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7|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屋簷下沒有煙硝

    台北電影節的《屋簷下沒有煙硝》(Who Do I Belong To)是突尼西亞裔美國導演瑪瑞亞・裘博(Meryam Joobeur)的長片處女作,她曾以《烽火中的兄弟》入圍2018年奧斯卡最佳短片,本片也獲選入2024年柏林影展主競賽。

     

    故事講述在突尼西亞北部海邊一處小村,住著一個家庭,一對夫妻和他們的三個兒子過著恬靜的生活。但一天,說好了全家人一同去參加一場婚禮,兩個大兒子託詞晚到,卻其實是斷然離家,他們加入了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IS),參與激進的戰爭,留下錯愕且難以平復的家人。母親非常憂傷,而父親則是陷溺在憤怒中,還要面對留下來的對這一切矇懂的小兒子。這樣的日子慢慢地過去,以為要等待心裡的傷口在歲月裡癒合,其中一個大兒子卻突然返家,帶著一個懷孕的女子。

     

    這個女子是誰?另一個兒子呢?這些日子都發生了什麼事?眼前這場和分離一樣突兀的團聚,對這個家而言是修補、又或者是更深沉的謎、甚至傷害?

     

    《屋簷下沒有煙硝》或可看為導演瑪瑞亞・裘博當年短片《烽火中的兄弟》的延長與重製版本,兩者有著近乎相同的情節設定,故事焦點在前作是兄弟,在這部則是母親,或者再加上後來加入家庭的神秘女子。表面上是敘事設定稍有偏移,但通過了家庭中鎖定的性別角色之轉向,也就成為了完全不同視野與企圖心的作品。

     

    電影分為三個章節,故事像是循序漸進地展開,但三個部分卻擁有各自的敘事輪廓和節奏,仍然可以在一個連續體上去看待發生的事,可更重要的是藉著氛圍和核心的遞移,撐開了這個故事的維度和可能性。

     

    用恐怖組織ISIS為故事背景是令人捏把冷汗的創作進路,作者瑪瑞亞・裘博謹慎而巧妙地拿捏那個極端的暴力甚至惡,如何不要改變了電影的平衡,而是讓那所隱喻與綿延滲透的什麼,成為家庭關係底某個更為尖銳的問疑。本片亦可與突尼西亞女導演卡勞瑟爾・賓・漢耶(Kaouther Ben Hania)入圍2024奧斯卡的紀錄片《出走的女兒》相互為看。

     

    《屋簷下沒有煙硝》原片名「Who Do I Belong To(我屬於誰)」給出了理解這部電影的重要線索,這個似乎有跌宕與傷痛的故事裡,更令人深思的是生命裡種種逢遇所催生的關於自我角色的覺察,女性的處境與性格且深化了這個思索。電影中的女子,作為整趟敘事旅程的其中一個元素,卻以其自覺,將深層的自我和(被期望)所隸屬的角色切割開來,而無法不面對這種分隔所帶來的迷惘、錯亂,以及由此所發動的對現成故事之再一個視角。

     

    《屋簷下沒有煙硝》採用的視覺語言充滿意識且適切地將主題做了更強而有力的推進,如夢境或意識流的迷濛恍惚,底下並非飄忽的幻境,而是太有重量、太切膚的現實。電影讓現實窒迫的近身性,扼住了人的精神狀態,回返地思考那個乍看現成的現實狀態,其中所蘊藏的關於所有人的命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p>【每場戲都有個命運的機關】系列的寫作以電影或小說某一場戲為起始點,由此追究人的精神狀態、它們醞釀由怎樣的處境深河、為如何形貌的命運所盤旋……,以揭發其所來自與將發動的,所有可能的故事。</p>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