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0|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Kubernetes]Kubernetes介紹

在實際生產中,容器化技術開始走向「容器編排技術」,如:Kubernetes。因為Docker無法獨立支撐大規模容器化部署。

Kubernetes起源於Borg系統,所以在大規模的叢集管理,優於其他容器編排技術。它提供拉取映像檔、拉取執行容器、路由閘道、水平擴充、監控和備份等,除外還可以自動化處理容器之間的關係實現編排能力。


架構

Kubernetes主要由Master和Node組成,分別對應控制節點與計算節點。


Master

負責編排、管理和排程需求,且會依據系統資源的使用情況,將需求自動交給Node處理。它是由以下三個元件組成:

  • kube-apiserver:負責API;提供資源存取、認證等功能。
  • kube-scheduler:負責資源排程。
  • kube-controller-manager:負責容器編排和叢集狀態維護。


Node

核心元件為kubelet。功能如下:

  • 藉由遠端介面對容器進行維護。
  • 藉由GRPC對物理裝置的管理。
  • 藉由CNI為容器設定網路。
  • 藉由CSI為容器設定持久化保存。


容器編排

容器編排是Kubernetes的核心技術,能自動將有關係的應用,以容器的方式部署在同一台設備。


Pod

Kubernetes最小排程單元稱為Pod。在Pod中的容器會共用資源,以實現高效通訊。


Deployment

Pod多實例管理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後端程式設計相關的內容,包含:PHP、Golang、Java、SQL...。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小黑與程式的邂逅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