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仁彥跟馬鈴淑夫妻倆又吵架了,原因沒啥特別的,是因為錢,特別的是,鈴淑是把兩個人近1/2的月所得捐了出去。 她以前不是這樣的,誰想得到那個省吃儉用,連自助餐都要挑快打烊特價時候去買的鈴淑,如今捐款行善起來卻大手大腳的,都是從她跟某個志工媽媽去了某個團體開始的。 從那時開始,節儉的她開始把「施比受有福」這句話奉為圭臬,並透過該社團每個月捐贈幫助癌童、為偏鄉修橋鋪路……等善款,還經常參與社團的義工活動:義診或送餐給街友……等。
從社團的靈性修持活動,她相信這樣做,不僅能幫助有需要的人,還能為家庭帶來福報。所以,每當社團有需要眾人力量支援的善舉,她也很願意出錢或出力。 社團裡的人都很溫暖,都鼓勵她說好話、做好人、行好事,世界一定會回應她的善意。常有開公司的團友善款一捐就是三、五十萬,而她僅能三、五千的參與,社團裡的弟兄姐妹說沒有關係,重要的是“我願意”的善意。 然而,她的丈夫仁彥卻對此感到非常不滿。
仁彥是一名電焊的工人,家庭的經濟主要靠他的收入,每個月的工資扣除房貸、水電、孝親費和生活教育費後,還有點餘裕。所以,鈴淑辭職照顧女兒後,開始投入媽媽志工工作,女兒大了後,未回正式職場,他也覺得沒關係,偶爾有去打工的話,收入就是多的。 後來,鈴淑參加了什麼自我成長團體,開始想作善事回饋這個世界,他也同意有能力的話可以幫幫他人,直到他發現存款在減少…… 「老婆,一開始妳想作善事,我覺得很好,但妳這樣錢越捐越多,甚至動到我們存款,這不能這樣,作善事作到不顧自己家庭了,這不行!」仁彥說道,「從這個月開始我的錢不能交給你,妳這是已經走火入魔了。」 「可是,我們要“捨得”,“捨”在“得”之前,我們得先有捨,讓世界感受到我們的善意,祂必會有福報迴向我們。我這麼作都是為了我們家好。」鈴淑堅持道。 「夠了!自己的家都不顧好了,還怎麼為我們好!?幫再多癌童、幫再多街友,他們可以讓我們不為錢吵架嗎?」 「我真的都是在為你們積福啊,我善款都是寫你跟阿穎的名字,導師說心要誠也要定,才能有效果,你不是一直支持我嗎?我不能半途而廢啊……」鈴淑哭求辯解著。 頻道……開始對不上了…… 然後,他們離婚了。 鈴淑依然堅信「施比受有福」,她每月在自助餐店打工的錢,除生活所需外,以“陶仁彥”跟“陶靜穎”名字全數捐作善款。 她相信世界會善待他們一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