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6|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修心|《修心劍輪》:噶登派修心論著開示|利器之輪|勝義菩提心

raw-image

📘學習範疇

《修心劍輪》:噶登派修心論著開示|利器之輪|勝義菩提心


📖文獻筆記

如是以後此敵滅,如是行後分別滅,無分別智修無我,佛身因果何不得?

喂!一切皆緣起,了悟緣起無自主,變彼變此假幻現,如旋火炬現輪像。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認清了我執和我愛執,可是,它們的根仍然來自緣起。我們必須明白,一切現象皆無自性、是空性,其現象自性空。這並非說它們不存在或者“無”。一切現象之自性空,是指其無自性,所以它們並非永恆不變的。一切依賴緣起而成立,故要明空首先必須明白緣起法。一切現象乃緣起而生,我們明白這點,就容易明白空性了。所謂的“空”,是指唯名有、唯依靠緣起產生、唯賴安名而存在,並非獨立存在,可是卻不是指“無”。如果我們說一切有自性,那麼就等於是說它們永遠不能被改變,可是事實確實它們分分秒秒都在改變,所以這顯然並不能成立。如果說一切皆無,這就是說因果善惡果報也不存在,這是明顯不正確的斷見。正確的見解,是指一切有緣起而假名安立,譬如說衲面前這塊桌布,本來它只是內地某城市生產的一些線,這些線被組合在一起了,成為一塊東西,然後我們把它放在桌子上,它才被稱為“桌布”。如果我們不把它放桌子上,這些內地某城市生產的線組成的這塊東西還在,可是“桌布”卻不見了。所以,“桌布”的存在,其實就是一些條件、因緣的組合,然後我們給它一個名字——“桌布”,它才能存在,而從來沒有一塊單獨存在的桌布。我們不能說一切有自性,但必須更謹慎不要錯以為一切不存在。所以,龍樹祖師爺說過,正確的見必須是緣起和空性互為助伴才能建立的。如果了悟正確的空見,我們會對業、因果更為深信。

我執和我愛執,它們本身也是沒有自性的,因此它們能被改變、毀滅。從無始以來,它們便存在於我們心裡,導致我們每天有時快樂有時痛苦,不斷在輪回裡旋轉不停。如果一天不除掉它們,我們便一天不能自在,仍將繼續痛苦下去,甚至說,如果我們持我執和我愛執而修廣大的曼達供,把曼達視為自性有,那樣修的功德也是很有限的。不懂空性者,一切都如同實有,而如果我們能明白一點點空性的道理,便會很容易知道一切的來龍去脈,很容易能看破。

命如芭蕉無時新,壽如水泡無實心,如霧近觀散逸去,如陽焰般遠觀美,如鏡中影視似真,如雲煙霧見若穩。

我執敵如劊子手,看似實有不曾存,看似真實無實處,看似明顯超增損。


業輪如彼諸性質,如此同樣無自性,猶如月影現水面,業果諸種顯虛假,雖只表像當取捨。

我們在無波無浪的湖水上,就能看到月亮的倒影。為何我們能看到月亮的倒影呢?這必須依賴緣起具足,譬如無風的晚上、平靜的湖水等等。我們不能說倒影不存在,但它的存在端賴各種條件的同時具備才能顯現。所以,我們在修行的時候,必須把空性和緣起兩邊的因素融合而修,通曉它們兩者不對立、不矛盾、不衝突,在明白業果性空之同時,當知對善惡、黑白當作取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才是正確的中觀見。

夢中劫火燃燒時,雖無自性猶懼熱,地獄諸界無自性,因懼煉火應當斷。

妄想發時雖無暗,如於深穴漫遊走,縱使無明無自性,應以三慧除錯亂。

樂手歡唱清歌時,音若分析無自性,悅音集起未伺察,人心煩悶得消除。
業與因果若分析,亦無本性之異同,諸法明現顯生滅,各種苦樂受似真,
雖僅表像當取捨。

水滴注滿瓶器時,非第一滴注滿瓶,亦非末滴個別滴,緣起聚集瓶注滿。
苦樂果報經歷時,非由第一刹那因,亦非最後刹那等,緣起聚集曆苦樂,
雖僅表像當取捨。

愉悅未察獨立生,但此表像無實心,雖如所現似實存,劣者難解此深法。

現今於此入等持,唯只表像何曾有,非有即無何者有,斷言是非何人能?

主客自性皆不存,取捨皆離無戲論,本性智力不做作,煥發安住成大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空見得解脫,餘修即為此。—《釋量論》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