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讀|就像妳一樣的媽媽

樂讀|就像妳一樣的媽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作者|陳渝淇 繪者|吳育德 出版社|為人母有限公司

作者|陳渝淇 繪者|吳育德 出版社|為人母有限公司


能夠在這樣特別的日子分享來自台灣出版的繪本,感覺非常有意義,在翻閱時,看著每一頁母親與孩子的繪圖都讓我覺得非常溫暖,也想起自己小時候的時光。雖然內容的文字量不多,可是繪圖卻傳遞更多無法用文字形容的感受,我想那是雙向的愛,獻給媽媽也送給小孩。

 

一直覺得我們每個人與媽媽的連結理應來說是最深的,因為能夠被順利產下,絕大部分都是因為有媽媽的身體。母親這個角色好像擁有無限的能量,我永遠都記得我媽曾經跟我說她自己是打不死的蟑螂,當下整個被她的堅韌給嚇壞。

 

因為工作型態的關係,我和媽媽的相處時間很長,所以可以看見很多不同面向的她,可是,我唯一很少看到的面向是 ─── 她自己,一個不是誰的老婆、不是誰的媽媽、不是誰的兄弟姊妹的那個最單純的自己。不論什麼事情,我們家人永遠被媽媽擺在第一位,而我總會想,那她自己呢?

 

很多時候,我會去思考自己能像我媽一樣這樣奉獻嗎?好像沒辦法,光是想到可能會喪失自我與自由就讓我渾身發抖,也因為相處時間長,都知道她在做著那些事情,所以有時候當她不被理解時,我也會莫名感到不公平。

 

我很愛媽媽,但事實上也很會跟她吵架,超級受不了她許多舊到不行的觀念跟碎嘴,不過,對我來說,她仍然是個偉大的人。每當我幻想如果我是她,我很多事情一定會擺爛不想管,因此,可以和隊友老爸拉拔我們三個女兒成人真的非常了不起啊,雖然教育方式不是所謂愛的教育.....(抖XD。

 

生育小孩以及後續的養育之路都是極為艱辛的,即使現在社會對於女性議題較為開放,可是,我偶爾還是會感覺到父權時代的影響力,那種不尊重母職的態度都讓我好想大喊,即便一個女性身為母親,但她也別人的小孩啊,甚至,和我們一樣都是人吶。

 

又或者是,只有一個人照顧小孩,那有什麼問題嗎?其實,現在我們正走向多元化的世界觀,只要能夠給予孩子愛並且引領他們,那麼單親以及這個母職的生理性別取向為何,根本就沒有什麼問題。

 

和媽媽說一聲母親節快樂吧!過了今天,要開口就會讓人有點害羞了呢。

 

「母親節快樂」這五個字乍看之下好像只是很單純的慶祝一個節日的喜悅,但對我來說,我真心地希望媽媽可以活得快樂,當然,不只是我的媽媽,每一位媽媽的都是,甚至是每一個人內在的母親也要快樂!


《就像妳一樣的媽媽》

《就像妳一樣的媽媽》

《就像妳一樣的媽媽》

《就像妳一樣的媽媽》

《就像妳一樣的媽媽》

《就像妳一樣的媽媽》

《就像妳一樣的媽媽》

《就像妳一樣的媽媽》

《就像妳一樣的媽媽》

《就像妳一樣的媽媽》


avatar-img
陳子楹✦/愛書人的閱讀室/
29.2K會員
585內容數
【愛書人♥陳子楹.樂樂|一枚貓奴的閱讀日常】 歡迎來到我的閱讀室,除了分享閱讀的心得之外,也會不定期和室友們分享新書資訊與閱讀日常,歡迎一起來聊天啊ヽ(●´∀`●)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的天!實在是超喜歡這個故事所有一切的鋪成。沒想到自己竟然可以如此快速地讀完一本將近有400頁的英國文學。
讀這本書的時候,一直讓我想起去年很愛的一部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久違的韓劇也難得從第一集愛到最後一集。 其中我特別喜歡男主角對女主角說的一段台詞───
先前曾分享過我以為所謂的"誤讀"是矯正我們過去閱讀的童話版本,但卻不是這樣。作者在序中提到───   誤讀來自擬仿,就是在故事形式、情節綱要、角色創造之中,記看出其中顯像的徵象,便去捕捉其意義,或發現遺漏的意義,再轉身過來想想:「對我們而言,這來自異文化的徵象,為何是有意義的?然後進行深度的
記得"冒牌者症候群"這個詞在前幾年好像蠻多人在討論的,但我都沒有進一步去探索,因為覺得好像自己沒有這個症頭,沒想到收到瀞仁的書時,照著裡面的測驗表一測,不得了,也是高達72分,順便幫自己取了一個"民間草包"的暱稱。(我的冒牌者經驗類型是完美主義者與專家)
我一直不知道作者茱莉亞的解剖書系列有台灣出版社引進,好驚喜也非常開心!我會認識到她的作品是因為日本有出版她的《食の解剖図鑑》,因為我很喜歡看美食插畫,所以有採購到公司,看了實體書之後覺得好讚,後來去年也發現日本有出版另一本《自然界の解剖図鑑》...
真的是...沒想到這麼快把這本書讀完。當初曾提到婉拒這本書的閱讀邀請,因為當時覺得沒有什麼感覺,不過,也因為封面真的好可愛,於是在書店曾稍微拿起來翻讀一下下。
我的天!實在是超喜歡這個故事所有一切的鋪成。沒想到自己竟然可以如此快速地讀完一本將近有400頁的英國文學。
讀這本書的時候,一直讓我想起去年很愛的一部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久違的韓劇也難得從第一集愛到最後一集。 其中我特別喜歡男主角對女主角說的一段台詞───
先前曾分享過我以為所謂的"誤讀"是矯正我們過去閱讀的童話版本,但卻不是這樣。作者在序中提到───   誤讀來自擬仿,就是在故事形式、情節綱要、角色創造之中,記看出其中顯像的徵象,便去捕捉其意義,或發現遺漏的意義,再轉身過來想想:「對我們而言,這來自異文化的徵象,為何是有意義的?然後進行深度的
記得"冒牌者症候群"這個詞在前幾年好像蠻多人在討論的,但我都沒有進一步去探索,因為覺得好像自己沒有這個症頭,沒想到收到瀞仁的書時,照著裡面的測驗表一測,不得了,也是高達72分,順便幫自己取了一個"民間草包"的暱稱。(我的冒牌者經驗類型是完美主義者與專家)
我一直不知道作者茱莉亞的解剖書系列有台灣出版社引進,好驚喜也非常開心!我會認識到她的作品是因為日本有出版她的《食の解剖図鑑》,因為我很喜歡看美食插畫,所以有採購到公司,看了實體書之後覺得好讚,後來去年也發現日本有出版另一本《自然界の解剖図鑑》...
真的是...沒想到這麼快把這本書讀完。當初曾提到婉拒這本書的閱讀邀請,因為當時覺得沒有什麼感覺,不過,也因為封面真的好可愛,於是在書店曾稍微拿起來翻讀一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