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行為背後都有正向意圖,不是想使自己更好,就是想保護自己免於傷害;那些看似負面的行為模式,卻能在某種程度帶給個體強大的保護力量。
好比說,孩子本身很固執,那是因為固執的本質是害怕失去,因而引發焦慮的情緒。父母可幫孩子安排規律的生活作息或提供預告,畢竟有規律才能預期。
愛吹牛的個性可能隱藏孩子怕被孤立的心情,可多增加孩子的朋友圈、拓展生活經驗,如參加旅遊、露營、參觀等活動。
依賴可能是因為缺乏自信,家長要學會引導不教導,多讓孩子動腦筋想一想;孩子表現好時加倍鼓勵,不好時故意忽略,降低標準。
抑或是當不管講幾次孩子都聽不進去時,就代表他正在成長,因為孩子是真的完全沒聽進去,他把全副精神都集中在某件事上的緣故。父母須抱持著「看你要玩多久」的心態,暫時觀察一下孩子,通常他們只會玩10-20分鐘左右。
另外,我們也要注意到,孩子的行爲,有時是因應大人的規定而產生的結果。當孩子無力反抗時,變通的權宜措施就會自然出現。但這與孩子的本質好壞無關,因為他們本來就有摸索人生的權利。所以也無須一味認定孩子做出的行為就是偏差的。
------------------------------------------------------------------------------------
參考資料:《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光光老師的高情商教養學》、《0-6歲決定男孩一生的教養法》、《汪培珽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