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韓江(한강) 翻譯|張雅眉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這本書相對其他的作品來說,厚度少了很多,六十五篇短文涵蓋了寒江自傳以及創作,說真的,很好讀,但是她的文字仍然帶給我濕冷與距離感,可是,又很喜歡,真怪。
❝ 生活並沒有對任何人友善。當我走在路上體會到這事實時,下起了似雨似雪的霙。霙軟綿綿地浸濕額頭、眉毛和臉頰,拂過一切事物。我邊行走邊回想這事實時,我邊行走邊體會到盡全力握緊的一切中就會消失時,下起了似雨似雪的霙。既不是雨,也不是雪;既不是冰,也不是水。無論闔眼或張眼,無論停下腳步或加快步伐,霙依然浸濕眉毛,依然柔軟地浸濕額頭。 ❞
上面這一段是我蠻喜歡的其中一篇短文,覺得也很像詩。
我在讀的第二部【那女人】,有比較掉入情緒,因為這邊是以她出生沒多久就過世的姐姐的視角而寫,有時候是她,有時候是自己,有時候好像兩個人是一起的,而且,這邊都鮮少有「我」這個詞,第一部與第三部的部分則較多。
寒江在書末也提到,這本「白」書,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種白,她說,韓文中想敘述「白色」時,有兩個形容詞,一種是「하얀」,乾淨如棉花糖,另一種即是書名「흰」,蘊含的是人生和死亡的蕭瑟氣息,所以,這本書雖然內容較少,短文的形式也不難讀,但是在闔上書之後,我還是覺得沉重。
(寫完之後卻感覺好像是一篇沒寫什麼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