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孤島的悖論:《放生員工請注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好久沒有看到這種「表面上講的是一件事,但其實完全是另一件事」的電影了。

 

《放生員工請注意》(Wilde Maus)由奧地利全才影人約瑟夫.哈德執導、編劇、主演。故事講的是一名嚴肅、犀利的資深樂評家,被所屬報社給裁員。他不想妻子擔心,每天假裝上班,而後遇到了小時候罷凌他的學弟,兩人此時卻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的默契與互相扶持。前樂評家一開始只是做些刮車之類的惡作劇,來宣洩對前老闆的怒氣,但隨著生活各個面向的不斷飛來新的事件、壓力快速升高,他竟開始計畫要殺了前老闆、又在謀殺不成時企圖自殺。

 

看電影時,我很困惑。因為這部片若真要講職場或人性,它那些跌宕不停的轉折,讓電影本身變得粗略而扁平。明明有許多可以放大「人」無論在生存、性格或人際關係等題目,去對細節做鑽研的地方,卻一概唏哩呼嚕矇混過去了。

 

看起來這麼平凡,許多卡通化的鬧劇段落雖好笑,卻也很單薄,但整部片卻一直感染給我某種很深的憂鬱,而那不可能只是主角中年失業的可憐、或同樣身為藝術評論者被從新時代剔除的移情,因為這些鋪陳,都寫得太淺了。

 

電影中幾場客廳、車上、公共空間的戲,會傳來電視和廣播中的新聞播報。那是歐洲各國之間各種悲哀、劇烈或光怪陸離的互相傾軋:從大局面到小爭執,像一個秩序崩解的小學課堂,所有孩子什麼也顧不得地糾眾,或獨自投入互毆的混亂。

 

當電影以非常快的速度,讓主角從最開場時的優雅嚴肅,一路行徑乖異、失序,很快就鬼迷心竅地變得偏執而瘋狂,最後在茫茫大雪裡絕望地企圖自殺。在那個表面上的粗糙之餘,我感覺這正是最後一塊拼圖。

 

raw-image

 

作者根本就沒有要講什麼樂評家失業、藝術嚴肅年代逝去這類的事吧?生活中各種窘迫荒誕天外飛來的黑色喜劇,也只是順便吧?

 

《放生員工請注意》中那個樂評家是某個擬人的歐洲國家的「主體」吧?從誰開了第一槍之後,「一個人」不能再繼續單純、自得、儘管孤單卻安心地作自己;事件連環發生,此彼間或非因果關係,卻仍以某種刺眼或隱微,或甚至神秘的方式,互觸動地建立各種相關。

 

歐洲人一向驕傲於自己的深沈世故,緩慢而層疊,每個人都繁複而深思,可當世界來到了一種以連結為基礎的設定,當「這個」不得不成為「整個」的一部分,那個重疊或錯差間必然滲出的什麼,侵蝕了原先的孤島。安靜而穩定的,開始瓦解,然後是動盪,然後所有的理性都派不上用場,然後你只能派上本能去對抗。然後你開始不認識長久以來那麼用力蘊養的自己。然後你只能瘋狂。

 

故事主人翁說自己從小就是疏離的孩子,當同學聽搖滾樂,他就只喜歡古典樂,就這麼一輩子只喜歡也只懂一件事。直到中年、出社會,唯一的履歷只有報紙的樂評主筆。辛辣、斷然、誠實,不討好誰,就算因此惹禍,可那是一個雖孤獨卻值得的人生。他說,「我一直都像一座孤島,周遭只有一語未發的大水。」

 

可曾幾何時,孤獨,成為那麼奢侈的事?

 

每一筆連結,都是自願或非自願的承諾,都會帶來震盪,都會漣漪與蝴蝶效應地暈得更遠。在連結底,「主體」終成悖反的概念。依舊割捨不斷自己一切熱愛與眷戀事情的人,無法不趨向失衡。

 

如果說《放生員工請注意》隱喻著歐洲人對於這幾十年之於過往那歷史長河的錯亂,那麼如今的歐洲局面,是否再翻越一層地,提議給此刻的我們關於還渴望追究「我是誰?」,的迷惘和傷感呢?

 

為大雪覆蓋的森林裡,主人翁頹然把頭痛藥混入烈酒,氣溫卻凍得讓藥丸難以融化,自殺的舉動被持續推遲。

 

你無法阻止世界的變化,你甚至沒有資格評論任何的變化,而你又也無法變成那裡的一部分。所以,好像就只能關閉這個以「我」為主角、去啟動的整個「一個人」的故事。但此刻,就連關閉,例如死,也不再輕易或當然——你覺得怎樣都無法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你卻已經是它的一部分。你不被允許退出。

 

所以,電影正是由此感染給我某個憂鬱呢?超越對錯的悖論,懸難的荒謬:每個人無法不繼續是座孤島,儘管已然失去了流動、開放、慷慨的大海。

 


所有圖片來源:IMDb

編輯:洪崇德

責任編輯:閃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poria
166會員
38內容數
<p>【每場戲都有個命運的機關】系列的寫作以電影或小說某一場戲為起始點,由此追究人的精神狀態、它們醞釀由怎樣的處境深河、為如何形貌的命運所盤旋……,以揭發其所來自與將發動的,所有可能的故事。</p>
aporia的其他內容
2024/03/12
2024/03/12
2024/03/12
關於虛構與真相,及其能將我們帶向何方
Thumbnail
2024/03/12
關於虛構與真相,及其能將我們帶向何方
Thumbnail
2017/11/08
<p>景美僑興、木柵光明、永和美麗華、公館大世紀,二輪片交織著沒課或有課的日子。逢年過節紀念日以及院線大片,只有嶄新氣派的「華納威秀」匹配得上;那時的信義區乾枯空曠,對城市與世界的想像都在大銀幕。記得看完《魔鬼代言人》,我與男友吃著飯,默然失語,覺得已經看透大人世界了。</p>
Thumbnail
2017/11/08
<p>景美僑興、木柵光明、永和美麗華、公館大世紀,二輪片交織著沒課或有課的日子。逢年過節紀念日以及院線大片,只有嶄新氣派的「華納威秀」匹配得上;那時的信義區乾枯空曠,對城市與世界的想像都在大銀幕。記得看完《魔鬼代言人》,我與男友吃著飯,默然失語,覺得已經看透大人世界了。</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璀璨的跨年煙火,三五成群的年輕人,缺了心和無名指的女屍,在亡夫車上準備自盡的女人。這是一個歡騰而孤獨的夜,又是一個歡騰而孤獨的夜。有人充滿希望,就會有人失望,是無以為怪的常態。但在這座城市裡,有的卻是太多的絕望。付出真心卻換來背叛的愛情,賣命工作卻失去陪伴親人最後一刻,離鄉背井卻接連命喪他鄉的移工
Thumbnail
璀璨的跨年煙火,三五成群的年輕人,缺了心和無名指的女屍,在亡夫車上準備自盡的女人。這是一個歡騰而孤獨的夜,又是一個歡騰而孤獨的夜。有人充滿希望,就會有人失望,是無以為怪的常態。但在這座城市裡,有的卻是太多的絕望。付出真心卻換來背叛的愛情,賣命工作卻失去陪伴親人最後一刻,離鄉背井卻接連命喪他鄉的移工
Thumbnail
人真的要有所成就嗎?《離不開你的依賴》告訴你沒有夢想的人會被社會定義為廢物,但他們對世界能洞察得更深,能更了解人類的模樣。生為廢物,生而抱歉,不代表比較低弱。
Thumbnail
人真的要有所成就嗎?《離不開你的依賴》告訴你沒有夢想的人會被社會定義為廢物,但他們對世界能洞察得更深,能更了解人類的模樣。生為廢物,生而抱歉,不代表比較低弱。
Thumbnail
就像過敏一樣,有些事是永遠不可能麻木或習慣的。
Thumbnail
就像過敏一樣,有些事是永遠不可能麻木或習慣的。
Thumbnail
你有多久未曾好好的去經驗或快或慢的生活節奏,而不是僅僅被某種壓力的節奏從後追趕,彷彿是沒有靈魂的人生存著? 現代社會其中一個問題是:資訊過快,消化不良! 在心理諮商裡,我也看到人們在「關係」中也漸漸失去自己的節奏,成為了反應的機械,只跟著無形的節奏,汲汲營營的把許多東西塞到胃裡,引起胃食道逆流。
Thumbnail
你有多久未曾好好的去經驗或快或慢的生活節奏,而不是僅僅被某種壓力的節奏從後追趕,彷彿是沒有靈魂的人生存著? 現代社會其中一個問題是:資訊過快,消化不良! 在心理諮商裡,我也看到人們在「關係」中也漸漸失去自己的節奏,成為了反應的機械,只跟著無形的節奏,汲汲營營的把許多東西塞到胃裡,引起胃食道逆流。
Thumbnail
做自己可以是一個目標,換成精神分析的說法就是,健康的自戀原本就是人的發展需求,但是,以「切斷和他人的關係」做為手段,卻很難成功做自己。作者從電影《王牌冤家》(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香港譯《無痛失戀》)引申至對佛洛伊德論文「哀悼與抑鬱」的辯證思考。
Thumbnail
做自己可以是一個目標,換成精神分析的說法就是,健康的自戀原本就是人的發展需求,但是,以「切斷和他人的關係」做為手段,卻很難成功做自己。作者從電影《王牌冤家》(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香港譯《無痛失戀》)引申至對佛洛伊德論文「哀悼與抑鬱」的辯證思考。
Thumbnail
我也想像晚霞一樣消失掉。。。。。。死太可怕了,就像當初沒出現那樣不存在就好了。 不久後,海美就像她所說的那樣,像不曾存在那樣,消失了,租屋處也莫名恢復整齊的模樣,彷彿不曾有個邋遢的女人在那裡生活過。除了鍾秀,沒有人會惦記她;除了一些殘留在腦海的記憶,她如同不曾存在於這世界,所以也不會有誰為此哀悼。
Thumbnail
我也想像晚霞一樣消失掉。。。。。。死太可怕了,就像當初沒出現那樣不存在就好了。 不久後,海美就像她所說的那樣,像不曾存在那樣,消失了,租屋處也莫名恢復整齊的模樣,彷彿不曾有個邋遢的女人在那裡生活過。除了鍾秀,沒有人會惦記她;除了一些殘留在腦海的記憶,她如同不曾存在於這世界,所以也不會有誰為此哀悼。
Thumbnail
這是一部平淡無奇卻又發人省思的韓國電影,這樣的生活,也許就是你我現在的生活,也因為這樣,看完電影儘管有一點揪心,但我們又繼續回去過同樣的生活。面對著螢幕滑著手機,連話都懶得多說,手指動一動,就可以讓自己舒服自在地活在自己的堡壘中.....
Thumbnail
這是一部平淡無奇卻又發人省思的韓國電影,這樣的生活,也許就是你我現在的生活,也因為這樣,看完電影儘管有一點揪心,但我們又繼續回去過同樣的生活。面對著螢幕滑著手機,連話都懶得多說,手指動一動,就可以讓自己舒服自在地活在自己的堡壘中.....
Thumbnail
我覺得自己永遠是一個局外人,一個居間者,一個除不盡的餘數。和憤青聊天我覺得毫無共同點,和保守的長輩爭論我又覺得他們老得早該死了。和左派站在一起我有些右,和右派站在一起我又有些左。在物理系上課,別人叫我文藝青年,但是在文學院旁聽,別人又喊我理科生。
Thumbnail
我覺得自己永遠是一個局外人,一個居間者,一個除不盡的餘數。和憤青聊天我覺得毫無共同點,和保守的長輩爭論我又覺得他們老得早該死了。和左派站在一起我有些右,和右派站在一起我又有些左。在物理系上課,別人叫我文藝青年,但是在文學院旁聽,別人又喊我理科生。
Thumbnail
Netflix九月新片《我想結束這一切》由《王牌冤家》編劇 Charlie Kaufman 編導製作,改編自加拿大作家 Iain Reid 的同名小說,這本小說以心理驚悚、懸疑詭譎為名(或者是說,以此為宣傳),同步地為電影帶來「燒腦」一詞的評論。
Thumbnail
Netflix九月新片《我想結束這一切》由《王牌冤家》編劇 Charlie Kaufman 編導製作,改編自加拿大作家 Iain Reid 的同名小說,這本小說以心理驚悚、懸疑詭譎為名(或者是說,以此為宣傳),同步地為電影帶來「燒腦」一詞的評論。
Thumbnail
自我辯證、相互確認,來來回回地對談,每一個女人都在平凡生活中,背負責任與捱著走過荊棘,日常其實是平平淡淡,但總有幾根刺無法拔除,無論他人與自己,抑或是這個社會一直以來給予的束縛,都讓人在刺痛中掙扎,卻一面說著現在的日子不錯。
Thumbnail
自我辯證、相互確認,來來回回地對談,每一個女人都在平凡生活中,背負責任與捱著走過荊棘,日常其實是平平淡淡,但總有幾根刺無法拔除,無論他人與自己,抑或是這個社會一直以來給予的束縛,都讓人在刺痛中掙扎,卻一面說著現在的日子不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