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1|閱讀時間 ‧ 約 30 分鐘

雜記|《用心了解韓國》一書中的恨與憧憬

2024年7月初的韓國行隨手拍。

2024年7月初的韓國行隨手拍。

7月初和友人去了一趟韓國,雖然歷經病痛和一系列回國後的交接等等變動,隔了月後再和他人聊起此趟旅行時,回頭一看仍是段自我反思自己與國家關係的神秘之旅。

由於卡在離職交接之間,是趟沒有太多準備和深入了解文化社會背景的旅行,當然這也不是旅行的功課,但在走訪數個當代的藝文景點之間,窺視到歷史洪河的隙縫裡那些不被顯露的黑影,在這趟旅程中因此不斷反思、自問身為台灣人到好奇韓國人自身的想法。同為漢文化圈的立場,更是同為經歷日本政權的統治,我們的民族性和生活感有這麼多的獨特與差異,於踏上他國才真實感受了那條看不見的38度線,像是一條無法淡化的切口,提醒著仍未和解的記憶。

我認為,是先有「憧憬」,才形成了這種「恨」的情緒。對於自己的理想狀態、應有的形象、應該取得的位置⋯⋯由於各式各樣的理由,被迫無法達成這些事物時,「恨」就會在韓國中累積起來。也就是說,對於理想狀態、應有的形象、應該取得的位置等等所抱持著「憧憬」,與希望接近這些事物卻遭受挫折的「懊悔」、「悲傷」合併在一起的情緒就是「恨」。

暗地裡支撐「恨」這種情緒的,就是儒教的思維。儒教,特別是朱子系統性善說的儒教,是一種徹底的上進意向思想。這種思想認為,不管怎樣的人都擁有百分之百的善性(道德性),只要努力鑽研發揮的話,就能提高社會地位,所以韓國社會是每個人都懷著強烈上進意向在作戰的嚴苛競爭社會。

但是實際上,每個人都各自有著各式各樣的問題,並且因此無法提升自我,所以受到挫折。受挫時所生出的懊悔,雖然是人類共通的情緒,但是像韓國這樣因性善說而形成的上進意向社會,由於在理論上讓所有的人都相信自己有可能晉升,所以遭遇現實挫折時,懊悔情緒也就來得格外強烈。

換言之,理論上自己能夠前往理想中的境界、心嚮往之的地位,但現實中卻受到挫折,因為無法達成目標而形成的懊悔、悲傷情緒,這就是「恨」。

「憧憬」並不是韓語的固有詞,它是從漢語借來的。不存在「憧憬」這個固有詞的重要原因,一定就是因為「恨」這個字中已經隱含了「憧憬」的意思。

——《用心了解韓國》p.16


這趟韓國旅行回國後借了小倉紀藏的《用心了解韓國》來看,意外的與今年才看的李御寧《日本人的「縮小」意識》連接了起來,後者是經歷日本政權統治時期的韓國人,前者則是唸書旅居韓國過的的日本人。小倉紀藏在書中也算是小小反擊了一下李御寧立場的偏頗,同時也試圖大度地檢討日本當時的現況,由於兩書都僅是表達看法,不能算是專業研究的論述,而是以「一般大眾」為市場的的推廣目的,說實在站在回應大眾內心的疑惑的角度來說,實在不應淪落孰對孰錯或孰優孰劣的區分。

事實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冷戰就已經開始了,戰後德國及朝鮮半島的分割,都是在冷戰過程中所發生的事情,這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誰先開始的毫無關係,但是在心情上非常能夠理解韓國人上述的想法。日本戰後過著和平的日子,兩相對照下,朝鮮半島卻被分割成敵對的南北兩部分,同一個民族還得被迫經歷相互厮殺的戰爭。

因為這場戰爭,日本戲劇化地經濟復甦,踏上了大國化的道路,面對這種懸殊的命運,韓國人懷抱著十分複雜的想法。想要多少了解他們的想法,我認為重要的還是要想像一下,戰後的日本如果也這樣被分割成南北兩半,會是什麽樣的情況?

——《用心了解韓國》P.47


然而這確實也凸顯了日本和韓國之間曖昧難解的關係,在社會價值觀和民族性的差異,如同之前網路正在討論到台灣和中國的關係時,以兩岸從新竹南寮到福建平潭島約126公里的直線距離談論兩地的近與遠,然而日韓之間的對馬海峽僅有50.4公里,更加凸顯如此近卻也如此遙遠的距離感,也難怪小倉紀藏要如此謹慎而努力對話。  

在韓國,「現代」基本上就是「傷痕累累的時代」,被當成是與日本的殖民統治以及解放後持續的軍事獨裁政權時代難以切割的概念來理解。韓國的「現代」,是在殖民時期由「日本」這個他者所帶來的,因此所推動的現代化、工業化運動等等改變,目的是為了讓日本能掠奪其成果。這段歷史的前因後果對韓國來說是嚴重創傷,讓他們沒辦法單純地接受「現代」是一種「全新且良善的事物」。——《用心了解韓國》P.240


一邊感慨於小倉紀藏對韓國的用心書寫,也對於李御寧能夠用「縮小」一詞來形容日本人很有認同。若查詢資料無誤,李御寧初版的《축소지향의 일본인》1982年以《「縮み」志向の日本人》翻譯為日文後暢銷於海外,然而竟然比小倉紀藏2005年才出版的《心で知る、韓国》還晚在台翻譯,繞了一圈,仍然以原始的順序接觸到這兩本書,或許就是我今年的研究會陷落怎麼樣都繞不過政治討論的課題吧。

不得不說,李御寧的《日本人的「縮小」意識》一書,確實能夠理解小倉紀藏會形容他是「充分理解到知識分子們對他的嫉妒,但卻高傲地無視於此,還經常面對群眾舉辦活動的文化英雄」,因為此書閱讀起來真的很順暢。

親身感受又能細細鑑賞的理想舞台,莫過於四疊半的空間。這不僅是茶室的標準規格,前面提及鴨長明的《方丈記》說到方丈是四方各長一丈,這個面積正好就相當於四疊半。由於維摩居士,住在方一丈的房間裡,所以禪寺住持的居室也被稱作方丈,而方丈庭(石庭)便是由此誕生。相較之下,韓國並沒有「方丈」這種說法,至於中國的成語「食前方丈」指的是豪華的食物擺滿了一丈見方那麼寬,都不像日本不僅孕育出鴨長明的文學、石庭和佛教文化,更成為象徵日本文化的茶道誕生聖地,或是發展成相對通俗的藝伎待合文化。所謂的「四疊半」早就已經不只是在房間裡鋪上四張半榻楊米,而是具有超越數量上的意義。

說來也真是奇怪。明明哥倫布是在廣閣的大海上發現新大陸,但堪稱茶文化界哥倫布的村田珠光。反而是在將書院房間用屏風隔成只有四疊半榻榻米大的瞬間,發現了全新的宇宙。

——《日本人的「縮小」意識》P.188-189

這兩本書如今都有台灣的翻譯版本,疫情後的國際時代回來,來往日韓的旅行再度盛起,在旅行中我總不斷思考起國家、民族與文化之間的關係,在踏上韓國的土地之後,糾結著中台日韓之間關係的思考,我想會持續好段時間。

(左)李御寧. (2019). 《日本人的「縮小」意識》. 遠足文化. (右)小倉紀藏. (2014). 《用心了解韓國:通往韓式心靈的十二個關鍵字》. 聯經出版.


2024.08.21 記

2024.02.18 閱《日本人的「縮小」意識》
2024.08.03 閱《用心了解韓國:通往韓式心靈的十二個關鍵字》

《日本人的「縮小」意識》
作者:李御寧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年:2019
ISBN:9789865080297
頁數:360
閱讀平台:(實體紙本書),市圖已有


《用心了解韓國:通往韓式心靈的十二個關鍵字》
作者:小倉紀藏
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年:2014
ISBN:9789570844733
頁數:312
閱讀平台:台北市圖書館(紙本借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韓國
0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