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記|黛安.艾克曼的《人類時代》與「人類世」

mute.-avatar-img
發佈於茶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黛安.艾克曼的《人類時代》一書,描繪了一個我們正在經歷的世代,即使是如今已經過10年,書中描述的情境,看起來許多仍然科幻到不真實。

(左)《人類時代》,時報出版,2015年版;(右)《人類時代》,時報出版,2021年版修訂再版

(左)《人類時代》,時報出版,2015年版;(右)《人類時代》,時報出版,2021年版修訂再版


生物學家史多麥(Eugene Stoermer)在1980年代首度提出了人類世代的概念,到2000年,發現臭氧層破洞的諾貝爾得主克魯岑(Paul Crutzen)宣告並普及了「人類世」(Anthropocene)一詞,將人類社會的發展從過去的時代演變中獨立出來。

書中起頭於為了充實紅毛猩猩的心靈活動,讓牠們使用平板和專用「猿用apps」計劃,來開啟一連串我們和大自然關係的思考。


黛安說到,「我們的新時代雖然糾結著種種罪愆,卻也纏繞了諸多發明⋯⋯達到了教人瞠目結舌的地步。我們犯的錯磬竹難書,但我們的才華也不勝枚舉。」正是我們人類的矛盾寫照。

書中分了5個部分,共31小篇章,帶我們走過人類世代留下的痕跡和改變,這些演化、發明或創造,都延伸了我們感官的感受性,重新定義並將我們和世界連接起來,也改變我們觀看世界和自己的方式,我們勢必是要重新定位我們的世代。


節錄其中兩段印象深刻的篇章和當中的文字:


P.216 〈感官的(非)自然未來〉

「我們的心靈宇宙充滿了比以前任何時候質地都更濃厚的隱形物體。從前,看不見的事物指的是幽靈、鬼魂、諸神、天使,和祖先,如今,我們對大自然的看法卻提供了形形色色的熟悉鬼魂,包括透過科技和奈米技術透露給我們的所有身體上纖細微小的糾結、色彩、和點滴。我們把周遭和體內浩瀚的隱形世界視作當然,這是一種高科技的薩滿教(認為神靈活在萬事萬物之內,包括生物和無生物)

有些實體可能躲在前門的冬青樹叢下,有些則飄浮在多少光年之外。我們可以在心眼中打造這麼多看不見的物體,因為已經有許多同類透過顯微鏡、望遠鏡、或電腦親眼看到它們,並且把那樣的知識傳達得既遠又廣。結果空氣隨著我可以聽見但卻看不見的事物迴旋,而我把這些事物視作當然,就像相框裡遠方親戚的照片。」

(我覺得這也說明了我們對於看不見事物的永久追求。)


P.329 〈電子人與嵌合體〉

『嵌合體胚胎』的問題並不在科技,而在倫理道德,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特色。這世技術雖可以辦得到,但卻不容於社會。各國必須要先達成協議,究竟人類應該是什麼樣,只是這不再那麼明確。有史以來頭一遭,我們自問:我們願意把世界和我們自己設計到什麼程度?即使我們裝上義肢、體內有其他動物的嵌合體,或者藉著眼睫毛眨動或思想來操控戴在身上的科技,我們依舊覺得自己是人。只是問題已經變成了程度的多寡。我們能取代更換自己多少的成分,依然能在法律上和心理上覺得自己是人?修補加強的人和怪物之間,引人反感的界線究竟在哪裡?

(這篇講到基因剪接和生物工程,在動物中移植人類細胞和在人類體中移植動物器官的情況,還提及到H·G·威爾斯的《莫洛博士島》,因為看過1996年改編為電影的《攔截人魔島 》(The Island of Dr. Moreau ),印象太深刻,導致對這個議題很有感受。)

(左)H·G·威爾斯的《莫洛博士島》;(右)1996年版電影《攔截人魔島 》(The Island of Dr. Moreau )

(左)H·G·威爾斯的《莫洛博士島》;(右)1996年版電影《攔截人魔島 》(The Island of Dr. Moreau )

雖然在2019年時國際地層委員會(ICS)贊成將1945年7月16日第一次原子彈測試的時間設為「人類世」的開始,但2024年,《紐約時報》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IUGS)的投票結果以否決收場。

如今我們在21世紀,已經歷四分之一,雖然還未到這個將人類與自然世界區劃的時刻,但我想大多數的人多少都有感受到,現今和過去時代的生活相比,躍進的巨變是如此顯著,人類對地球的影響不容忽視,我們未曾停止尋找與地球共存的方法。


2025.01.19 閱
2025.01.21 記 threads
2025.02.19 改 vocus

《人類時代:我們所塑造的世界》

作者: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年:2015

ISBN:9789571363592

頁數:384

閱讀平台:(實體紙本書),自行購買。市圖可借閱

內容總結
人類時代
5
/5
每次讀完書,若沒有記下想法、心情,最後就只連茶渣一般的東西都沒留下,雖然只是最後留下之物,但還是想留下個紀錄,大概是這樣的感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類本身對自己從來就不是透明的。」 韓炳哲的《透明社會》就像丟到池子裡的石頭,向這個標榜公開透明的社會提出質問。受制在可以被計算、引導,甚至監視的控制裡,社會因而透明,因此在這樣的運作裡,排除了否定性,並加深了群體大眾化,造成了透明社會成為「肯定社會」的局面。
5/5透明社會
把停滯有點久的《其實你沒有你想的那麼善良︰一堂關於品格的哲學思辨課》看完,雖然看到最後的章節用宗教收尾並不喜歡,或許僅用信仰,對我而言會更有認同感,但因為這個章節想講的重點應該是放在群體達到正面意義,但對我來說,反而造成了反效果。多少還是紀錄一下觀看後的想法和收穫的部分。
本書為樋口清之《梅乾與武士刀》的讀後心得,探討日本文化,反思臺灣文化認同,並從中擷取對生活有啟發的段落。
5/5梅乾與武士刀
本書介紹酒井順子《裡日本的幸福:酒井順子的陰翳巡禮》一書,從書中探討「表裡日本」的概念出發,反思臺灣在地文化與觀光旅遊的關係。分享閱讀心得,並將書中對於日本海地區的描述,與自身在富山的旅行經驗連結,呼應書中提及的「裡日本」的寧靜之美,以及人們在繁華之外所體會到的幸福感受。
5/5裏日本的幸福
原廣司在今年的1月3日離世,或許是為了感懷一下對大師的敬意,所以借了《聚落的100則教誨》(集落の教え100),記錄一下這本1998年出版,彙集超過20年多來走訪聚落的思想篇章。
5/5聚落的100則教誨
北美館《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展覽心得分享,探討膠彩畫發展與臺灣歷史、政治的關聯,以及畫家們的堅持與孤獨。展覽涵蓋日治時期至現代,展現膠彩畫的演變與多元樣貌。
5/5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
「人類本身對自己從來就不是透明的。」 韓炳哲的《透明社會》就像丟到池子裡的石頭,向這個標榜公開透明的社會提出質問。受制在可以被計算、引導,甚至監視的控制裡,社會因而透明,因此在這樣的運作裡,排除了否定性,並加深了群體大眾化,造成了透明社會成為「肯定社會」的局面。
5/5透明社會
把停滯有點久的《其實你沒有你想的那麼善良︰一堂關於品格的哲學思辨課》看完,雖然看到最後的章節用宗教收尾並不喜歡,或許僅用信仰,對我而言會更有認同感,但因為這個章節想講的重點應該是放在群體達到正面意義,但對我來說,反而造成了反效果。多少還是紀錄一下觀看後的想法和收穫的部分。
本書為樋口清之《梅乾與武士刀》的讀後心得,探討日本文化,反思臺灣文化認同,並從中擷取對生活有啟發的段落。
5/5梅乾與武士刀
本書介紹酒井順子《裡日本的幸福:酒井順子的陰翳巡禮》一書,從書中探討「表裡日本」的概念出發,反思臺灣在地文化與觀光旅遊的關係。分享閱讀心得,並將書中對於日本海地區的描述,與自身在富山的旅行經驗連結,呼應書中提及的「裡日本」的寧靜之美,以及人們在繁華之外所體會到的幸福感受。
5/5裏日本的幸福
原廣司在今年的1月3日離世,或許是為了感懷一下對大師的敬意,所以借了《聚落的100則教誨》(集落の教え100),記錄一下這本1998年出版,彙集超過20年多來走訪聚落的思想篇章。
5/5聚落的100則教誨
北美館《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展覽心得分享,探討膠彩畫發展與臺灣歷史、政治的關聯,以及畫家們的堅持與孤獨。展覽涵蓋日治時期至現代,展現膠彩畫的演變與多元樣貌。
5/5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人類圖最近好像很火,不是沒有原因的。 畢竟世界改變太快,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上困境,都會對人生感到迷惘。 這篇談一下,我和人類圖的淵源,以及該怎樣理解人類圖,因它貌似很複雜。 我和人類圖的淵源: 我買的第一本人類圖書籍,是金黃色封面的這本「人類圖,找回你的原廠設定」,當時在書店見到。 這本書的下
本書內容是在說智人在許多人種當中如何脫穎而出,也說到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以及想像力讓人類生活方式大幅改變,而且妙的是就算我們的生活水準已經與以前大不相同了,但本能上我們跟七萬年前的智人其實差不了多少,在基因上可以說是毫無變化,但人類還是創造了許多新事物讓生活與以前大不相同。
Thumbnail
本文探討關於人類歷史和文明的躍進發展,包含人類的發展速度、社會體制、政治力量、資本和宗教體系等方面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同時闡述了人類面臨的挑戰和變遷。
Thumbnail
當人們最終能夠以清晰的認知來看待自己和周圍的世界時,他們發現一個更美好的世界。人類未能成為他們可能成為的人,對世界的濫用也清晰可見。這一啟示使他們尋求一種更美好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體系。革命的原因和人類的不服從也被討論。
Thumbnail
攤開人類發展的歷史,從狩獵採集時期的泛靈論、農業社會的一神論到科學革命的神人(人文主義),就是一步步追求不凡的過程。本書作者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認為人類過去的三大問題:1.飢荒、2.瘟疫、3.戰爭,未來皆將隨著食物科技、醫學研究、人道主義的發展獲得弭平,那麼何謂人類面
Thumbnail
曾經,在這個水藍色的星球上,人類有許多同屬(人屬)的物種,例如:20至3萬年前生活在中非與歐洲的尼安德塔人、170萬年至30萬年前生活在中國的直立人等。如今,人類只剩下唯一的人屬,就是身為你我的「智人」。是什麼,讓智人在短時間成為世界的霸主?然而由快速的從採集社會、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人類
Thumbnail
地球尚未完全融入新時代,這個過程總共花了約三個世紀;眾所周知,我們現在正處於這一進程的最後幾週,因此正在經歷這一過渡的重大事件。 人類已知的所有系統,包括那些對我們隱藏的系統,都開始瓦解。一切都不再是以前的影子了。
Thumbnail
《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的研究範疇涵蓋世界歷史、生物科技和自由主義信念對人類的影響。作者哈拉瑞深入探討生物科技、演算法對人文主義與自由主義的可能衝擊,並提出了許多引人思考的問題。本文為讀者提供了對書籍內容的詳細評論和深入閱讀心得,既包含書籍內容的梗概,也提供相關書籍的評價以及個人閱讀心得。
Thumbnail
地球上的生命現在都在向更高的空間前進,變化無處不在。 伴隨著未來的時日各種事件的展開,這些變化將會變得越來越明顯。 過去需要數百年才能落地生根的事物, 現在以量子速度 發生著。 舊範式輪番上演更多的戲碼 時,那是最後的掙扎,無需對此感到氣餒, 這僅僅是虛幻 的一幕,不會持續太久的虛幻。
Thumbnail
人類從距今20萬年前出現,存在着13萬年的空白期。那麼這段期間,人類在哪?如今的文明只消耗了7000多年的時間就發展到了如此地步...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人類圖最近好像很火,不是沒有原因的。 畢竟世界改變太快,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上困境,都會對人生感到迷惘。 這篇談一下,我和人類圖的淵源,以及該怎樣理解人類圖,因它貌似很複雜。 我和人類圖的淵源: 我買的第一本人類圖書籍,是金黃色封面的這本「人類圖,找回你的原廠設定」,當時在書店見到。 這本書的下
本書內容是在說智人在許多人種當中如何脫穎而出,也說到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以及想像力讓人類生活方式大幅改變,而且妙的是就算我們的生活水準已經與以前大不相同了,但本能上我們跟七萬年前的智人其實差不了多少,在基因上可以說是毫無變化,但人類還是創造了許多新事物讓生活與以前大不相同。
Thumbnail
本文探討關於人類歷史和文明的躍進發展,包含人類的發展速度、社會體制、政治力量、資本和宗教體系等方面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同時闡述了人類面臨的挑戰和變遷。
Thumbnail
當人們最終能夠以清晰的認知來看待自己和周圍的世界時,他們發現一個更美好的世界。人類未能成為他們可能成為的人,對世界的濫用也清晰可見。這一啟示使他們尋求一種更美好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體系。革命的原因和人類的不服從也被討論。
Thumbnail
攤開人類發展的歷史,從狩獵採集時期的泛靈論、農業社會的一神論到科學革命的神人(人文主義),就是一步步追求不凡的過程。本書作者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認為人類過去的三大問題:1.飢荒、2.瘟疫、3.戰爭,未來皆將隨著食物科技、醫學研究、人道主義的發展獲得弭平,那麼何謂人類面
Thumbnail
曾經,在這個水藍色的星球上,人類有許多同屬(人屬)的物種,例如:20至3萬年前生活在中非與歐洲的尼安德塔人、170萬年至30萬年前生活在中國的直立人等。如今,人類只剩下唯一的人屬,就是身為你我的「智人」。是什麼,讓智人在短時間成為世界的霸主?然而由快速的從採集社會、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人類
Thumbnail
地球尚未完全融入新時代,這個過程總共花了約三個世紀;眾所周知,我們現在正處於這一進程的最後幾週,因此正在經歷這一過渡的重大事件。 人類已知的所有系統,包括那些對我們隱藏的系統,都開始瓦解。一切都不再是以前的影子了。
Thumbnail
《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的研究範疇涵蓋世界歷史、生物科技和自由主義信念對人類的影響。作者哈拉瑞深入探討生物科技、演算法對人文主義與自由主義的可能衝擊,並提出了許多引人思考的問題。本文為讀者提供了對書籍內容的詳細評論和深入閱讀心得,既包含書籍內容的梗概,也提供相關書籍的評價以及個人閱讀心得。
Thumbnail
地球上的生命現在都在向更高的空間前進,變化無處不在。 伴隨著未來的時日各種事件的展開,這些變化將會變得越來越明顯。 過去需要數百年才能落地生根的事物, 現在以量子速度 發生著。 舊範式輪番上演更多的戲碼 時,那是最後的掙扎,無需對此感到氣餒, 這僅僅是虛幻 的一幕,不會持續太久的虛幻。
Thumbnail
人類從距今20萬年前出現,存在着13萬年的空白期。那麼這段期間,人類在哪?如今的文明只消耗了7000多年的時間就發展到了如此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