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道門中流傳久遠、影響巨大的一則預言,喚作「龍沙諫(chèn)」。
相傳,這則預言是晉代高道「神功妙濟真君」許遜留下的。
據道書記載,許遜是今江西南昌人,拜高道吳猛為師,修煉有成,曾出任四川旌陽縣令,為官清廉,政績卓著,深受百姓愛戴,民間遂稱其為「許旌陽」。
後辭官隱居南昌西郊的西山,時逢彭蠡湖(今鄱陽湖)蛟龍為害,水災連年,許遜率眾弟子斬蛟治水,造福百姓,受到了人們的尊崇。
東晉元帝大興四年(321),許遜祖師於南昌南郊梅仙祠舊址,創辦道院,名太極觀,額曰“淨明真境”,立淨明道派。其宗旨為「淨明忠孝」。
許遜祖師到一百三十六歲時,於東晉寧康二年(374)八月初一得道成仙,世人尊奉他為“許仙”,八月十五中秋日,舉家四十二口,從豫章西山拔宅升天,雞犬隨之。這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典故之由來。
至今,許真君淨明一脈仍廣為流傳,其所倡導的「忠孝」之道更可看作修道之本,值得所有人藉鏡修真。
許真君被奉為淨明道的祖師,他也與張道陵、葛玄、薩守堅,並稱道教四大天師。根據南宋高道白玉蟾祖師所撰的《旌陽許真君傳》等道教文獻記載,當年許遜為民除害、斬除蛟龍,曾逃出了一條小蛟龍,眾弟子欲追而殺之。
許遜念其尚未為害,且逃走後又返回顧視其母,頗具孝心,於是將它放走了,並對眾弟子道:「此蛇五百年後若為民害,(吾)當復出誅之。
同時留下一則預言:「吾仙去後一千二百四十年間,豫章之境,五陵之內,當出地仙八百人,其師出於豫章,大揚吾教。
也就是說,許遜預言,在他昇仙後的一千二百四十年間,以南昌地區為中心,乃至更廣闊的範圍內,將出現地仙八百人。八百地仙之師(首領)出自南昌地區。他們將大興許遜的教法。
那麼,八百地仙出世靠什麼來應驗呢?
許遜說,屆時,豫章江(今贛江)心再生的沙洲會掩過沙井口(龍沙)。到那時,如果逃走的小蛟龍危害人間,將由八百地仙誅殺之,如果它不作惡,仍不可殺牠。
龍沙,是位於今南昌老城區西北方約三里的贛江之濱的高地。
據《水經注》記載:“贛水又北徑龍沙西。沙甚潔白,高峻而鶴,有龍形,連亙五里中,舊俗九月九日昇高處也。”
上述許遜的預言,就是「龍沙諫」。
從文獻記載來看,這則謔語在北宋時已經出現,到南宋時基本定型,並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北宋文人潘興嗣曾作《龍沙》詩雲:“五陵無限人,密視龍沙記,龍沙雖未合,氣像已靈異……”
南宋初創立淨明道的何真公則在《靈寶淨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中說:「此言(龍沙讖)載於方冊,今黃童白叟皆熟誦之。
南昌地區有民諺曰:“龍沙高過肩,此地出神仙;龍沙高過城,此地出聖人。”
元初改革淨明道的劉玉更是利用“龍沙諫”,來確立自己的正統地位,並吸引信眾。
劉玉自稱是許遜預言中出於豫章的八百地仙之師,稱自己開壇傳教是“符千年之嘉運,備八百之仙數”,以許遜為淨明道第一代祖師(旌陽公一傳),他自己為第二代傳人(旌陽公二傳)。到了明代,「龍沙讖」產生了更熱烈而廣泛的影響,尤其是在萬曆年間,在江南士人群體中掀起了熱潮。
這主要是由於:
其一,按照許遜的預言,一千二百四十年之期大致落在了晚明的萬曆年間;
其二,謔語中之龍沙異像在萬曆時已經出現。
如:據萬歷年間文學家、藏書家宋懋澄記載,“(許遜)真君譫雲龍沙高過城,南昌出聖人”,“今龍沙逾城丈餘”。
萬曆五年進士、人文地理學家王士性在《廣志繹》中也說:“舊有讖雲:龍沙高過城,江南出聖人。今沙過城十餘年矣。”
其三,萬歷年間恰好出現了一位奇特的女道士曇陽子,被信徒們奉為應謔之人(八百地仙之師)。
曇陽子本名王燾貞,是大學士王錫爵之女。她在為早亡的未婚夫守節期間,自稱受金母、觀音等多位仙真接引,了生死大事而得道,自號為「曇陽子」。
她的父親王錫爵,據說受其種種神蹟感召,拜入了她的門下;她的叔父王鼎爵也拜她為師。
根據明末文學家沈德符所編的《萬歷野獲編》記載,當時對曇陽子頂禮稱弟子的不下數百人,其中包括眾多文人名士,如:著名文學家、史學家王世貞(有一種說法認為他是《金瓶梅》的作者),文學家、戲曲家屠隆,詩人馮夢禎,等等。
曇陽子預言自己將在萬曆八年重九日(九月九日)羽化登仙,地點就在今江蘇太倉直塘。據說,當日趕來相送者有十萬之眾,又哭又拜,絡繹不絕。
這樣,隨著「龍沙諶」一千二百四十年應謔之期的到來,「龍沙過城」應諶異象的出現,曇陽子被崇拜者們奉為應謔之人,以及從更大的背景來說,在晚明求仙度世的社會風氣下,龍沙諶於是在江南士人群體中掀起了熱潮。
這些士人認為存在著「八百地仙」的名錄,他們不但汲汲於尋找誰將應謔登仙,更希冀自己能名列龍沙仙籍。
如:馮夢禎曾在一個雪夜與若干好友談論誰將名列“八百地仙”,其中包括他自己:“…次八百人者,餘得列焉,而鄧先生為首,坤儀次之,右武和甫俱與數…”
屠隆則在給友人的信中勉勵其努力登仙:“許旌陽龍沙八百之讖,業此時……願足下努力大道,身當龍沙。”
而據宋懋澄描述,龍沙過城的異象,使「修練之徒人人自以為得大道」;
屠隆在寫給王世貞的信中也說,受龍沙諶之期將至的影響,「方今賢人俊流,津津好談度世大道者,實多於前代」。
可見龍沙諶信仰在晚明的流行,不僅範圍更大,程度更深,熱度也更強。有趣的是,根據《萬歷野獲編》記載,創作於晚明壬辰倭亂(萬歷朝鮮戰爭:日本入侵朝鮮,明朝派大軍抗倭援朝,最終中朝聯軍取得了勝利)時期的文言小說《斬蛟記》,也將龍沙謔與日本太閣、日軍統帥豐臣秀吉聯繫了起來。
其文稱,豐臣秀吉不是人類,而是妖孽。什麼妖孽呢?正是當年許遜真君斬除蛟龍時,放走的那條小蛟龍。
當年它逃跑後,由江入海,最後來到了日本。歷經一千二百多年,所害物類,不可勝數。如今又化為人形,到人間興風作浪,禍世殃民。
小說描述了中國的諸位仙師順應天命,誅滅了為禍人間的惡蛟豐臣秀吉。而除害的主刃者,正是曇陽子。
「生態」蓋指生命體與其環境的有機連結。生態倫理就是人們對生命存在與生態環境關係的道德觀念、基本規範與道德實踐。自20世紀以來,隨著人類對環境危機的廣泛體認,生態意識猛然走出專業圈囿,置身公眾舞台,被賦予影響人類環境實踐,維護全球生態平衡的重任,成為世界顯學。道教不是生態學,但其生態倫理精神因其獨特的特色而為其他學說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則就不可能衰而復興,流傳至今,影響深遠。在倫理認識上,道教以其重視生命的喜樂、寧靜、恬淡、樸素和心靈的充實與擴展為特色,關注自我與自然的協調,以人為本,內容簡而深、博而約,具有無窮的趣味;在倫理實踐上,道教致力於體玄修道,韜光養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為、自然、人倫與文化的互動中長存長立,因此它在對自然生態和人的關係的認識上,表現出開發生命活力的自覺能動性、與自然對象的同一性以及倫理認識的整體系統性。用道教的話來說,就是「自然之道不可違」 1 、「順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質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會之自然。參悟事物、人生與社會之本質,求得生命與本性應有的風格、態度與氣象,就是道教倫理追求的目標與精神支柱。
道教生態倫理精神體現在它的精緻深刻的內容和吸引世人的內涵中,蘊涵在使它延續、發展久遠的生命力中。具體而言,道教生態倫理精神主要表現在六個面向:
一是萬物一體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對像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謂得道,就是透過修行與大道一體化,因此,道教在中國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現實生命的宗教。在它看來,世間萬物是一體的,自然萬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萬物的一部分,應當以生為樂,重生惡死,使生命不斷昇華。人類也要以平等意識尊重自然萬物的存在與個性。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萬物」 2 ,認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與各個層次的自然事物和諧相處、共生共榮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裡,萬物一體的平等意識也非常明確和豐富,他認為人透過修行可以實現「長生久視」、「肉體成仙」的理想,這個理想也就是與自然齊一或萬物一體的境界。道教還有「生道合一,重人貴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莊子說:「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天地萬物,物我一也。」這顯示道教注重從宇宙的高度來認識和把握人類的意願。萬物一體的生態倫理精神告訴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創造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的社會。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與萬物一體的精神相關聯,道教認為人生最高的境界和準則是產生萬物而不佔有萬物的道德。道教認為,人的肉體修行、精神完滿的最高境界是「道」。 「道」是如何產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於一,其貴無偶,各居一處,以像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靈。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義是:“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於繁生萬物而不據為己有,幫助萬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導萬物而不宰制它們。唐代道教學者、醫學家孫思邈就是這種精神的實踐者,他的醫學理論以天人一體、生而不有說為基礎,謂“天有四時五行”,“人有四支五藏” ,“陽用其形,陰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醫導之以藥石,救之以針劑,聖人和之以至德,輔之以人事,故形體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道教的這種生而不有的精神具有相當的實踐性和普世意義這種實踐性和普世意義,提出了世間事物持續平衡發展的觀念,揭示出人類要順應自然,效法自然法則,有所為而有所不為,才能得心應手,取得成果;如果強行索取,則會適得其反,破壞和諧,不能達到很高的境界。
三是曲成萬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週易傳》有言:「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天地交泰後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老子將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麼人就不是僅依附於自然,受制於自然,而要駕馭自然規律。因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與自然進行物質交換。道教於此進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審時度勢,求仙問道而不強作妄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勢必敗壞心性,甚至危害人類自身。道教的修習者認為人與宇宙萬物是互相感應的,感應的基礎在於人和萬物都有靈性,人與物資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為宇宙共同體中的一員,應該以促進整個宇宙更加和諧完美為目標,而不應該以毀滅各種自然物的行為來扼殺宇宙的生機。因此,道教不僅給人一種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將注意力放在教義教規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禱的肅穆和虔誠,而且將信仰或教義教規具體化為各種道功、道術,進而形成操作體系,引導眾信徒實踐力行。可以說,道教是重視道、術、行的宗教,既重視「道」的提升,又積極提倡功法和煉養術。真正的道徒對道教真諦的實際掌握,在於不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備其虔誠的信仰,還要作道術的訓練,努力積累道功,日進無疆,不斷深化和純正信仰。這樣,就充分強調了人類活動的主體能動性,以及人與自然的適應性。人作為天地的中介與協調者,既要順應自然,又要製約自然變化,加以引導,以曲成萬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與傳統倫理學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經》提出:“中和者,主調萬物者也”,認為自然界與人間社會各層次的事物,皆包含陰、陽、和三種基本要素,合而構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 「元氣有三名:太陽、太陰、中和。形體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極為中也。地有三名為:山、川、平土。人有三位:父、母、子。陰陽之道體現天意,所以人要順應陰陽之理,從各方面保持人與人、人與自然關係的和順,才能消災去異,致力世界太平。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道教在信仰體系、丹術符籙、儀式規範中發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態智慧,幫助人們認識世間萬物多樣性存在的意義。保護了事物的多樣性,就有可能達到永續發展。
五是循環再生的精神。在關於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傳統的中國人確立了「大」和「久」的目標,並認為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節制人的無窮慾望,不造成對自然與人類的傷害。 《週易》指出了兩個途徑,其一是「九二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製天下,不傷財,不害民。在那樣的社會裡,生命可以循環連續、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認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變化飛行,卓然特立於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異形,有似雀之化為蛤,雉之化為蜃。後來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倫日用思想,從生命循環再生的角度出發,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視,出入任意」 6 作為神仙之道。五代時期的道教學者譚峭以“化”的觀點看待宇宙、人生和社會,提出:“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顧眄化揖讓……” 7 整個人生和社會的興盛就處在變化統一的過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資的觀念上,主張人類要多多節制慾望,保持萬物的生機與發展活力,這與中國傳統思想中的依時令進山伐林,夏以前禁採樵,禁捕幼獸幼鳥、禁殺魚蟹,不竭澤而漁,不焚林而獵等觀念是相當一致的。人與生物資源相處,要進行物質交換。進行物質交換不是強行佔有,而是對自然作順應與調適。
六是融通萬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個充滿生命的超巨大系統,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機地聯繫著,宇宙在其歷程中運行,是時間坐標和空間坐標的交叉線。從老、莊之始便探其玄機,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體關係。老子說:「大道泛合,其可左右。萬物持之持生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的生命,所有的生命都靠著道的養育而生。對自然界要善意對待,這是因為根本上「人與天一也」。 9 既然如此,就必須保護生態環境。莊子曰:「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天均者,天倪也。」10 也就是說,萬物都來自特定的物種,但在不同物質的物種之間也存在著聯繫和轉換,如同圓環一樣,分不出始終和次序。這種自然的連結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認為道為世界的本原,道是創造一切生命的總源泉,是融貫萬物生成的總動力。唐代道士吳筠說:「通而生之之謂道,道固無名焉。畜而成之謂德,德固無稱焉。嘗試論之,天地人物,靈仙鬼神,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成。 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終。 ,道德之常,天地之綱也。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觀察天地萬物的出發點;站在大道的角度觀察人世,天地同一,萬物一齊,物我無分,無此無彼;天地萬物雖然形態各異,人間諸事雖然各有其理,但說到根本上,則各順其自然,各盡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這就是差別之中的同一,相異之中的不異,體悟到差別之中的同一,相異之中的不異,也體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總而言之,上述諸方面,落實到現實中以維持生物物種、綠化美化生活環境,可以為維護生態平衡,實現永續發展做出貢獻。這就意味著,道教生態倫理必然並且能夠進行現代性轉換。而轉換的契機,則在於具有高貴精神境界的現代性人格的塑造。因為根據道教的觀念來看,人經過修煉而達到的崇高境界並不神秘,遙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和修行的體現。我國宗教史專家牟鐘鑑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徵概括為這樣幾個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夠健康長壽;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擺脫“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預見性,卻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塵;四是利而不害,為而不爭,功德在世;五是瀟灑自在,豁達從容,善於化解煩惱,始終保持喜樂心情。能夠做到這些方面,就可以稱為活神仙。所謂神仙境界,除了幸福快樂的人,便是優美宜人的環境。藍天白雲,青山綠水,鳥語花香,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著,其樂融融,這就是人間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 12 我們認為,人們只要努力建設,把中國道教的這種萬物一體、生而不有、曲成萬物、合而不同、循環再生、融通萬有的倫理精神,融會灌注到現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進我們的物質和文化建設,人間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現的。
在小說家的筆下,龍沙諫與當時的時政相呼應,得到了很好的應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