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3|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蘇菲的世界》閱讀心得 - 歷史、宇宙、思想構築我們的世界。

 ❝ 𝗕𝗼𝗼𝗸 𝟬𝟬𝟭 蘇菲的世界 ❞

《蘇菲的世界》書封

《蘇菲的世界》書封


▸ 作者:喬斯坦·賈德 Jostein Gaarder
▸ 出版社:木馬文化
▸ 年份:1991
▸ 類型:長篇小說、哲學


▶ 前言

初次對哲學萌生興趣時,曾找相關入門書籍閱讀。

當時找的書雖以對話與情境開展,但讀完後,並不感覺受到觸動。


讀過《蘇菲的世界》後,才知道過去讀的,是「用故事盛裝思想」;

讓我產生共鳴的,是「融入思想的故事」。



▶ 內容大意

《蘇菲的世界》是寫給青年的哲學歷史課,訴說從古至今的人類思想。

《蘇非的世界》內容大綱

最初,人類關心自然世界中,萬物的運作法則。

自蘇格拉底後,人們開始探討「個人與社會的關係」。

各宗教出現後,人類開始思辨信仰與知識間的磨合。

爾後,思想與擴延(物質)兩大主軸貫穿巴洛克時期到啟蒙運動的思辨潮流。

直至近代,頭頂上的星空與內心的迷宮為哲學思辨的兩大命題。


▶ 書摘與感想

假如有一個小孩 在一張紙上畫了一個東西, 你不能問那張紙說它畫的是什麼。 

——《蘇菲的世界》

我們是作畫的小孩,抑或是那張被畫的白紙?我們是有血有肉的生命體,抑或是受到心靈的圍繞?這是本書的核心命題。


問題不在於我們是否存在,而在於我們到底是誰。 我們是誰?就算最後證明我們只不過是少校雙重人格裡面的一些想像, 不過這樣也不能否認我們這麼微小的存在事實啊。

——《蘇菲的世界》


蘇菲和亞伯特是「本質先於存在」的展現,他們的世界是由艾勃特少校(類似上帝)編寫的故事,依據少校設定的本質(被安排的身分、要發揮的功能……)依次出場。

他們存在的意義在於探索、理解自己被賦予的角色,並在這齣「宇宙劇」中體現自己的本質。

而席妲和艾勃特則是「存在先於本質」,對他們而言,擁有何種特質、欲扮演何種角色…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想像力或許能創造新的事物, 但實際上不能加以揀選。

只有想像力是不能創作的。

每一件創作、藝術品,都是想像力和理智、心靈、思維之間的巧妙互動所致。

這就像你必須先放羊,才能牧羊。

——《蘇菲的世界》


用放羊與牧羊形容創作的過程。

想像力打開柵欄,竄出的綿羊在草原上舒展、自由、擴張。

理智、心靈、思維是杖與竿,守護、引領,將羊群合成一體。

我常常在寫作時,會糾結著要一步到位。

害怕放羊的過程,認為發散是拙劣與迂迴。

但或許,創作是因這樣的過程而豐厚


思想或理性的歷史就像這條河,昔日傳統形成的潮流,沖刷著各種思想;

當代又有主流的物質條件。

你無法斷定哪一種思想永遠是對的,你只能說,從你所在的位置而言,某個思想是正確的。

——《蘇菲的世界》


河水沖刷泥沙,撞擊、剝落、沉澱,形塑著當代思想。

讀了這段後,對於不同時代的想法,乃至於與自己相左的觀點,更能真心地包容與理解——理解這世上本沒有相同的河川與泥沙、包容蜿蜒與曲折的必然。



▶ 尾聲

燐光是水上的星星, 燐光和其他有機體, 全都是由曾經融合為一個星球的物質組成, 我們同樣也是星塵。

——《蘇菲的世界》


第一次深刻感受到,我們的世界是由歷史、宇宙、思想三個維度所構築而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蘇菲的世界
4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