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
吳爾芙這句話已太知名。返鄉在家閱讀吳爾芙的《自己的房間》,想想我失去過去自己的房間也快十年了,但讀書離家,我也有過自己的房間,以及至少有自己賺的錢。
(左)維吉尼亞.吳爾芙,《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漫遊者文化;(右)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George Charles Beresford拍攝於1902,現存於英國倫敦國家肖像館(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這些在現代會激起性別對立的理所當然,吳爾芙的文字充滿對當時現況的質疑,也正因為她於那個時代提出這樣的反動,才有如今我們談論平權的根基。
「世人對寫作的男性說的是:好啊,你愛寫就寫,於我無妨。世人對寫作的女性就是哄笑一聲,說:啊!寫作?妳能寫出個什麼名堂!」如今我們理所當然的書寫,是她將女性與寫作連接起來,提醒著這是我們的權利。
如她所言:「我的大腦可沒有門,沒有鎖,沒有門,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讓你箝制我心靈的自由。」
—
寫完前述文字後兩天都還在消化看完吳爾芙《自己的房間》的餘韻,剛好很貼切於當時有人在討論有些書本雷不雷的問題。
「無論如何,就書而言,硬要為書貼上好壞的標籤、還要貼得牢牢的不掉下來,這件事之困難可是出了名的。難道現今文學的評論不就一直在說明評價有多困難的麼?『這本傑作』,『這本一文不值』;同樣一本書可以同時戴上相反的帽子。毀也罷,譽也罷,一概不值一顧。」
這位用詞快意的女子後面理所當然直率地稱此無聊了一番,但也說了句很踏實的話,這些寫作的人「要寫就要寫出想寫的東西,這才是重要的事;至於寫出來後是重要了幾百年還是幾天,沒人說得準。」
書寫是極為孤獨漫長的路,她於1929年寫說,期待百年後的我們可以「培養出自由的習性,以及切實寫出心中所想的勇氣」,一本書對誰無用,只要忠於自己,是必有人欣賞。看著熱絡的討論,我想吳爾芙其實會很適應現在這個時代的。
《自己的房間》是今年閱讀的第一本電子書,其實去年曾經讀到一半沒有讀完,今年反而因為返鄉的心情而進入了這本書的文字。
其實這本將講稿匯集而成的書並不能說是好讀,因爲吳爾芙自己的閱讀量很足,也很擅長引述和譬喻,字句中穿插反諷和富有節奏感,將那些我們熟悉、不熟悉的作家的關係串起,來揭露她所發現的真實,這是需要非常深厚的底蘊的(而且紀錄這本書的內容時,她已經出版過幾本書、有錢和自己的房間了)。
所以本書的出版和翻譯尚需補充當中的註釋和引用提及的作家介紹才能讓如今的我們可以順利進入吳爾芙的世界,實在很令人敬佩,也因此可以認識許多原本不知道的女性作家,例如,新堡公爵夫人Margaret Cavendish所寫的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說The Blazing World。
最後送上一句吳爾芙的名言,「忠於自己遠比任何事情都還要重要。」
(It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o be oneself than anything else.)
P.S.這本書翻譯版本許多,每本都各有優點。我看的是漫遊者文化出版,宋偉航翻譯的版本,是譯註版為重的版本。
—
2025.01.30 閱
2025.01.30+02.01 記 threads
2025.02.22 彙 vocus
—
《自己的房間 A Room of One’s Own》
作者: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
譯者:宋偉航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年:2023
ISBN:9789864897698
頁數:248
閱讀平台:市圖電子書借閱,亦有實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