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米颱風來台, 多了兩天颱風假, 很感謝現在的房子能讓我遮風避雨, 現在外面的雨真的超大的, 而昨天的風也是大到我第一次會覺得颱風天真的要在家裡比較安全. 家裡完全沒東西吃, 這次颱風就花了 1000元補貨, 麵包/泡麵/ 甜點/ 飲料, 宿舍瞬間一應俱全, 成了小天堂. 喔...對了, 還買了 Netflix 來追劇. 人生真的很滿足~~ 哈哈哈哈哈哈
早上吃了丹麥吐司跟蘋果牛奶, 覺得很開心. 但好像太冷了, 泡了一杯熱茶暖胃. 拿了這本最近才讀完的書, 在這滂沱大雨的早晨 (中午?), 來記錄一下心得, 符合晴耕雨讀的情境?! 哈哈哈哈哈哈哈.
這本書的作者是布蘭達跟維尼, 我認識他們應該是在看極簡相關的YouTube, 那時候覺得拍得還不錯, 很多東西用數字把它量化出來. 例如說, 你買一件衣服換算成工時, 你要做幾個小時來思考是不是這個衣服還值得你去買. 他們的風格還蠻自然不造作的,所以陸陸續續就有在看他們的東西,當然還有一個成分, 就是感覺他們是在分享自己的真實感受, 很像帶著我一起經歷一樣。
他們出了書, 我也還蠻期待的. 在圖書館排了蠻久才拿到這本書, 書的內容又有點多 (還是我有點懶惰?). 所以看了兩回合, 才把整本書看完. 趁我還有記憶的時候, 我想要來記錄一下我的心得。
整本書讓我感覺都非常真實,所以在看的速度相對也很緩慢,就很像自己在跟著一起思考, 一起體悟的過程. 這本書分為三個session, 第一個是在講他們一路成長的過程, 第二個在談他們關於努力的這個概念, 最後呢, 是金錢跟價值的思考。 整本書我覺得都在環繞著不斷透過接觸, 去反思自己所需要的是什麼?需要的底線在哪裡?擁有自己所需要的就好了, 其他多餘的東西, 其實都是來耗掉我們的精神力, 不論在持有或者是管理上. 真正去省思之後, 會發現其實人要活下去, 或者是要能夠自在的生活著,其實所需要的東西真的不用太多, 攤開自己所有的東西來看,真正會反覆使用的,也許只有10-20%, 但其他的80-90%佔據我們的空間,甚至我們要花更多的金錢來買這些空間儲存他們, 導致我們需要更辛勤的工作. 工作所帶來的不開心, 反而讓我們沒有時間去體驗人生, 而誤以為人生本來就是非常痛苦的。
在第一個 session 成長的過程當中分為幾個階段的體驗,
第一個是走向工作自由. 工作常常要聽老闆的話, 聽同事的話, 還要跟討厭的人勉強在一起相處合作 (我突然深有同感起來. 哈哈哈哈哈哈). 為的不就是月底要領那幾個錢, 來維持自己的生活, 裡面講到一個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存款歸零"的經驗,他們歷經的存款歸零之後,然後發現自己也沒有餓死, 之後存款又再進來. 但歷經這個循環後, 人生突然開闊了許多, 好像沒有甚麼不可以。這個echo到我這次去泰國清邁旅遊的體驗, 去泰國清邁我們報名了一個叢林探險的活動,原則上就是在叢林裡面做滑索(或稱"飛索"). 說實在話, 我是有點害怕,畢竟年紀也有了, 對這種高刺激活動就沒這麼感興趣,但因為大家都下去玩的關係,所以我也下去玩了 (你看, 有沒有很人云亦云?!). 飛索過去之後, 好像漸漸可以掌握心得, 也不再害怕,結果到了下一個關卡之後, 就發現開始有一些不一樣的挑戰出現,例如說, 要在空中走獨木橋. 雖然說身上有安全索,但是當下我真的覺得, 這實在是太誇張了,就好像小時候看的百戰百勝一樣,你看著下面是深不見底的叢林,然後你綁著安全索, 看著前面一條細細的木頭槓,你抓著兩邊的繩索要慢慢走過去. 我當下真的覺得這個不行,可是眼看著其他的人在你的後面就是要過這個橋,你只能硬著頭皮過去,當下真的是手心冒汗, 然後腳也在發抖,可是那時候心一狠告訴自己要堅強, 就這樣走過去了 (是在走奈何橋嗎? 奈何~奈何~但是又何奈),走過去之後, 我覺得有一個很有趣的體悟. 你突然覺得, 自己可以突破自己的關卡, 覺得好像可以不用這麼害怕,也覺得自己的空間變得寬廣, 可以挑戰的事情更多. 這是一個心靈上微小的體驗,如果是可以選擇的情況下我絕對絕對不會選擇走過去,
但是就是沒選擇了-->所以做了-->然後活著了, -->於是開闊了
這個很像書中所提到的存款歸零的概念, 當你歷經存款歸零, 然後還是活過來以後, 我想很多東西的挑戰,你會覺得沒有那麼懼怕, 也沒有覺得那麼遙不可及。
第二個部分是談到走向身體自由的路, 這個東西其實我也蠻有感的,因為我真的很喜歡吃東西 (哈哈哈哈哈~~)。因為新陳代謝變慢, 所以越來越胖的關係,才開始接觸運動. 發現運動也減肥減不下來的時候, 才開始勉強自己不要吃這麼多東西,慢慢接觸的書籍之後, 開始吸收一個概念, 少吃一點東西讓身體有所餘裕, 其實對身體是一個很舒服的狀態,就像一個房子一樣,如果總是塞滿了東西, 你會覺得沒有辦法伸展, 看了也會覺得很阿雜而已,真的身體需要這麼多東西嗎?還是只是為了滿足你一時的慾望, 或者是你給你自己的概念, 覺得自己就是得要吃飽, 或者是中午就是得要吃東西, 而下指令給自己而已? 就算身體根本不需要, 還是一直瘋狂的進食? 反而造成過多的負擔, 又要再做更多的運動來減輕這個負擔? 做運動時, 又要強迫自己把身體上的肥肉舉起來, 真不知道招誰惹誰了?
做適合自己的運動, 想做就做, 不想做就停. 不要做到讓自己超過負荷. 甚至產生對這個運動的厭惡感。食物是用來維持生命的, 當然也有滿足自己的味蕾的任務. 當餓的時候再開始進食, 而不餓的時候就停下來. 讓身體在它需要的時候再進行食物的補充. 有時候有一點點餓,其實感覺食物會變得更好吃,因為當你餓的時候你的感官會放大, 因為你的身體渴望有食物的滋養,這時候在品嚐食物會感到更大的快樂. 科學上指出人的期望值一旦被滿足之後, 他就會追尋更高的期望值. 這樣子下去是沒完沒了的. 人也會開始變得不滿足,因為畢竟總有一天, 你的期望只會高到你沒有辦法再得到的時刻,這時候反而你就離快樂越來越遠了。
第三個部分是談到走向人際關係自由的道路,這裡面多在敘述他們兩位跟家人之間的關係或者是彼此相處之間的關係, 裡面其實有一個我蠻有感的. 對於跟自己相處的人, 不要強加自己的期待在對方的身上,例如:覺得主管就應該要有主管的樣子. 這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期待,因為你不是他,你沒有辦法要求他該成為你想要的樣子,但是當你這樣子對他期待,而他又沒有如你預期的去展現的時候. 你就會開始生氣憤怒, 甚至產生一些負面的情緒來傷害你自己的身體跟心靈,但是這些都是沒有必要的. 因為就算你產生的這些負面情緒,你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反而束縛著你自己的人際關係,當你開始對他產生厭惡, 不想跟他接觸時, 在你的人際關係上就會變得越來越不自由. 這個不自由的枷鎖是你自己加諸給自己的. 其實根本沒有必要, 又或是把自己的情緒往他們身上倒, 這些都是沒有必要的。反之,不如就去接受他, 他的出現就是為了要讓你學習某些處理的技巧跟方式, 接受然後試著面對他來學習, 這是當下唯一可以做的。不論今天是跟誰, 人跟人的相處彼此如果都能夠自在滿足的話,才是一個好的人際關係.
看了這本書其實一個蠻大的體驗, 就是每一個事件或人的出現, 不論是好或者是不好, 都是要來讓你學習跟成長的,就像我們要去學校上學, 每一個科目對我們來說都是困難的,但它的出現是為了要來害你嗎?其實不是, 它的出現是為了要讓你學習讀書的技巧的, 當你學成之後, 這些知識就可以被你所應用. 那如果真的你花了努力而學不好,那就斷然的放下它, 因為這段經歷就是要讓你學習理解自己的不足。
第四個部分是走向心靈自由的路,很多人期待好好工作之後, 總有一天財富自由. 財富自由之後, 我就要去做這個, 做那個,但隨著物價膨脹以後, 其實仔細想想財務自由的路, 好像.....離自己越來越遠,如果一直堅持著要財務自由之後才能去做很多事情,那人生除了中樂透以外,大部分就是99%的人一生都要被綁在這個追尋財富自由的道路上, 反觀如果能夠放下這些堅持, 當你能夠自由的選擇買一瓶飲料不需要受到金錢的束縛,可以選擇舒服的吹著冷氣睡一個午覺, 不用擔心電費, 可以選擇自在地坐在窗邊,看雨滴落下,讓心靈獲得平靜,其實都不需要太多的金錢來換取,只要你心境到了狀態,自由就在那裡。
第二個 session談到的是關於努力
裡面講到活在當下, 及時行樂, 不努力, 不未雨綢繆有什麼不同? 而又為什麼一定要努力或一定要未雨綢繆呢?我對裡面一個概念還蠻喜歡的,就是我們對行動結果零預期的時候, 可以讓我們的生命發揮最高的效用. 這個事情我自己最近的體悟還蠻深刻的,就是當你真心想要去做一件事的時候, 其實是不會在乎是不是會有所回報的. 反而在這個狀況下, 義無反顧去做這件事情,往往它的回報都會不錯. 甚至就算事情沒有成功,你也會覺得從中獲得的價值, 是你一個很珍貴的體驗,在上個禮拜我去參加公司裡的Leadership training. 其實, 這個Leader的角色,我不知道我還能夠做多久而我也不知道我做得到底好不好,但是因為沒有做過, 這個跟Individual Contributor是完全不一樣的角色,在這中間遇到的挑戰也是我過去這20年來工作上不曾體驗過的. 這條路繼續走下去,我不知道我還能夠當Leader多久 (看來是真的很不知道, 所以說兩次. 哈哈哈哈哈哈),但我就是想要把Leader這件事情好好的搞清楚,不論它在我的未來是不是可以被使用到, 或者是我的所學會不會再被用到, 我都覺得很值得. 因為它就是一個不同角色的體驗,我也很謝謝公司能夠給我這個機會去體會。另外一個比較容易讓自己卡住的, 就是是否要賺很多錢, 來為以後做準備或者是為生病做準備. 其實仔細思考, 老了或病了, 這就是人生的循環. 如果你真心不想要讓自己太辛苦的話,應該要想的是, 怎麼從現在的飲食去控制, 或者是增加自己的運動, 來減緩這些事情的影響. 而不是去思考我要多存多少錢. 因為不管存多少錢, 永遠都不夠. 你沒有辦法去預期你到底會生什麼病, 也沒有辦法預期到底會拖多久. 如果人生一直活在擔憂的話, 那可能就會錯過很多路上美麗的風景。在擔憂中前進是沒有辦法好好的去體會沿途上美麗風光的。
第三個session談到的就是金錢跟價值的思考。
裡面一個有趣的概念就是其實住所的選擇隱含著你的價值信念. 例如說, 你想要跟自己的親朋好友住在同一個城市或者是住很近,那你可能就會勉強自己去購買地價高的地方,只為了跟親朋好友住在附近,可是仔細想想你真的有這麼頻繁的在拜訪他們嗎?如果你住的稍微遠一點, 而在拜訪的時候選擇搭高鐵的話, 其實所花的成本是有天差地遠的差距的. 另外一個有趣的點就是我們喜歡住在大樓的原因, 是因為會有管理員代為收貨,但這個也隱含著, 你會時常做線上購物. 而我們真的有需要這麼多東西, 需要時時刻刻做線上購物嗎?外加上其實台灣的超商收貨已經非常的便利,那還有需要去花這麼多的大樓管理費, 去住在大樓裡面, 然後讓管理員做貨物代收嗎?那如果是為了安全的考量,其實台灣的治安相對還算穩定,有需要特別每個月花這麼多的管理費, 去聘請一個管理員來做保護嗎?還是說隱藏著, 是自己可能覺得住在大樓比較高尚, 出入都有人管理的一種虛榮感呢?
我自己是蠻追尋自由的 (也是因為這樣的追尋才會沒有結婚(嗎?)哈哈哈哈哈哈). 隨著年紀大了, 就開始追尋身體跟心靈上的自由, 在年輕的時候為了尋求高薪的工作,不斷地去往火坑 (科技業)跳. 工時越來越長,當然在那個階段內心是很豐盛的,因為覺得有學到了未來謀生的工具, 更好的技巧,等到年紀慢慢變大之後, 突然想要尋求生命的意義在哪裡. 想要尋找自己的熱情,進而去發揮自己的熱情. 但往往熱情所在的地方, 就不是收入很高的地方,這實在是有為人性 XD. 書中就提到說一個概念,當你收入變少的時候那代表你可能什麼都不缺, 因為你該有的都已經有了,而當你收入變多的時候, 就代表有一個新的體驗即將要展開,所以收入就慢慢地湧入為你接下來新的體驗做準備,其實我覺得概念蠻不錯的. 可以降低自己的憂慮, 在收入變少的時候, 生技問題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議題,但是活得自由舒心不被關係綁架也是很重要的. 這才是真正的自由,
或許我可以考慮書中所提到的, 去試看看一到兩個月的遊牧生活, 經歷自己沒有經歷過的生活模式用日常的眼光去過新的生活或者是改變飲食方式 (其實現在好像也有在做不吃早餐的試驗), 看看會不會有什麼不一樣.
在上次做完叢林探險之後, 好像就開始有想要挑戰自己的心情, 想要去多做一些平常完全不會做的事情, 看做完之後的心情會不會有很大的差異.
我也不知道接下來會怎麼走, 我在這樣子一個很好的公司, 有很好的家庭支撐, 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旅行過生活, 唯一現在的煩惱就是有點太肥了,其他一切都好。
我想時間到了, 準備來泡個泡麵, 在 Netflix 選一步我愛的電影, 度過這個恬靜的颱風下午吧~!
Enjoy. 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