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茶食
牙齒日記
月記
遊方
關於
茶食
28
公開內容
✺ 書渣雜記 ✺
雜語渣言,人若沒有記下想法、心情,最後就只連茶渣一般的東西都沒留下,雖然只是最後留下之物,但那也曾是自己的一部份啊。
全部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mute.
2025/02/04
發佈於
茶食
雜記|酒井順子的《裏日本的幸福》
本書介紹酒井順子《裡日本的幸福:酒井順子的陰翳巡禮》一書,從書中探討「表裡日本」的概念出發,反思臺灣在地文化與觀光旅遊的關係。分享閱讀心得,並將書中對於日本海地區的描述,與自身在富山的旅行經驗連結,呼應書中提及的「裡日本」的寧靜之美,以及人們在繁華之外所體會到的幸福感受。
5/5
裏日本的幸福
#
閱讀
#
雜記
#
旅行
1
留言
mute.
2025/02/02
發佈於
茶食
雜記|紀念原廣司,聚落的100則教誨
原廣司在今年的1月3日離世,或許是為了感懷一下對大師的敬意,所以借了《聚落的100則教誨》(集落の教え100),記錄一下這本1998年出版,彙集超過20年多來走訪聚落的思想篇章。
5/5
聚落的100則教誨
#
雜記
#
閱讀
#
建築
1
留言
mute.
2025/02/01
發佈於
茶食
書寫記事 2025-004|北美館《喧囂的孤獨》的膠彩畫展
北美館《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展覽心得分享,探討膠彩畫發展與臺灣歷史、政治的關聯,以及畫家們的堅持與孤獨。展覽涵蓋日治時期至現代,展現膠彩畫的演變與多元樣貌。
5/5
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
#
美術館
#
藝術筆記
#
膠彩
喜歡
留言
mute.
2025/01/15
發佈於
茶食
書寫記事 2025-003|富邦美術館《新宮晉:宇宙—風之旅人》,空間、藝術與社會責任的對話
富邦美術館《新宮晉:宇宙—風之旅人》展覽心得,盛讚展覽空間設計與作品的完美結合,並與過往羅丹展、梵谷展及富邦典藏展作比較,點出空間佈置與票價策略上的差異與調整,以及美術館在社會角色定位上的反思。
#
美術館
#
展覽
#
三宅一生
2
留言
mute.
2025/01/13
發佈於
茶食
書寫記事 2025-002|忠泰美術館《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展後記
剛好今日和朋友聊起這個展覽,在最後的建築多元的案例中,多少會引發討論這是不是最合適的代表,但這個提問的批判性非常現代,也可以說是好的激發討論的方式,畢竟這些已發生過的世代,都是被檢視的存在,等著未來時代的我們去印證。
#
藝術筆記
#
建築
#
解嚴
1
留言
mute.
2025/01/06
發佈於
茶食
書寫記事 2025-001|museum or gallery?試問當代美術館的角色
探討藝術場所(博物館、美術館、藝廊等)的分類和命名問題,以英國國家藝廊和威廉・莫里斯藝廊為例,探討其命名與時代背景、功能定位的關係,並延伸到當代美術館的公共角色與藝術推廣的討論。
#
美術館
#
藝廊
#
藝術筆記
3
2
普普文創
2
美術館的功能到底是什麼? 在展一些我們看不懂的?還是在一些我們沒有做過的?或是我們正在畫的?
mute.
2024/08/21
發佈於
茶食
雜記|《用心了解韓國》一書中的恨與憧憬
此為韓國旅行中後的雜記,臺灣與韓國之間的文化關係以及歷史背景的影響,是閱讀《用心了解韓國》和《日本人的「縮小」意識》的紀錄。
0/5
韓國
#
韓國
#
日本
#
文化
7
留言
mute.
2023/12/17
發佈於
茶食
雜記|親愛的人生:關於醫療、老年及照護的思辨
「如果你年老而且住院,你可以成為以下三者之一:可愛、難搞、裝聾作啞。 如果希望大家對你很好,我建議你選可愛。」——《親愛的人生》
#
生命
#
書摘
#
人生課題
6
留言
mute.
2023/09/17
發佈於
茶食
雜記|與鳥類學習生活的《小鳥小哲學》
我在兩三個月前預約了《小鳥小哲學》,等候了一段時間才拿到手。即使此刻,它在市圖的借閱依舊需要等候預約。拿在手中時,突然能夠理解為何它會如此受歡迎,這麼輕盈的書與舒服的書籍設計,讓人閱讀起來非常愉悅,陪伴了我這幾天睡前的美好時光。
#
觀察
#
自由
#
旅行
8
2
抱雲
1
清新又舒服的文章
mute.
2023/09/09
發佈於
茶食
雜記|《原子習慣》✕《原子時間》
如同書中引用拉斯金所說的「我們不是虛度一天又一天,是用所擁有的去填滿。」我想每個人都希望填滿的是一切美好的事物,而這點可以從今天的一小步開始。
#
原子習慣
#
原子時間
#
雜記
26
留言
本週 TOP 5
1
雜記|酒井順子的《裏日本的幸福》
2
書寫記事 2025-004|北美館《喧囂的孤獨》的膠彩畫展
3
書寫記事 2025-003|富邦美術館《新宮晉:宇宙—風之旅人》,空間、藝術與社會責任的對話
4
雜記|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
5
雜記|紀念原廣司,聚落的100則教誨