。
每次上課還會被同學要求要實作,因為我讀的是餐飲科系,我每一次都是看同學實作,而我沒有下去一起做。所以有一次同學就叫我說下一次換你做了,我就把那堂課翹課不去,因為我不想做,但有一次我還是去了,那一次是做醉雞,同學借我刀子教我如何剃骨頭,我看了一下而已我就用自己得方式剃骨頭,做完那一次之後我就沒再去上課了反正那堂課是選修課,我不在乎。
反正撐著撐到放寒假升上大一下,後我剛開學就請假不去,有時下雨天也不去,自己選的課想去上的課也不想去上,我也不知道視為什麼,所以後面父母又幫我辦休學,休學前一天我還跟爸媽大吵一架,因為爸爸說我在作夢阿,什麼你繼續做你的夢,反正看你以後要怎麼辦,吵著吵著我不爭氣得哭了,我生氣最後吵完架了以後我爸媽去幫我辦休學,我的老師跟我爸媽講了很有智慧的話就是,父母在有生之年陪伴孩子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親情,我覺得這話很有智慧,我又休學但我把他講退學,因為我部會再回去學校了。
如果要我回學校我爸覺得我的文筆很好該去讀文學系或是國文系,出路他們兩個都很像,但科技大學沒有這些科系只有國立大學才會有這些科系,等到我想再去念書,我想報考國立大學去讀文學系。
不管幾歲能念書的地方不只學校外面其實就是教科書也是知識的泉源,有源源不絕的知識,都在這世界都找的到,像是去圖書館看書,去外面寫生,去運動看球賽,看電視之類的這些都是能增進知識的。
還有其實為什麼我說大學文憑部是很重要的原因有很多種,第一你有文憑沒能力請問誰要僱用你,你有文憑有能力但他為什麼要僱用你,還有美國那些發明家科學家為什麼都很聰明就是因為他們都輟學。
他們輟學不是沒事做他們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所以如今才會有FB/IG/X/微軟這些程式,微軟比爾蓋茲也是輟學後再也沒去念書也沒有大學文憑還有祖克柏FB創辦人他也是念到中途輟學了,去發明社交軟體,X前身為推特伊隆·馬斯克特斯拉創辦人還是,SpaceX的創辦人他也是輟學沒再去過學校念書,了結果還能發明這些東西,還有賈柏斯Apple創辦人也是輟學在自家車庫發明電腦。
這些都是沒有文憑的人能做到的事情,但為什麼他們能做到這些事情,是因為他們所屬的環境是你想做什麼就去做爸媽部會去阻擾你去發展,所以我們所用的都是聰明的歐美人的程式,如果沒有他們不會有微軟/FB/IG/X/SpaceX/特斯拉/Apple手機等等的。
所以這就是台灣跟歐美教育的差別,歐美從小教育孩子自我探索喜歡的事情,而台灣就是死讀書考試大學也是死讀書考試後面才在那邊教你探索生涯,什麼生涯狗屁的東西你到後面才在探索就來不及了,所以我說實在話我孩子不想讀大學我不會阻止他,我會把我所學的教他好讓他去探索自我生涯,生涯要從小培養這就是歐美教育的優點,孩子不是機器人他是個個體,我們不能強迫他該做什麼而是培養他喜歡的事情。
所以大學文憑不是很重要,學習在哪裡都可以學習,世界就像書本一樣想學習就能學習。這就是我的感想和故事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