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4|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行為偏差的孩子,其實是一位內心受傷的孩子

行為偏差的孩子,其實是一位內心受傷的孩子

行為偏差的孩子,其實是一位內心受傷的孩子


偏差行為只是孩子遇到難以招架的困難時的表象訊號,可能是他們缺乏因應某些情況的能力,或是面對某些事時束手無策,這是孩子釋放出的求救訊息,希望大人能理解並伸出援手。

或是,當孩子連愛都討不到時,就會從討愛的孩子變成討厭的孩子,開始做出各種偏差行為,來獲得父母師長的關注,簡言之,他是為了得到關注而故意討罵。

因為,當孩子的努力從未被看見,而一些不被接受的行為卻一再被放大檢視,孩子便會不斷展示無能來提醒大人:別忽略我的存在

而一個越是內在無力的人,越是要用大聲、嘶吼、憤怒與誇張的肢體,來展現自己的力量,唯有如此,才能感受自己對生活有支配權。

對孩子而言,最好的安全感是來自父母的關愛。所以,孩子不是變壞,只是需要我們幫忙。不是孩子不願意改變,而是時間未到。只要父母不放棄,孩子永遠有機會。只要看出孩子願意改變的心,就應該要拿出耐心給他機會。信賴孩子,然後等待再等待。



------------------------------------------------------------------------------------

參考資料:《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十年》、《不教養的勇氣》、《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細讀慢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