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2.0]NVIDIA的新目標:AI晶圓代工🆓

[007-2.0]NVIDIA的新目標:AI晶圓代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NVIDIA的新目標是成為支援企業開發AI應用程式的「AI晶圓代工」,提供技術、專業知識和基礎設施,幫助實現AI應用。具體而言,NVIDIA將提供GPU、自主CPU「Grace」、超級計算機及其硬體,還有軟體和工具,以滿足客戶需求。

在GTC 2024上,NVIDIA強調利用「NIM」加快生成AI應用程式部署時間,並推出「AI Enterprise」最新版本5.0。此外,針對機器人領域,NVIDIA提供「Isaac Lab」,內含強化學習和機械臂任務自動化的支援庫,提升了客戶便利性。

NVIDIA的CEO黃仁勳表示,AI開始理解物理法則,提升了人形機器人的性能。在GTC上,還宣布了Omniverse的更新,使其雲服務適用範圍更廣。

過去用於圖像繪製的GPU,現在已經成為生成文本、視頻和機器人動作的AI處理器,廣泛應用於AI學習和推論。預計未來GPU將主導計算體驗,數據中心市場也將從目前的2000億至2500億美元增長到1兆至2兆美元。

NVIDIA高度重視能源效率,新的Blackwell架構GPU在相同AI處理下耗電量大幅降低,例如訓練1.8兆參數的AI模型,新架構可節省超過七成電力。

NVIDIA也看好量子計算未來,並致力於混合型量子計算平台「CUDA-Q」,提供編程和模擬工具。

在工業機器人領域,NVIDIA的GPU開始應用於機器人本身,並提供雲端和邊緣端GPU。例如,安川電機的新系列產業機器人標準採用了NVIDIA的GPU,能有效執行AI推論處理。

NVIDIA的生成AI和數位孿生工具受到開發者歡迎,提升了機器人開發效率。預計未來生成AI將使機器人通過自然語言控制,適應多種任務。

此外,NVIDIA還提供機器人的參考設計,加速了解決方案實現。例如,自主搬運機器人「Nova Carter」和自動駕駛車輛平台「DRIVE Hyperion」。

NVIDIA將繼續在機器人領域發展,隨著生成AI和數位孿生技術的進步,NVIDIA的GPU將在機器人技術中扮演核心角色,滿足多樣化需求。


【Reference】

1.https://www.nikkei.com/prime/tech-foresight/article/DGXZQOUC265KM0W4A320C2000000
「NVIDIAはAIファウンドリーに」 ファンCEO発言5選 2024年3月27日 5:00


2.https://www.nikkei.com/prime/tech-foresight/article/DGXZQOUC11AOP0R10C24A1000000
NVIDIAのGPU、産業用ロボットに浸透 生成AIが呼び水 2024年1月12日 5:00

avatar-img
Kaori的碗豆園
11會員
90內容數
人類發展的歷史上發生了什麼事,現在進行式,未來又會發生什麼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Kaori的碗豆園 的其他內容
全球晶片製造領域進入2奈米世代,臺積電、英特爾、Rapidus成為關鍵角色。臺積電在臺灣擴廠並加碼投資美國,英特爾推出Intel 18A力圖重振,Rapidus則在日本政府支持下積極佈局。此競爭不僅是技術比拼,更牽涉地緣政治與國家安全。
含 AI 應用內容
#Rapidus#Intel#2奈米
臺積電積極擴張產能,英特爾力圖藉由Intel 18A製程重振晶圓代工事業,而Rapidus則目標在2027年量產2奈米晶片。此競爭受到國際政治因素影響,美國政府曾試圖促成臺積電與英特爾合作,各國政府的政策支持也將影響產業格局。2奈米製程的競賽結果將深刻影響全球半導體產業及相關科技發展。
本文探討中國半導體產業在技術自主化方面的突破,並分析其對全球產業的影響。中國在EUV技術、半導體設備製造(北方華創)、成熟製程擴張以及華為的AI晶片研發等領域均取得重大進展,這些成就可能對ASML、臺灣半導體產業,以及全球供應鏈帶來衝擊。但同時,這些突破大多仍在實驗室階段或與國際領先技術仍有差距。
全球晶片製造領域進入2奈米世代,臺積電、英特爾、Rapidus成為關鍵角色。臺積電在臺灣擴廠並加碼投資美國,英特爾推出Intel 18A力圖重振,Rapidus則在日本政府支持下積極佈局。此競爭不僅是技術比拼,更牽涉地緣政治與國家安全。
含 AI 應用內容
#Rapidus#Intel#2奈米
臺積電積極擴張產能,英特爾力圖藉由Intel 18A製程重振晶圓代工事業,而Rapidus則目標在2027年量產2奈米晶片。此競爭受到國際政治因素影響,美國政府曾試圖促成臺積電與英特爾合作,各國政府的政策支持也將影響產業格局。2奈米製程的競賽結果將深刻影響全球半導體產業及相關科技發展。
本文探討中國半導體產業在技術自主化方面的突破,並分析其對全球產業的影響。中國在EUV技術、半導體設備製造(北方華創)、成熟製程擴張以及華為的AI晶片研發等領域均取得重大進展,這些成就可能對ASML、臺灣半導體產業,以及全球供應鏈帶來衝擊。但同時,這些突破大多仍在實驗室階段或與國際領先技術仍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