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在2奈米製程上的最新進展?
台積電正積極擴展其2奈米製程的產能。位於台灣北部新竹的工廠預計在2025年下半年開始量產2奈米晶片,而位於台灣南部高雄的新廠則將擴大此製程的生產規模。此外,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也在興建多座晶圓廠,其中第二座工廠計劃於2028年開始量產2至3奈米製程的晶片。為了進一步鞏固其在先進製程的領先地位,台積電還宣布在亞利桑那州追加1000億美元的投資,新建三座工廠。
英特爾在追趕2奈米製程方面有哪些具體行動與目標?
英特爾將其2奈米製程技術命名為「Intel 18A」,並聲稱其開發進展順利,即將迎來外部客戶的首次設計定案(tape-out)。英特爾計劃於2025年下半年開始量產採用Intel 18A製程的自家PC處理器。這代表英特爾有望與台積電在同一時期進入2奈米世代的量產,這對於英特爾持續不振的晶圓代工事業來說,被視為一次重要的轉機。
日本Rapidus在先進半導體製造領域扮演什麼角色?其2奈米量產目標?
日本政府支持的半導體製造公司Rapidus於2025年4月1日啟動了位於北海道千歲市工廠的試產線,目標是在2027年開始量產2奈米世代的半導體。Rapidus的目標是重新建立日本在先進半導體製造領域的地位。
川普政府與台積電是否正在討論潛在的合作以協助英特爾?具體內容?
有報導指出,川普政府曾與台積電接觸,探討透過投資等方式來幫助英特爾。此外,亦有消息指出,台積電曾向NVIDIA、AMD和Broadcom等公司提議共同投資一家營運英特爾晶圓廠的公司。這些舉動顯示,在先進半導體製造領域的競爭,已受到國際政治因素的影響。
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擴廠計畫規模有多大?這對其全球布局有何意義?
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投入巨資,包括先前已公布的三座晶圓廠,以及最新宣布將追加投資1000億美元新建的三座工廠。這顯示台積電正積極在美國擴張其先進製程的產能,此舉被認為部分原因是要回應美國政府的要求,並分散其生產基地,降低地緣政治風險。然而,這也可能導致台積電在台灣和美國之間的投資分配面臨挑戰。
英特爾新任CEO Lip-Bu Tan對公司的發展策略重點?
英特爾於2025年3月舉行「Intel Vision 2025」活動,新任CEO Lip-Bu Tan首次公開闡述其事業策略。他強調工程、企業文化和客戶的重要性,並表示2奈米世代的Intel 18A製程開發進展順利,這被視為英特爾重振其半導體事業的關鍵一步。
先進半導體製造領域的競爭,例如台積電、英特爾和Rapidus之間的競爭,是否會受到國際政治的影響?
先進半導體製造的競爭顯然受到國際政治的顯著影響。報導指出,美國政府曾介入,試圖促成台積電與英特爾之間的合作。此外,各國政府對於提升國內半導體製造能力的政策支持,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都可能對相關企業的策略和布局產生影響。
當前2奈米製程競賽的主要看點與潛在的影響?
當前2奈米製程競賽的主要看點在於台積電能否維持其技術領先地位,英特爾能否成功藉由Intel 18A製程實現其晶圓代工事業的復興,以及日本Rapidus能否在短期內趕上領先者。這場競賽的結果將直接影響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格局,進而影響依賴先進半導體的電子產品和科技發展。同時,國際政治力量的介入也為這場技術競賽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
[Reference]
1.https://www.nikkei.com/prime/tech-foresight/article/DGXZQOUC0295Q0S5A400C2000000
2025年4月8日 5:00 編集者の視点「TSMCとインテルが2nmで激突」
Editor's Focus 日経クロステック副編集長 大下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