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農莊隨筆(16) ──哈斯酪梨在我家(一):源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美籍先生的美國家人喜歡吃酪梨,但他們好像都不是直接吃,而是打成一種叫Guacamole 的墨西哥酪梨醬,當沾醬吃,這醬在美國很受歡迎。但我先生從小就不碰這酪梨醬,他對酪梨這水果是避之唯恐不及。

我自己從小也沒吃過酪梨,不知酪梨是何水果,有何滋味,所以長大後也從未想過要去吃酪梨。

但12年前,我開始研究如何用食療來改善自身的健康時,得知吃好油對健康大有幫助。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的健康飲食觀,深深影響了我,於是我不再被傳統的營養觀主導,以為多吃油會危害健康。其實當我開始多吃好油,尤其是冷壓椰子油之後,從小折磨我的喉嚨發炎問題,很快就根治了。

多吃油是指多吃好油,不是多吃壞油,壞油基本上就是反式脂肪、精製油(如大豆沙拉油)、氧化油(比如因高溫而冒煙或產生油耗味)等等。

當我發現多吃好的脂肪有益健康時,酪梨便是我躍躍欲試的一種水果。說它是水果,其實它的營養並不歸類在水果,而是脂肪,可見酪梨的含油量有多高。

我第一次買酪梨回來嚐試時,先生完全提不起興趣,而那次買的酪梨,確實也不怎麼好吃,後來便不了了之。

八年多前移居台東、買下農地之後,我們開始陸續大量種植想吃的水果,比如芭樂、芒果、蓮霧、柳丁、木瓜、鳳梨、龍眼、荔枝、甜桃、釋迦,花了好多錢,但有許多都葬送在新手小農無知的手中,以至於遲遲吃不到親手栽種的水果。

2017年5月,我終於採取行動,上網向嘉義一位果農買了三棵哈斯酪梨苗,花了5400元的大價錢。那時,還不知道自己會被買我們台北公寓的鄰居坑掉八百萬,所以出手大方,很捨得下重本。


這棵掛了一粒果實的哈斯酪梨苗,賣家喊價3600元,我竟然買得下手!

這棵掛了一粒果實的哈斯酪梨苗,賣家喊價3600元,我竟然買得下手!


其中一棵長得不好,葉子不像哈斯,後來死了。之後,我發現那個果農的名聲好像有問題。


這棵酪梨苗的葉子不像哈斯,從買來就一付病懨懨的模樣

這棵酪梨苗的葉子不像哈斯,從買來就一付病懨懨的模樣


但還好有兩棵哈斯酪梨苗,挺過來了。

後來我又陸續向其他果農買了六棵哈斯酪梨苗,但因為當時不住在農地上,很難就近照顧,一直長不好。2019年底蓋好農舍搬到農地上後,才開始認真照顧,其中有兩棵長勢較好,有一棵還長到兩三公尺高,可惜2023年秋天,被颱風吹倒。

非常可惜,已經長好高了

非常可惜,已經長好高了


總而言之,現在就剩下最早買的兩棵哈斯酪梨果樹,而且已經長得十分高大。今年邁入第七年,經過零星結果的幾年,今年,終於可以給超過100粒的哈斯酪梨小果套袋,好興奮,但也清楚之後還會落果,只希望不要掉太多啊。

很開心能套這麼多紙袋,有套才有得吃

很開心能套這麼多紙袋,有套才有得吃


台灣可種的酪梨品種很多,為什麼我會如此獨鍾哈斯酪梨?

(待續)


*   *   *

FB社團:台灣香檬和各類蔬果花草樹的有機種植學習之旅(一個有機家庭農場的日常)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807951664226283/


農產品表單

https://forms.gle/tTHwD7bPqTozYCDG9


*  *   *


務農基金贊助

郵局帳號:(代碼700) 000-1449-0588839

戶名:許惠珺

avatar-img
1.0K會員
313內容數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蓋了一間農舍 的其他內容
去年買了十幾盆玫瑰天竺葵,開始學習種植,仔細呵護,並且不斷自行扦插繁殖上百棵。七個多月後的今天,終於能採到足夠的葉子蒸餾一鍋。本來忍著要等到六月份精油含量最多時,再來蒸餾玫瑰天竺葵。但今天忍不住先蒸餾了一鍋,果然名不虛傳,那些微類似玫瑰的香味實在迷人。上網一查,玫瑰天竺葵純露的功效驚人
我吃一般的麵包容易湧胃酸,但又很難完全不吃麵包,解決之道就是學習培養酸酵種,自己做酸種麵包。自從成功培養出酸酵種之後,過去一年多來,我們得以在家做美味又健康的酸種麵包吃,真覺得很幸福。為了健康,我們在家烘製的糕點,凡需要用到泡打粉、小蘇打粉和速發酵母等的食譜,一律會嘗試用酸酵種代替。
前幾天我列出我管轄內的植物,數量多達40!難怪我每天為農事忙得人仰馬翻,過重的體力活也讓身體吃不消,好多部位都受傷,手指也變形疼痛。這是務農要付出的辛苦代價,但如果有收穫,就會忘記辛苦;如果種不好,就會很沮喪。
先生鑽研韓國有機農業JADAM兩個月來,每週都自製益菌溶液來澆灌作物,他說今年的菜園是過去八年來,表現最好的一次,非常令人振奮。除了澆灌益菌溶液,他還澆灌富含礦物質的太平洋海水,期待將來收成的蔬果能夠好吃又營養,滿滿的微量元素!以下就用照片來記錄這充滿生機的一刻。
都說全球蜜蜂數量銳減,還好在我們這小小的家庭農場上,不缺蜜蜂。小雞舍旁有一棵種植四五年的年輕香檬果樹,長得特別好,今春開了很多花,吸引眾多蜜蜂前來採蜜。我站在樹下觀察開花的情形,聽見那密密麻麻的嗡嗡聲,頭皮有點發麻。
這陣子的有害添加物「蘇丹紅」鬧得沸沸揚揚,搞得人心惶惶,市售的辣椒加工品,到底可吃不可吃啊?其實想起來挺恐怖的,辣椒裡添加有害物質只不過是冰山一角,還有多少加工食品內添加了有害物質,是我們長期食用而不得知的?
去年買了十幾盆玫瑰天竺葵,開始學習種植,仔細呵護,並且不斷自行扦插繁殖上百棵。七個多月後的今天,終於能採到足夠的葉子蒸餾一鍋。本來忍著要等到六月份精油含量最多時,再來蒸餾玫瑰天竺葵。但今天忍不住先蒸餾了一鍋,果然名不虛傳,那些微類似玫瑰的香味實在迷人。上網一查,玫瑰天竺葵純露的功效驚人
我吃一般的麵包容易湧胃酸,但又很難完全不吃麵包,解決之道就是學習培養酸酵種,自己做酸種麵包。自從成功培養出酸酵種之後,過去一年多來,我們得以在家做美味又健康的酸種麵包吃,真覺得很幸福。為了健康,我們在家烘製的糕點,凡需要用到泡打粉、小蘇打粉和速發酵母等的食譜,一律會嘗試用酸酵種代替。
前幾天我列出我管轄內的植物,數量多達40!難怪我每天為農事忙得人仰馬翻,過重的體力活也讓身體吃不消,好多部位都受傷,手指也變形疼痛。這是務農要付出的辛苦代價,但如果有收穫,就會忘記辛苦;如果種不好,就會很沮喪。
先生鑽研韓國有機農業JADAM兩個月來,每週都自製益菌溶液來澆灌作物,他說今年的菜園是過去八年來,表現最好的一次,非常令人振奮。除了澆灌益菌溶液,他還澆灌富含礦物質的太平洋海水,期待將來收成的蔬果能夠好吃又營養,滿滿的微量元素!以下就用照片來記錄這充滿生機的一刻。
都說全球蜜蜂數量銳減,還好在我們這小小的家庭農場上,不缺蜜蜂。小雞舍旁有一棵種植四五年的年輕香檬果樹,長得特別好,今春開了很多花,吸引眾多蜜蜂前來採蜜。我站在樹下觀察開花的情形,聽見那密密麻麻的嗡嗡聲,頭皮有點發麻。
這陣子的有害添加物「蘇丹紅」鬧得沸沸揚揚,搞得人心惶惶,市售的辣椒加工品,到底可吃不可吃啊?其實想起來挺恐怖的,辣椒裡添加有害物質只不過是冰山一角,還有多少加工食品內添加了有害物質,是我們長期食用而不得知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收到鄰居阿媽送的大水梨,她以此做了冰糖燉水梨這道食補,想到阿媽的個性有如這道冰糖燉水梨的滋味,平和溫潤且飽含人生智慧。
Thumbnail
因緣際會之下,這幾天收到善心人士贊助的水果—酪梨2顆,感謝善心人士慷慨分享,讓本桑有機會一睹酪梨的神秘面紗。老實說,從來沒有買過和吃過酪梨,這初體驗。早有耳聞身邊的親朋好友,說酪梨有多好吃多好喝,但就是沒有想接近它的念頭,可能也是很少見的關係。
Thumbnail
地處熱帶的越南,酪梨又多又便宜,但酪梨雖有著超級食物美名,但單吃不若其他水果香甜,料理也有難度,如果因此就錯過不食也太可惜了。今天買了些酪梨,再利用冰箱中常備的冷凍蝦仁,來做一個從鳳梨蝦球變化過來的酪梨蝦球。 材料: 酪梨半顆(切塊,蝦子大小) 蝦 8-10隻 甜味美乃滋 適量 黃芥末
Thumbnail
每當酪梨上市季節,我總是笑咪咪地提著菜籃穿梭在市場內尋覓它的芳蹤。跟我一樣的同好不少,不信上網問問,立刻引來一堆酪梨吃法及保存的貼文。 愛怎麼吃都行 這也難怪,除了熱量高一些以外,酪梨真是健康營養、吃法百搭、甜鹹皆宜,而且還具國際名模之姿,各國料理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真是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
我喜歡各式水果,唯獨不愛木瓜、榴槤。幼時,媽媽總說木瓜非常營養,對身體多好什麼的,但我和弟弟不為所動,仍舊對木瓜敬謝不敏。其實,小時候不吃的食物,長大未必不吃,先生說他讀大學以前不吃苦瓜,現在倒是很愛,我的版本則是茄子。雖不吃木瓜,我偶爾會買木瓜給先生吃,沒忘記媽媽說過,木瓜是很好的水果。 我將
Thumbnail
繼昨日的酪梨可能改善整體飲食品質一文,凸顯了科學不科學的另一個特質: 不確性可能來自於不同學科的闡釋與分類。可能將一個「科學物件」或「科學實體」做不同的分類。再不同的分類下,酪梨可能是水果、可能是蔬菜或蔬菜替代品、也可能是油脂。。。
Thumbnail
發表在《營養學當前發展》的研究(2024年2月)指出[1],人們若每天食用一顆酪梨,可能達成利用酪梨作為一些精製穀物和鈉含量較高的食物的替代品。由美國賓州大學營養科學系研究人員領導的團隊,包括另外3 個研究中心:加州洛馬琳達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的塔夫茨大。。。
Thumbnail
格友們午安,好健康原型食物系列更新囉!吃原型食物對身體健康很有幫助喔,這次要介紹的是酪梨,也邀請格友們可以一起試試看喔!
Thumbnail
我雖然一直都覺得堅果種子類的食物挺好吃的,但就跟剝蝦道理一樣,多年來也不覺得自己有多勤勞會想在那邊嗑瓜子(不過我也沒那麼愛蝦)。因此,除非是不用剝殼的情況下,不然我似乎都沒想過要吃。 大約兩年前左右,某次舊同事聚會聽一位同事說買了某牌有調味的葵瓜子,說是很好吃。後來我跟伴侶一起去賣場時,被伴侶慫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收到鄰居阿媽送的大水梨,她以此做了冰糖燉水梨這道食補,想到阿媽的個性有如這道冰糖燉水梨的滋味,平和溫潤且飽含人生智慧。
Thumbnail
因緣際會之下,這幾天收到善心人士贊助的水果—酪梨2顆,感謝善心人士慷慨分享,讓本桑有機會一睹酪梨的神秘面紗。老實說,從來沒有買過和吃過酪梨,這初體驗。早有耳聞身邊的親朋好友,說酪梨有多好吃多好喝,但就是沒有想接近它的念頭,可能也是很少見的關係。
Thumbnail
地處熱帶的越南,酪梨又多又便宜,但酪梨雖有著超級食物美名,但單吃不若其他水果香甜,料理也有難度,如果因此就錯過不食也太可惜了。今天買了些酪梨,再利用冰箱中常備的冷凍蝦仁,來做一個從鳳梨蝦球變化過來的酪梨蝦球。 材料: 酪梨半顆(切塊,蝦子大小) 蝦 8-10隻 甜味美乃滋 適量 黃芥末
Thumbnail
每當酪梨上市季節,我總是笑咪咪地提著菜籃穿梭在市場內尋覓它的芳蹤。跟我一樣的同好不少,不信上網問問,立刻引來一堆酪梨吃法及保存的貼文。 愛怎麼吃都行 這也難怪,除了熱量高一些以外,酪梨真是健康營養、吃法百搭、甜鹹皆宜,而且還具國際名模之姿,各國料理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真是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
我喜歡各式水果,唯獨不愛木瓜、榴槤。幼時,媽媽總說木瓜非常營養,對身體多好什麼的,但我和弟弟不為所動,仍舊對木瓜敬謝不敏。其實,小時候不吃的食物,長大未必不吃,先生說他讀大學以前不吃苦瓜,現在倒是很愛,我的版本則是茄子。雖不吃木瓜,我偶爾會買木瓜給先生吃,沒忘記媽媽說過,木瓜是很好的水果。 我將
Thumbnail
繼昨日的酪梨可能改善整體飲食品質一文,凸顯了科學不科學的另一個特質: 不確性可能來自於不同學科的闡釋與分類。可能將一個「科學物件」或「科學實體」做不同的分類。再不同的分類下,酪梨可能是水果、可能是蔬菜或蔬菜替代品、也可能是油脂。。。
Thumbnail
發表在《營養學當前發展》的研究(2024年2月)指出[1],人們若每天食用一顆酪梨,可能達成利用酪梨作為一些精製穀物和鈉含量較高的食物的替代品。由美國賓州大學營養科學系研究人員領導的團隊,包括另外3 個研究中心:加州洛馬琳達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的塔夫茨大。。。
Thumbnail
格友們午安,好健康原型食物系列更新囉!吃原型食物對身體健康很有幫助喔,這次要介紹的是酪梨,也邀請格友們可以一起試試看喔!
Thumbnail
我雖然一直都覺得堅果種子類的食物挺好吃的,但就跟剝蝦道理一樣,多年來也不覺得自己有多勤勞會想在那邊嗑瓜子(不過我也沒那麼愛蝦)。因此,除非是不用剝殼的情況下,不然我似乎都沒想過要吃。 大約兩年前左右,某次舊同事聚會聽一位同事說買了某牌有調味的葵瓜子,說是很好吃。後來我跟伴侶一起去賣場時,被伴侶慫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