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以曦
影評人,作家,著有《離席:為什麼看電影》《謎樣場景:自我戲劇的迷宮》《尤里西斯的狗》
黃以曦
影評人,作家,著有《離席:為什麼看電影》《謎樣場景:自我戲劇的迷宮》《尤里西斯的狗》
59
篇文章
0
專題
0
NFT
0
勳章
150
追蹤者
0
追蹤中
追蹤
贊助作者
文章
出版專題
NFT
勳章
熱門
・
全部
排序
建構一個關係,然後走進去──簡談「鄉愁是一面飄揚的旗」展覽與《群虎路上》和《此岸:一個家族故事》
我們或可基於對兩地之某種命運樣態的東西之熟稔,去映射地具結對某曾經發生的事之更寬闊的閱讀,但我以為更重要的到底是,這每一樁朝向原本已關閉的儼然的時間之直面對峙。人是歷史的一部份,歷史卻也由人所寫就,由人之選擇/建構,並經歷了每一幢關係,甚且是自此些關係之外邊投過來的凝視,終於落定。
發佈於
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2022-09-24
14
人只是工具:【史丹利庫柏力克】專題影展推介
庫柏力克電影像是一場又一場巨大的體驗,卻留下了不輟的思考;又或者反過來,人們在電影中遭遇了新的觀念,但觀影的整體經驗卻一邊搖撼一邊豐富的這趟理性旅程。
2022-07-19
11
釀選劇|需要那麼大的虛假才能胃納的是怎樣大的真實?從影集《創造安娜》談起
在紐約這世界頂端擁有一席之地是多麼虛幻的事,更何況你沒有任何資源、你甚至犯過錯。可如果現實的蹎躓,真能讓我們放下夢想就好了。但沒有,我們仍在灰撲撲的日子裡,掛念著那些金色的東西。
發佈於
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2022-03-31
10
終究只是活下去這個問題:濱口龍介電影
濱口龍介真正感興趣的是人之作為自己:處於此一生存中的自己、站在你面前時的我自己……,而這些題目必須透過語言來碰觸。
2022-03-05
10
釀特務|釀X高雄市電影館|川端康成文學映画導讀
川端的作品常瀰漫著某種虛無又妖異的氣息,而對於日本傳統文化的鑽研和深度浸淫,又給予其故事盛大的意象,透出難以抗拒的迷離魅力。從改編電影的角度去認識川端作品,相當不同於單從文學的進入,來回地耙梳,能更完整地認識這位文學家及其所處在的時空和精神狀態。
發佈於
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2022-01-11
10
釀影評|哪裡不是魅他域:《駭客任務:復活》
簡單地說,《駭客任務:復活》是一部「『關於』《駭客任務》三部曲的電影」,它用這個「關於」去跟三部曲本身進行互動。它既不是前傳、不是後續、也不是番外篇、也不是平行的彼個宇宙,而是:三部曲本身是有邊界的,指出這個邊界,就可以重新再把玩和凝視這個我們原本以為已經通透了的故事。
發佈於
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2021-12-28
11
釀專題|《沙丘》已是預言,亦是夢境
上個世紀 60 年代的故事,如今看來會過時嗎?有些太空歌劇的宮廷情節確實已顯陳舊或我們已無數次地看過類似東西,但那個世界/宇宙觀之廣袤無畏,仍是抓住人心的。丹尼維勒納夫也敏銳地善用「預言」、「夢境」等元素來發動故事的格局,由此搆上跨時代的共通性。
發佈於
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2021-09-17
15
釀影評|之於我的人生,我永遠在場──紀錄片《凝視瑪莉娜2》
《凝視瑪莉娜2》給出了同時是「前瑪莉娜」與「後瑪莉娜」的回溯和敘述,對於內蘊大量當下性的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作品,這部紀錄片所提供的路徑,讓我們既可以是編年的順序式去接觸一位創作者,也可以結合、比對 2012 的《凝視瑪莉娜》,建立起對藝術家更多層次,也更流動和私密的認識。
發佈於
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2021-08-20
12
地球上最後的夜晚--《黑雪事件簿》序
前言: 2020年八月,中國的詩人朋友出了關於疫情的詩集,這是我給他寫的序。2020年八月,之於2020年三月,當時的我感到恍如隔世的迷惘。此刻是2021年五月,之於寫序的我,我亦感到恍如隔世。 原來連續性的時間不過是個幻覺,我們穿梭在一個又一個自成一格的夢境。
2021-05-17
4
心的圖景,戀物的證據 ──塩田千春連通生命記憶的物之網絡
塩田千春的創作,展現了一種介於「包住一個東西」和「被包住東西的東西所包住」的游移與曖昧;人們總是高估了自己,低估了物,太不相信自己,太相信物,而藝術家卻以這些作品,從最危險之處,打通一個更危險的入口。
2021-05-17
3
此作者尚未建立專題
看看更多精彩內容
VAF - vocus and friends
此會員尚無此系列 NFTs
看看更多 NFTs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
想閱讀更多
黃以曦
的內容?
立即追蹤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
先不用,謝謝
前往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