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開球的投資心理學

高爾夫開球的投資心理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金融市場就跟地震時事一樣

沒發生地震之前大家都正常生活,根本也不會去預言地震時間,因為沒有非自然事件能干擾自己

地震發生後,開始情緒波動,以為一個主震結束就沒事,但過幾天又有餘震開始動搖,開始隨時都會害怕地震

而各方地質專家跟電視說書的也會開始看答案說故事,未來多久內會超越XXX會複製XXX年代

就會看到

"專家示警XXXX恐來襲"

"XXX板塊恐怖特性不排除可能規模XXXX"

"XXX地震等同幾顆原子彈"

開始找很多可能發生的答案跟可能的預言故事,這從小到大應該都清楚吧

"XXX曾預言幾次災難,這次再度命中地震,小心世界末日前兆"

而金融市場發生意外時也是同樣的標題

"專家示警XX修正後恐複製XXX"

"知名分析師警告XXX造成的不確定性恐規模XXX"

"曾經預測到XX海嘯,這次再度命中,小心複製XX崩盤"

開始找數學答案可以解釋的都可以,只要能剛好符合已經發生的數學公式

這就是人性的結果論

從小到大都已經複製多次生活跟金融劇本,花時間看這些不如花時間享受生活或是看喜歡的電影跟書籍


多數人現在研究哪些容易被地震影響的區域房子不要買,現在台灣人買房第一原因是"買得起還是買不起吧"

avatar-img
財經咖啡因的窩
179會員
1.5K內容數
投資心理學的核心地位 心理情緒交易占比70%:掌控交易勝率關鍵 市場波動常常引發人性的兩大情緒:貪婪與恐懼。這些情緒會驅使投資者做出非理性的決策,例如在市場高點追漲、在恐慌時拋售。 成功的投資者懂得對抗情緒,以理性和規劃來取代本能反應。 "市場上的成功,往往來自做不自然的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財經咖啡因的窩 的其他內容
在人性歷史的長河裡,400年前的鬱金香泡沫,不過都只是400年後每一個金融風暴的翻新版。 每一次的市場瘋狂,無論金融行情的名稱、時間、商品如何變化,本質上都是人性的反覆上演。 這正是「明斯基時刻」的啟示: 明斯基泡沫模型為: 位移: 一場突發事件(如資金寬鬆、戰爭)激發人性的情緒波
高爾夫開球的投資心理學 ----------------------- 魚信任水,煮他的卻是水 樹葉信任風,風卻把它吹落了 他們的想法就是,我這麼信任你,你卻傷害我 後來才發現:
『誘餌效應』是一種行為經濟學現象,指在選擇情境中引入一個劣勢選項(誘餌),可以影響人們對其他選項的偏好,從而改變最終的決策。 這種效應通常被用於市場營銷和銷售策略中,通過設置一個不那麼吸引人的選項,來提升另一個選項的吸引力。 例如: 我們去看電影都會買爆米花 如果只有小桶50元跟大桶1
在人性歷史的長河裡,400年前的鬱金香泡沫,不過都只是400年後每一個金融風暴的翻新版。 每一次的市場瘋狂,無論金融行情的名稱、時間、商品如何變化,本質上都是人性的反覆上演。 這正是「明斯基時刻」的啟示: 明斯基泡沫模型為: 位移: 一場突發事件(如資金寬鬆、戰爭)激發人性的情緒波
高爾夫開球的投資心理學 ----------------------- 魚信任水,煮他的卻是水 樹葉信任風,風卻把它吹落了 他們的想法就是,我這麼信任你,你卻傷害我 後來才發現:
『誘餌效應』是一種行為經濟學現象,指在選擇情境中引入一個劣勢選項(誘餌),可以影響人們對其他選項的偏好,從而改變最終的決策。 這種效應通常被用於市場營銷和銷售策略中,通過設置一個不那麼吸引人的選項,來提升另一個選項的吸引力。 例如: 我們去看電影都會買爆米花 如果只有小桶50元跟大桶1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昨晚又地震了…… 雖然我居住的東京不是震央,離震央的距離有4、500公里吧。搖晃的時間太久,耳裡的半規管也失去平衡,比搭乘遊樂園的海盜船暈的更厲害。 關於日本的抗震基準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日本中長期住房問題的解決辦法-房屋狀態(小標題) 2022/03/17 posted.
創傷是一個共同的經歷,甚至不必親歷其境,只要想到受災地的淒慘面目,僥倖或者藏在心底,但更多的是強烈的衝擊與不安。這是因為受限於地域的災禍背後,有着超越國界的共性和意義。
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地熱發電文章【讓核電消失的基載再生能源-AGS/CLG地熱發電-初探】曾經提到AGS/CLG地熱發電不會引起誘導地震(Induced Earthquake),這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地熱發電技術。本文來談談為何地熱發電發展幾十年了,其聲勢不如離岸風電、太陽光電、陸上風電的真正原因,那就是
昨晚又地震了…… 雖然我居住的東京不是震央,離震央的距離有4、500公里吧。搖晃的時間太久,耳裡的半規管也失去平衡,比搭乘遊樂園的海盜船暈的更厲害。 關於日本的抗震基準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日本中長期住房問題的解決辦法-房屋狀態(小標題) 2022/03/17 posted.
創傷是一個共同的經歷,甚至不必親歷其境,只要想到受災地的淒慘面目,僥倖或者藏在心底,但更多的是強烈的衝擊與不安。這是因為受限於地域的災禍背後,有着超越國界的共性和意義。
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地熱發電文章【讓核電消失的基載再生能源-AGS/CLG地熱發電-初探】曾經提到AGS/CLG地熱發電不會引起誘導地震(Induced Earthquake),這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地熱發電技術。本文來談談為何地熱發電發展幾十年了,其聲勢不如離岸風電、太陽光電、陸上風電的真正原因,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