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專家一再強調"時間"在複利增長中的重要性。早期投入的每一分錢,都能透過長期複利累積成可觀的財富。根據投資大師約翰·博格的計算,若從25歲開始每年投入5000元,到65歲退休時將可累積超過900萬資產。但若從35歲才開始,即便每年投入較高的8000元,到65歲時僅能累積550萬左右。這正說明了"早投資"的核心優勢。
我們不妨檢視一下指數基金長期的表現數據。自1926年以來,標普500指數每年平均漲幅約為10%,遙遙領先於通貨膨脹率3%和債券收益5%左右。換句話說,若您遲了10年投資股市,實際上就是錯過了將近2倍的潛在收益。再拿台積電為例,該股從2012年的85元飆升至2024年的800元,12年暴漲超過9倍。很顯然,提早進場可以大幅降低投資成本基數。
當然,總會有投資者擔心處於"歷史高點"而卻步不前。但事實是,股市會不斷刷新高點,今天的高點未來就會成為新的低點。比如標普500從1990年代的500點開始,至今已經攀升至接近5300點的新高。因此,錯過了過去並不代表就放棄未來,關鍵是要立即行動,讓你的資金盡早進入市場獲得複利增長的動能。畢竟早晚要做不如現在做,資金越早投入市場,長期收益潛力就越可觀。
投資大師巴菲特曾經風趣地比喻:"在股市裡,如果你不能忍受在賣場抄底時別人嘲笑你,那你就永遠買不到任何便宜的好東西。"這意味著短視近利很容易被市場噪音所干擾,而唯有長期持有,才能穩紮穩打的等待被低估的公司價值重現。
華爾街也有一句流行語"Time in the market beats timing the market" — 長期在市場裡勝過預測時機的重要性。舉例來說,如果一位投資人在2000年美國科網泡沫破裂時進場,隨後又在2008年金融危機遭受重挫,他短線內看似悲劇,但若能夠耐心等待到今天,其投資組合已經躍升至歷史新高。
從數據層面來看過去20年來,隨著持有期越長,基金年化報酬率就會逐步向高於大盤的正值靠攏。尤其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持有後,個股選擇的優劣差異反而影響有限,主要收益差異來自於"持有"與否。
因此,投資的本質是一場遠程馬拉松而非短跑,需要毅力、恆心和時間的積累。唯有儘早把資金投入市場,給予足夠時間沉澱、複利滾存,才能最終贏得財富自由的終點。正所謂"時間就是金錢",及早啟航,方能更快到達彼岸。
假設你明年打算買房,需要準備大約300萬的頭期款,而目前已經存250萬。這時有些人可能會考慮花一年時間投資理財,賺足這50萬差額。也許極少數的人真的會成功,但萬一沒賺到錢,股市還下跌30% 呢?原本的250 萬就會只剩下175萬,你與頭期款的距離就變得更遠了,買房的規劃又要推遲個兩三年。而且接下來的兩三年,你還得祈禱股市表現一定要回穩才行,否則會浪費你更多時間。
為了避免以上的憾事發生,這裡提供一個基本原則:五年內會用到的錢請放在更安全的資產類別,除非你能接受前述的損失,否則投入市場的一定要是五年內都確定用不到的「閒錢」。
看完前述長期持有的勝率,你應該可以發現短期股市的不確定性很高。把投資期限拉長,才能讓投資組合的波動度將降低,減少賠錢的機率。要進入股市投資,就需要面對一些波動,更要做好短期可能下跌的心理準備。
再次強調:千萬不要把短期財務缺口寄託在未知的股票上。
回到買房的例子,你可能會問:那我到底該怎麼解決那幾萬的缺口呢?三種做法任君挑選:晚一點再買、買便宜一點的房子,或是努力多賺一點錢。總之千萬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選擇,否則就不是投資,而是「賭博」了。
牛市VS熊市
根據摩根大通針對S&P500的研究,假如第一年投入1萬美元,20年後資產總共可以成長到6萬美元。當你因為額外的擇時交易,而錯過五千個交易日當中的10個最大漲幅日,整體報酬就會瞬間腰斬,剩不到3萬美元;而當你錯過了五千個交易日當中的40個最大漲幅日,整體報酬甚至會變成負的。
這項報告中還揭露一份非常驚人的數據:五千多天的10個最大漲幅日中,有七次與最大跌幅日的間隔不到兩週。換句話說,市場的報酬主要是由極端值貢獻而來,並不是每日平穩上漲,而且大漲往往伴隨大跌,無法用現在處於「熊市」或「牛市」簡單預測。
不管是抓住最大漲幅日或是躲開最大跌幅日,對誰來說都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如果一直待在市場當中,就可以輕鬆享受資產長期成長的好處。再者,考慮到交易手續費,每次移動資金都是在耗損自己的資產。因此交易頻率高,幾乎保證會讓你虧損;把時間拉長到數十年以上,幾乎保證能幫你賺錢。我們唯一該做的事情,就是讓自己所有閒錢趕快進市場好好工作,而不是幫金融業者打工。
不要預測任何的進出場時機。唯有讓自己的資金持續待在市場中,才可以獲得比多數人更佳的報酬,長期下來會幫你建立非常大的優勢。
講到賣出股票,大家的腦海中可能會跳出「停損」與「停利」這兩個詞。但你可能不知道:不管是停損還是停利,其實對指數化投資來說,幾乎沒有任何幫助。
所謂的停損策略,是當股票大幅下跌,超過自己可以接受的損失時,就將股票先賣出以「停」止「損」失,確保虧損控制在自己的承受範圍內。對於主動投資者來說,就是要避免一次錯誤押注而面臨破產風險的狀況;但對於我們被動投資者來說,其實只要做好最廣泛的分散投資,幾乎就能避開「歸零」或「破產」的風險。
回顧股票歷史的走勢圖,你會發現就算世界充滿大小震盪與危機,人類終究會解決問題,讓一切回歸正常。依照股市長期會向上成長的觀點,停損就是多餘的操作。既然你已經知道我們幾乎不可能猜中何時會跌到最低點、何時會反轉向上成長,那麼你應該也可以理解:市場上鼓吹投資人要先停損,等落底再大批買進的人,要不就是高估自己,要不就是想賺你的手續費!
至於停利,是指當你持有的股票持續上漲,獲利達到特定比例後,就先「停」止獲「利」,將股票轉換成現金,落袋為安。
停利的論點是基於股市的震盪特性。有一群人認為:股票要在高檔時先慢慢出場,否則等跌下來,原本的獲利就「啪!沒了」。
我們不推薦停利,還是呼應這一點:一般投資者並無法預測股市短期的漲跌。再者,細看許多停利策略,其中的數字設定大多只是憑感覺,背後並沒有邏輯支撐。例如:設定漲20%後先獲利了結,再重新開始累積複利。但股票漲20%後,就一定會下跌嗎?萬一繼續上漲,豈不是就錯過了後續的漲幅?想在股票上漲過程中,抓到下跌的瞬間,審制在落底前重新投入資金,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務,往往花了更多成本,卻換來更差的績效。
可能會有些人反駁:「追求不停利太過理想主義了!股票只是一堆數字而已,慢慢把股票變成現金來享受生活才是重點。」這個反駁確實有幾分道理,但同時也是對指數化投資的誤解,下面就繼續為你解說。
如果你的股票永遠不賣出,確實只會是一堆跳動的數字,對生活完全沒有幫助。但如果急著賣出股票,就造成複利效果中斷,也可能讓你承擔股票短期的虧損。況且,我們無法知道什麼時候才是賣出股票的好時機,如果隨意憑感覺賣,想創造更好的績效會非常困難。
事實上,這個問題並沒有想像中困難。我們會賣出股票,主要只有一種狀況:當一開始設定的投資目標已經接近達成,需要現金的時候,就放心把股票賣掉來享受成果吧!
人生中會有不少需要較大筆資金的階段性目標,例如:買車、買房、養育孩子的費用、退休⋯⋯等等,輕重緩急因人而異。沿用前面買房的例子:假設你現在25歲,規劃35歲要買房,就可以從今天開始指數化投資,累積你的資產。等時間到了,就把需要用到的錢取出來,賣出股票來支付你的頭期款,其餘部分依舊放在市場上持續增長,這才是兼顧生活開銷和資產累積的正確方式。
你可能又會碰到一個現實的問題:「萬一要花錢的時候,錢還不夠怎麼辦?」正如前面所說,除了在各種消費目標之間取捨,你也應該及早投資以讓資產開始成長。
既然所有人都不希望賣在套牢的時候,又希望資金能參與市場,就需要一個兩全其美的方式。提早開始是一個方法,但如果我們能讓資產成長的曲線更趨於穩定,就更能避免在未來需要用錢時,剛好遇到套牢的尷尬狀況──這時候就輪到神奇的「資產配置」出馬,幫助你做到這一點。
最後再整理一下,進出場的問題不外乎把握以下3個大原則。這些大原則可以幫助你解決99%的時機問題,更可以幫助你辨別一項投資策略的可行性。
綜合來說,指數化投資當然也有買賣股票的時候,但並非看行情猜測交易時機,而是將更多精力花在「了解自己的目標」和「規劃合適的投資組合」。從生活需求的角度出發,先設定好投資目標,再耐心等待計畫成功。消除不必要的壓力,讓時間化敵為友,才是最大的成功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