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植物探索】朱槿

【佛教植物探索】朱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文 / 許貞慧

圖 / 蔡清華

圖 / 蔡清華


朱槿之美,在花大色艷,更勝朝霞映日、珊瑚照水的美麗。

唐代詩人李商隱《槿花二首》云:「殷鮮一相雜,啼笑兩難分。」意喻當殷紅色和鮮紅色的朱槿花一起盛開時,美艷實難分高下。

花蕊。圖 / 蔡清華

花蕊。圖 / 蔡清華

朱槿又名紅木槿、扶桑、佛桑等,在歐洲各語系的拉丁學名皆稱中國玫瑰(Rose of China、China rose)。朱槿花有緋紅、淡紅、桃紅及黃、白等色,單瓣者漏斗狀,花蕊伸出花冠之外;重瓣者花形似牡丹,亦有朱槿牡丹之稱。

朱槿屬錦葵科,原產地印度,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樹高約2至3公尺,萌生力強,喜好陽光充足,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花葯成熟後,能看到球狀的花粉粒,紅色的部分是花絲,所有的花絲合成一束,稱為單體雄蕊。5月至10月花期盛開時是整叢綻放,花瓣五片,花大豔麗,此時採下花朵,拔出花絲能吸吮到蜜味。

北宋僧紹隆《朱槿》詩云:「朱槿移栽釋梵中,老僧非是愛花紅。朝開暮落關何事,只要人知色是空。」以深奧佛法禪理寓意,生命的規律是永恆不變,花開就會花落,不要太在乎榮辱得失,自作多情,為世事所煩惱,詩中以朱槿花作為示法的譬喻物,說明佛法關於「色空」的義理。

當您夏日漫步佛陀紀念館佛教植物園的玄奘大師區、祇園區,見到朱槿大紅花艷麗的盛開,繁花滿樹紅時,其熱情豪放的外表下,卻隱藏著纖細、微妙之美的花語意,令你多看幾回也不厭倦。

圖 / 寂香

圖 / 寂香


【延伸閱讀】
佛教植物網
👉 http://lnago.com/ADQNG

avatar-img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沙龍
74會員
798內容數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海上來的光-雲林媽祖文化主題古物展,展覽進入倒數❗ 將於2/23圓滿落幕,還沒看展的朋友快把握機會!
針線穿梭,繡出千年風華;絲絲入畫,細織文化情深。 「 華彩繡心韻 細織兩岸情 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刺繡展 」,將顧繡、絨繡、三林刺繡三大流派的藝術瑰寶齊聚佛館,為您呈現精巧絕倫的刺繡精品。
只要根不壞,荒地也能開花; 只要心不死,絕處也能逢生。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慈》
海上來的光-雲林媽祖文化主題古物展,展覽進入倒數❗ 將於2/23圓滿落幕,還沒看展的朋友快把握機會!
針線穿梭,繡出千年風華;絲絲入畫,細織文化情深。 「 華彩繡心韻 細織兩岸情 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刺繡展 」,將顧繡、絨繡、三林刺繡三大流派的藝術瑰寶齊聚佛館,為您呈現精巧絕倫的刺繡精品。
只要根不壞,荒地也能開花; 只要心不死,絕處也能逢生。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